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重新发布2021年第二批住宅用地集中出让公告。本次公告对拍地规则进行五个方面调整,包括首次推出“三限双竞 摇号”方式、土地最高溢价从45%下调至15%、进一步下调住房销售限价、严格落实购地资金审查机制、强化企业信用约束等。

本次推出的深圳土地新玩法,最大的看点在于深圳改变升级双竞双限模式,首次推出“三限双竞 摇号”方式。

何谓三限?

即在保持挂牌起始价不变的基础上,地块溢价率上限统一由45%调整为15%,(本批次用地)普通商品住房销售限价在原限价基础上下调3%-9.2%,安居型商品房销售限价在原限价基础上下调2.8%-9.1%!

何谓“双竞+摇号”:本次土拍在各家出价达到溢价率15%的上限后予以分别处置,其中南山地块和龙华某地块直接采用摇号方式确定竞得人,其余用地采用“竞自持租赁住房 摇号”方式确定竞得人,自持租赁住房最高不超过该宗地普通商品住房面积的40%。

可以说,本次深圳玩法的最大看点和深圳原创就在于“三限双竞+摇号”:

一方面,通过降低土地溢价来控制土地成本,另一方面地规定了商品房未来上市的限价标准,于此项目的成本、利润都几乎透明化,开发商虽被捆住了“自主”的手脚但账面上有微利不会亏损,也不会由此引发“开发商亏本拿地之后再通过偷工减料来实现做平”的下有对策。

另一方面,不论是在土拍游戏规则还是未来限价方面,都做到了“因地而异&因地施策”的精准调控:土拍出价达到上限后,南山区地块和龙华某一幅(该区本次共计四幅土地推出)直接摇号,而其他则采用“竞自持租赁住房 摇号”方式;在对未来住房上市限价方面,也对普通商品房和安居商品房采用不同标准。

由此一来,看似“被捆住手脚”的深圳市场,可能有几个未来看点:

其一,投资过程被(几乎)全透明之后,开发商的拿地热忱是否依旧?

其二,因为通过进一步降低房价预期以挤压利润空间之后,投资客对深圳市场的去留态度几何?

其三,“全部售完可以有微利”,问题是现在要对全部售完打问号了,因为没有投资客的行为艺术,购房者对后市楼市的信心是否会产生观望气氛?

第四,对不同土地和不同类型商品房的限价固然实现了分而治之的意图,但这种分治的客观性、市场性、合理性,只能留待未来结果来验证。

第五,比较会和政府躲猫猫的楼市流通领域,会拿出什么新花样来应对这种“上有政策”呢?

毕竟诸如买房搭名画这些盘外招,都是深圳楼市的首创。

但总而言之,改总不不改好:

一是有行动和炒房做斗争,

二是对开发商有人性化考量,

三是只有在过程中才能进一步发现问题见招拆招,

四是土拍延期之后总算相关工作回归了正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