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公布“个人自主挂牌房源”功能正式上线杭州市二手房交易监管服务平台。

一时间两周过去了,杭州市主城区的个人挂牌房源量从90套增加至970套房源,增长近10倍。但登录查看房源信息,发现该平台上虽有房东直售房源,但绝大部分房源仍由房产经纪公司挂单,所以就目前而言,挂牌房源并无太大价格优势。

首先看时势。

杭州近期连续的调控政策,从住房保障、市场和土地三个端口连出硬手,这是三个利空楼市和一个强需求市场之间的三英战吕布,目前来看,至少“吕布不落下风”,市场需求的旺盛不减保障了【二手房走线上】作为热背景的持续被关注。

其次看受害。

线下的房产中介当然是“看起来的首当其冲”,因为过往的挂牌量稀少说到底是太多人不知道导致的信息不对称,而如今传千里,不管有效无效,购房者的尝试本能都被撺掇起来了,所以挂牌量大增10倍,势必在线下门店的挂牌量大为缩减,毕竟总量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但中介目前只是“面临短时震荡的避风头”,因为房产中介予以和线上抗争的最有力筹码在于服务端口:可以挂牌可以撮合可以成交,但过程中的现场带看、合同签署、附件约定、贷款办理和备案登记,这一系列“历来需要中介全程配合&辅导”的工作,线上是否能够取代?就算技术水平容许,过程中的咨询、沟通、反馈和撮合,都是需要人和人的线下对接,所以因为杭州出了这个线上系统并昭告天下就宣布中介死亡,这不合逻辑。

第三看购房者。

说到底,所有调控的初心都是向善的,问题是“调控方的好意,购房者收到了吗”?

一方面是房产中介还可以在旁边一边避风头一边看热闹,另一方面是购房者是否真的可以和房东、机器人一起演习架空中介么?目前看来不太可能。购房者在挂牌时候发现“中介也可以挂牌”,那么自己作为个人(一套房所有者)的起跑线先天就不公平,毕竟对买房者而言,“有无服务来保障交易的安全、顺畅、规范”是需要担忧的,这也将反馈在交易的全程疑惑。

所以,杭州的二手房挂牌系统,在对外宣传的同时,应该一并把相关目前碰到的问题作为一个产品说明书一并上线,让购房者在度过短暂的蜜月期之后冷静理性做出选择,而非“先报告好消息”然后“未完过程下回分解”,购房者看不到马上落袋为安的优惠和费用减免,中介又在一旁冷笑风凉话。

至少这一局只有输家没有赢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