这是骁哥的第614文章
在车水马龙的城市里,烂尾楼是另一个世界。
这里只有混凝土搭成的灰色建筑,没有门窗,没有外立面,只是一个空壳。
建筑是冰冷的,更是与世隔绝的。
也让曾经相信他们的人,心变得一片冰凉。
他们是城市发展留下的一块伤疤,时间也不是良医,只能让他们愈发明显。
重庆遗留下来的“烂尾疑难杂症”也不在少数,有的终遇救星,有的还需要漫长的等待。
今天我们就来讲几个烂尾楼的故事。
01
不想动工的协和城
在寸土寸金的渝中半岛,有一块围挡起来的空地,他并不是荒地,而是一个叫“协和城”的项目,在2009年就拿地了,到现在还没有动工的迹象。
拿地的开发商是一个名叫“中国地产集团”的企业。他的掌门人汪世忠在香港房产圈,一度可以和李嘉诚掰手腕。
按道理来讲,这样实力的开发商不会出现没钱开工的情况。
他拿地不开发的原因很简单,赚中间商差价。
当年这块地的楼面价只有3170元,到现在渝中半岛一地难求,价值难以估量。
不过,现在协和城应该会有新的进程了。
在上海,这家开发商也有一个叫做“协和城”的项目,二期工程迟迟不动工,拿地时间更是接近29年,等着待价而沽。
结果开发商出现资金问题,被债权人追着讨债。在这种情况下,没人愿意接手有债务问题的项目,压价都没人收。
两年前,上海协和城地块被认定为闲置土地,两个月前被送上了法拍平台,并成功卖出。协和城地块重新开发,大概率“稳了”。
喜大普奔,也希望重庆协和城地块能被认定为闲置土地,重新进行开发。
02
被撤资的山东大厦
在低调的渝北农业园区,也藏着一处停工数年的工程,来头也不低。
2015年,重庆山东商会投资30亿元,打造鲁商在渝总部基地,包含5A甲级写字楼、连锁卖场和配套的展览中心等。项目名称就叫做“山东大厦”。
山东大厦将补足整个片区的商业短板:
他紧邻石盘河立交,距离机场就10公里的路程;周围有重庆鳄鱼中心、果塘湖公园,而且小区林立,但缺少一个大型商业。所以要修卖场的山东大厦被当地居民也寄予厚望。
同时,建成后的山东大厦将是重庆与山东的友谊象征。
结果开工后不久,项目就多次停工。
官方曾经给出的答复是:“该项目因建设单位资金紧张、工程建设手续亦不齐全,渝北区城乡建委依法对该项目违法施工问题进行了停工处理。”
有一个说法流传甚广:开发商和合作商闹了矛盾,最后投资方撤资,导致了烂尾。
虽然山东大厦没建成,但渝鲁两地的关系也没断了线。果然,关系好是不需要外物来证明的。
但能不能给个准确的答复他是继续“烂”着呢?还是会改成其他项目呢?
03
被“舍弃”的大川滨水城
大川滨水城的第一任开发商是大川投资,他的掌门人张宏以防盗门发家,随后将步子迈进了建材、物流乃至地产。
大川门业、大川国际建材城都是他的产业,曾经还搭建过全国首个家居建材网络交易平台大川网,大川成为了一个多元化企业。
大川也没能抗过多元化都要遇见的资金问题。
负责地产领域的大川投资在6年前宣布破产,留下了大川滨水城这一早已停工多年的楼盘。
但大川滨水城也足够幸运,没有等太久,便等来了救星。
在江北政府对大川滨水城进行债务重组后,大川滨水城最终被大悦城控股拿下。
大川滨水城成为了“中粮天悦壹号”,焕发新颜的楼盘更是一举成为了网红盘。
有点了不起,他是少数能从烂尾楼蜕变成网红盘的幸运者。
这种改变一方面来自接盘者的打造能力,另一方面源自项目本身的闪光点:在北滨路沿线,拥有稀缺的江景资源,也在石马河片区难寻竞品。
04
资金断裂的金阳第一农场
金阳第一农场打着“农场+健康+家政,为让业主休闲居”,以及就读优质学校的旗号,成为了大学城当年的网红盘。
结果站得越高摔得越惨。
2018年年初还热销的金阳第一农场,到了下半年就停工了。至今仅有小部分业主接了房,有的业主迫于无奈直接住进了烂尾楼里。
开发商金阳地产曾是重庆50强房企之一,跟大川一样他也是多元化布局。不同的是,大川跨进地产,金阳跨出地产。
特色小镇开发、大健康产业、温泉产业、酒店经营、商业运营管理、物业管理、金融、医疗、餐饮,都是金阳涉足过的产业。
结果金阳没能更进一步,而是更下一层楼,主要的地产业务破了产,苦了那些相信他的业主们。
但否极泰来,金阳等不到希望,业主们等到了复工。最快复工的能在今年11月左右接房,坚持总算有了结果。
无数个有房不能住的苦闷日夜,终于要成为过去了。
05
多次转手的南山公馆
在南山景区最高处里,藏着一个高档别墅群项目,他能纵观长江、嘉陵江交汇,俯瞰渝中半岛,视野极佳。
可惜是个烂尾楼。
这样的位置真的太浪费了!或许是这个地段的稀缺性,南山公馆被多次接手,还是难逃烂尾的结尾。
南山公园最初由重庆金庐园公司打造,规划是旅游景观园。
这个公司破产后,项目又被东启房地产接手,规划东启·幻境度假酒店,然后这个公司又困于资金压力停工。
而后,沪籍50强房企中邦置业成为接盘侠,将项目改名为现在的南山公园。
但随后,项目因施工中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以及未按施工程序规范要求施工,在2013年就被勒令停工,荒废至今。
唯一庆幸的是,这个项目当时没有对外销售,不然又要让多少人血本无归啊。
写在最后
重庆的烂尾楼还有很多,停工原因其实都大同小异。
缺钱。
实力雄厚的开发商,或是因为多元化转型,拖累了地产,导致一地鸡毛。
实力稍弱的开发商,或是因为勉强活着,一旦出现问题,难自救更别说救业主了。
烂尾的背后是一个企业的起落,商场如战场,风云变幻难以捉摸。
而最后为他们买单的,却是一个个鲜活的对家有着殷切期盼的购房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