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城市有新区吗?你有想过在新区买过房吗?

最近就有媒体报道,有楼盘地处农村,却称“新区”进行宣传,业主质疑开发商虚假宣传,到底怎么一回事?

此“新区”非彼“新区”

根据红星新闻的报道,有买房者看中了“青江新区”的发展潜力,2019年时于此花了60多万购买了一套商品房。买房时,项目接待中心设于青江新区核心区位,但小区则被一座小山阻隔。

业主表示当时的销售承诺,道路即将被打通,出行将会很方便,且能够上“青江新区”的某*,但没有想到,在收到房屋之后,才发现,孩子只能就读于绵竹镇里的学校,不在*招生范围内,业主质疑开发商虚假宣传,于是开始反馈维权。

更令人“窒息”的是,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回应,所谓的“青江新区”本就不是一个行政区划概念,本身就包括棉竹镇、通江街道等部分区域。小区所处的棉竹镇,的确也是“青江新区”的范围内。

——新区的范围划分都没有分清楚就买了房?

“新区”泛滥,价值几何?

虽说分不清区域划分的买房人是少数,但类似的冲着“新区”名号去购房的买房人不是少数。

对于很多人来说,“新区”就意味着“潜力股”,尽早地在新区购置一套房,就是给这片区域“早早押注”,但是需要划重点的是,并不是每一个“新区”都值得购买,也不是每一个“新区”都能称得上“新区”。

新区的建立初衷是为了聚集产业、聚集人口达到规模经济效应,也更有利于城市的经济发展,很多城市或是为了加速城市基建、或是推进城镇化从而建设了五花八门的新区。根据官方数据,截至2016年5月,全国县及县以上的新城新区数量就达到了3500多个,涵盖了国家级新区、各类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综保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出口加工区、旅游度假区等。

这些新城新区的规划人口数量达到了34亿,有专家表示,生育高峰期已经过去,城镇化的主要增量来源于进城农村转移人口。考虑进城意愿、落户能力等多方面因素,不管怎么算,也填不满34亿人口的“大坑”。

数量多就算了,发展的脚步也是难以预测的。

在2016年,一篇名为《西北“鬼城”:兰州新区,一个国家级新区的萧条样本》的新闻报道引发了不少“口水战”,位于兰州北部秦王川盆地,地处兰州、西宁、银川三个省会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的兰州新区被称为“鬼城”。其海拔高、距离主城区远,20公里外就是腾格里大沙漠。

仅从兰州房价数据来看,根据58同城安居客房价数据显示,兰州整体二手房、新房均价都在9000以上,而新区房价徘徊在六、七千左右,至少目前来看,兰州新区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

如何挑选新区房产

显而易见,“新区”并非一个“护身符”,投资新区也未必能赚。有的人耗尽半生积蓄在新区购置了一套房产,结果最终也受困于此,等到发展完毕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那么如何识别新区是否值得投资呢?

首先,选择一二线核心城市的新区。新区的发展好坏与其人口流入有着很大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二线城市新区发展的机会更大。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是要有完整的规划和定位,同时,购买前也需要了解清晰。譬如上文我们提到的“青江新区购房”案例中,买房人甚至连新区的规划都没有分清楚,怎么能投资呢?完整的规划与定位是为新区发展“保驾护航”。

第三,一定要有产业支撑。经济基础才是新区发展的一切,新区能否起来,得看产业是否能起来。如果一个新区中,有着大规模的高新产业流入,那么发展潜力毋庸置疑。

最后,是看商业趋势。新区发展的一个明显信号,是看是否有大型商业体拿地开建。对比普通的购房者,商业地产开发商的嗅觉更为敏锐,他们更能判断新区的发展前景,跟着大型商业走准没错。另外,街边小店的生存状况,也能从侧面体现这个区域的消费水准,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