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投资房产的收益率将会越来越低,过去很多人都希望房租能上涨来增加一些收益率,可是现在连房租都规定年涨幅不能超过5%,而房价也是年涨幅不能超过5%,超过了就要被约谈。很多人都说一线城市房价永远涨,但是他们却不说这个涨幅有多大,今年一套房1000万,明年这套房涨个50万,其实也才只涨了5%而已,如果说之前是贷款买的话,每年房贷利息,都在40万左右了,没什么利润了。
买房能躺赢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以后能买到那种房价大涨,并且能在下跌前把房子给成功卖出去,完整吃到一波涨幅的人,难度比在股市里面买到涨停板还要大,毕竟以后二手房流动性越来越差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了。锁死二手房流动,全力的保新房。
彭叔觉得如果自身条件越差的人,办事最好越要谨慎,因为你真的输不起。
很多自身条件一般的人有的时候都会很急迫,就很着急的想要出人头地,但实际上哪有那么多出人头地的机会,就算有,竞争也是非常激烈。很多自身条件一般的人都想的是只要我这一次博成功了,我就翻身,我就出人头地了,然后就加杠杆,但最后一般下场都不太好。
彭叔不是说是躺平什么,彭叔只说建议如果你都没有把自己的潜力开发到极致的时候,就先不要博,那样输的面太大了,等你自己的潜力都给开发出来以后,实在是进无可进了,再博一下,胜算还能高一些,但一定要谨慎。对于普通人来说,最大的开支就是试错成本太高了。
现在打压楼市打压的那么狠,主要还是因为我们是未富先老,大家可以看下面这个各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的人均GDP是多少,大家再看看我们的人均GDP是多少。如果我们不能想办法促进生育率,延缓老龄化的话,我们后期的情况会不太乐观。
让年轻人增加生育率,最好的方法就是减轻大家的生活压力,减少焦虑,而带给大家焦虑和压力最大的也就是工作和房价,现在不准996,不准房价大涨,都是为了这方向。
彭叔觉得以后一个小区房价高低,一个好的物业至少占20%以上的因素。
像这个新闻里面的物业,专业素质也太差了,先不说他们回应记者说没有打猫之类的话,光看这个把猫搞死了以后还要吊在小区门口,然后理由是猫有九条命,害怕猫复活。
想想小区物业是这种素质的人,大家觉得这个小区房价能好的哪去吗再说了,加菲长的明显和野猫不一样,就这还能下的了手打死,太过了。
现在还鼓吹通货膨胀,教唆人们加大杠杆力度去炒房的,不是坏就是傻。
看看8月份的CPI,又连1%的涨幅都不到。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明明央行增加了那么多钱,但是怎么这次就没有通货膨胀了呢。
这里面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我们老了,任何一个国家,只要开始进入深度老龄化以后,不管水放的再多,物价都很难再涨起来了,因为老人多了以后就没有消费能力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超级老龄化,去年到现在无限制的放水,但是CPI居然还是负的,这就是因为没人消费了,真带不动了。
以后我们能看到CPI大涨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有些深圳炒房客喜欢把房子买到离香港比较近的地方,结果人家香港那边把这种交界的地方弄成了个垃圾场,搞的臭味天天传过来,空气污染的都比较厉害。
香港和深圳一体化,还真有点难。
许老板站出来回应恒大财富产品的问题了,说恒大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一定会把所有的钱都还回去。
彭叔注意到许老板说要全力的复工复产,说这个话,意味着的确有很多恒大的在建工地都停工了,不然不会说复工复产。
恒大能不能熬过去,对房地产后期的整体走势影响还是很大的。
过去互联网不发达时候,彭叔还是比较相信有怀才不遇的年轻人的,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彭叔觉得一个人真的很有才华的话,根本不会有怀才不遇的机会。
以前怀才不遇最大的原因是不懂人情世故,没人给你梯子,给你平台,现在各种自媒体这么活跃,这么大的平台,只要有才华,肯定能做的起来。
自媒体这玩意又不要什么成本,就一个时间成本而已,再就一个手机,然后就没了。
亚马逊封号事件还上了央视,看来的确损失惨重。
目前亚马逊的那些被封的店铺,他们最不满的就是虽然一直有规定不准刷单,但他们几年前开始刷单的时候,没有处罚,而现在却开始处罚了,既然老早就不同意刷单,干嘛不早点把他们号给封了。
他们这个逻辑彭叔也是服了,明明自己早就知道刷单是有风险的,然后刷了几年后被抓了,居然埋怨对方干嘛不早点把自己给抓了,还让他刷了几年
感觉这个有点像那些看到房价跌了然后去售楼部闹的人一样,都是说虽然我们也知道房价有可能会跌,但是既然房价要跌,你干嘛不早点跌,非得等我们一买以后房价就跌了,这明显不行,要求退房。
现在大家那么抗拒高中50%的人分流去职校,本质上还是现在劳动人民的地位越来越低了。
不知道从什么开始,从事底层劳动的人被大家冠以懒惰、傻、不努力等负面词语,在社会上的地位也越来越低,过去那个以劳动为荣的氛围渐渐的朝一切向钱看,只要能赚到钱,不管怎么赚的,哪怕违反道德风俗,只要能赚到钱,都会被人尊敬,而劳动工作者的地位却越来越低。
尽管大家嘴上都不说,但实际上大家对劳动者现在的社会地位都还是比较了解的,这个和钱无关,就像一个工地上搬砖的,现在一个月能有个6000到12000之间,一个坐私企办公室的,一个月只能拿4000,大家都会觉得这个办公室的人要比这工人地位高。
想要让大家不那么抗拒把高中50%的分流到职中去,还是要想办法提高劳动者的社会地位才行。
还记得今年4月份那会经济日报发了一个炒房绝对不会稳赚不赔的文章出来,当时很多人在下面调侃说信这个话的人现在都还没房。
结果4月份那会真是就今年很多城市房价的最高峰,如果在那个时候选择了卖房离场,真就高位套逃顶了,不管是北京的学区房、上海的调控,以及广州、杭州等等的,都是4月份之后开始出重拳的,
在楼市火热的时候,和楼市冷淡的时候卖房,价格随便能差10%,甚至更多。
彭叔现在可以理解单位里面那些读中专或者初中毕业就工作了的老人看待我们当时刚到单位时的心里状态了。
国内年轻人的素质现在是越来越高,彭叔看到单位里面那些98年刚到单位来的年轻人,彭叔发现如果放到十年前,彭叔绝对没有他们优秀,他们不论从办事能力,或者是知识面上,都比十年前的大学生强很多,但问题是现在太内卷了,不是你优秀,而是你们都优秀,所以你的优秀就显得普通了,但如果放在十年前,就绝对是人才了。只可惜到了现在这个时候。
学历内卷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是能力内卷,优秀的人才太多了,位置只有那么点,老人不给让位,新人根本起不来。
其实关于这个长沙货拉拉的事情大家也不要往女权男权方面来引,那样没有根本意义,男女之间事争不完的。我们还是就事论事的单独来看这个问题。这是官方的通告文章,这里面很明确的写了,
一、副驾驶上车之后,司机有责任提醒系安全带,这个司机没有。
二、司机为了省钱,所以偏离了路线,而且因为气头上,所以偏离路线多半也没有和女生商量我能不能抄近路,而他单方面的想要抄近路。
三、司机看到女生头都伸出去了,这是明显的危险行为,而且女生头伸出去以后要求司机停车,司机还不停,继续开,导致女生过于恐惧而跳车。
四、司机态度不好,比较凶。
这四条都是铁一般的事实,如果这个女生没死,那么这个事也就算了,但是人都去世了,这些因素都已经成为了女生跳车死亡的重点因素了。
大家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就算你是个男人,你坐在一个货运司机的车上,他这么又偏离路线,对你态度又不好,你让他停车他又不停,你会不会害怕?
最后判了过失杀人,坐牢一年,缓刑一年,已经是比较轻的,大家都知道只要缓刑期间表现的好,那坐牢一年都不用坐的,或者可以减。
别老往女权身上扯,真没那么复杂,如果是男人跳车挂了,最后判定的结果依旧也会这样,司机有太多次可以制止这个事恶化的机会,但是他没有,有因必有果。
银行从来都只会锦上添花,而不会雪中送炭,现在房企日子不好过,银行是巴不得躲的越远越好,根本不愿意再伸出援手。
很多人都觉得现在银行不给房企贷款是因为两条红线,但实际上是银行也不希望自己的出现什么大的问题,因为大家可以看银行的两条红线,已经有一些银行降到了安全线以内,但他们依旧不愿意扩大房贷比例,本质上就是他们知道这里面有问题了。
银行不是现在才这样,而是银行一直都是这样。在20年前彭叔家里生意出现问题的时候,那个时候希望银行能帮帮忙,但是那些平时上面天天推贷款银行看到你企业不行了,有多远躲多远,最后只能无奈破产,后来还是借了高利贷才翻身的。
现在银行和房企,已经不是穿一条裤子的了,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何况人家银行。
很多人都说长沙货拉拉是因为女权所以才判了男人一年有期徒刑,一年缓刑,还出了很多阴谋论。
实际上以上就有男人因为害怕女司机要打他,就从车上跳下来的,结果摔成了瘫痪,法院判定男人是主要责任,女司机是次要责任,要求女司机赔偿给男人6万元。
现在这个长沙货拉拉案子里面,女乘客命都没了,然后把这个次要责任提到一年有期,一年缓刑,有问题吗?
有的时候想想几十年前的那次国企改革,大量的有编制的人下岗,或者下海,和那个时候相比,现在有些房企关门,又算的了什么?
至于说什么房企关门,几百万工人就失业了,这个话根本站不住脚,现在沿海那边那么多工厂不是都缺工人吗?不是说老板都在站在街上招人吗?这些从房企那下岗的人刚好可以去补充沿海的工人短缺问题。
国内已经很多人都没有出现过龙头企业凉凉的事情了,让很多人都坚信大而不能倒,这次房企能不能熬过去,就看是不是真的大而不能倒。
中国社会科学院刘煜辉:未来若干年,有多套房子的人财富可能会不断缩水。
其实他说的这个话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说以后房地产税率比较,房贷利率又不降,那么投资房产的收益率的确比较低了,而且投资这玩意是相对的,如果未来十年,A股可以突破1万点,而房价连一倍都没有涨到,那么很显然就是房产投资跑输给了股市。相比于那些玩股票的人来说,持有多套房的人财富就缩水了。
但这些的前提是股市涨幅超过了房价,这个才能成立。
现在银监会一发力,钱还真流到楼市的比例还真下降了很多。
大家看在过去的8月份之中,M2的增速又不及预期,而且这还是建立在降准了以后的基础上。
很多人都说楼市是蓄水池,但实际上楼市不是蓄水池,而是货币的放大器,只要钱不进入楼市,就很难出现货币大增的现象。
现在楼市越惨,股市就会越好,毕竟那帮喜欢投资的人,钱总要有一个去处。
以后楼市真就是两条腿走路了,浙江发布的文件显示,未来5年之中,浙江那些人口流入的城市,保障性租赁房的数量要达到30%以上,这个数量虽然和上海、广州这种50%都是保障性租赁房城市有些少,但也算是不错了。
浙江人口流入最多的就是杭州和宁波,以后都是妥妥的30%以上的保障性租赁房。
以后投资房产,真的就变成了长期房东了,而且还是那种很难涨房租的房东。
最早以前大家都是觉得一套房就是刚需,后来大家看到房价嗖嗖嗖上涨,然后开始变成2套房是刚需,3套房是刚需,到现在的6套房是刚需,以后房地产税一开征以后,多套房的有个累进制税率,一下子大家又会回到过去的那种一套房是刚需了。
其实还就是那句话,房价上涨的时候,大家都是刚需,房价不涨了,刚需一下就没了。
有的人那些买房买的早的人,房价就算跌一半,他们也无所谓,但实际上别说房价真跌一半了,就算只跌个10%,他们也会心疼的。
比如说这个人是100万买的房子,3年后成了200万,他在外面和朋友闲聊的时候肯定是说他这套房是200万,不会说他这套房子只值100万,在他的心里,他这套房子已经是一个200万的东西,而不是过去那100万东西,他已经认为这200万是他的财产了,所以当这200万房子跌个10%,成了180万,尽管比他原来的价格还高了80万,但是他却会觉得自己亏了20万。
除非那种房子占比他资产比较少的人,又或者是房子数量比较少的人,不然大部分持有多套房的人,看到房价下跌,还是会心疼的。
这几年断断续续的,外企还是走了不少,想想东芝在1991年就在大连开厂了,到现在刚好30年,然后预计今年10月份开始启动清算。
其实彭叔觉得这些外企认为我们国内工资高了,然后要离开也就算了,毕竟是外人,但是我们国内的一些企业,也觉得我们国内工资高了,然后把厂搬到国外去了,就有点不是很地道了。
从1991年到2021年,刚好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