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发布了2例新政,一例是关于楼市,一例是关于中考改革。

对于一个做房产的公众来说,自然是先关注楼市新政。但是这两天冷静下来,回刷了几遍中考改革新政,发现,这两例新政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又稳又准。

虽然是中考改革新政,但是里面的一些规则,也在间接的影响着楼市中一个叫学区房的特别存在。

都在说,学区房的价格背离,去年高新的学区房莫名奇妙的就被炒了起了,但是或许真的要成为历史了,强校学区房的价值正在被慢慢的抽离。

所以,还是先要把劝诫说出来,老破小学区房一定是坑,而且是大坑;那些高价的学区房,如果你的房子价值和价格背离的特别大(你就问问自己,如果你的房子不是学区房,还值这个价钱吗)那么也要注意了。

如果你还在给孩子选学区房,还在追热校,建议你看完这篇稿子,再做决策。

8月13日,大连发布了中考改革新政,(具体的新政内容,不发了,在网上随便搜搜就能找到)在多条规则中,我们关注到这4条,为什么关注这4条呢,因为这关系到学区房的未来!

第一点:来连人员随迁子女享受指标到校政策。

第二点:指标分配规则调整,平均分配到校;指标到校比例调整,自2025年开始每年提高2%,至2029年指标到校占比达到80%,统招占比20%。

这两点简单理解就是:指标到校比例提升,总指标数不变,平均分配,按人数,派指标,随迁子女享受指标,使得普中初中大校将获得更多指标。

注意:学区选择的衡量标准,正在被重新定义。

第三点:增设统调平行志愿。

也就是以后更多是校内竞争了,对于强校来说,统招变少,指标被分流,校内抢指标的孩子增多,对于强校里排名中上游的孩子来说,内卷加大。而有随迁之女流入的普通大校来说,校内指标增加,对于成绩中上游的孩子来说,走指标的几率更大。

看到这儿我突然明白了,为啥在众多的已经预警的学校中,仅有14中是普校了,原来是这样。

第四点:调整指标到校录取分差。

自2025年起,指标到校分差每年增加3分,至2029年提高至60分为止,2030年取消指标生录取分差。

也就是2030年开始已经没有丢指标一说了,也就是学校基本上没有差学校一说了,基本上指标都校内消化,也不会出现好学苗都往强校聚集的现象了,越来越多的好学苗可能会选择留在指标多的普校之中。

可见,学区政策正在平缓过度,而在这个过程之中也正在引导优质学苗的均衡性,同时也削弱学区房光环。

到2030年或者真的就没有学区房这个说法了,你觉得呢?

本周五,要开直播啦,欢迎小伙伴们来捧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