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关于未来公园社区的构想,实际上是对城市未来发展具有方向意义的顶层安排,是把城市战略目标功能化的一种制度设计。

什么是未来公园社区?8月24日,成都市委“未来公园社区规划建设和片区综合开发”专题讨论会给出了最新定义。如果说幸福美好公园社区是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的基本单元,那么,未来公园社区就是幸福美好公园社区的一种高阶形态和示范工程。

简而言之,成都城市未来的美好形态,成都人未来的美好生活,都将在社区这个城市最小单元中,生动表达。那么,成都的未来公园社区什么样?它将是以现代化、人本化、智能化、生态化为方向,强大而包容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具有良好消费体验的理想社区和充满活力、富有创意的生活场景;它将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全景式体现,是针对新产业、新职业的差异化精准打造,是把握未来生活趋势性变化的场景化设计,具有人文化、开放式、复合型、低密度、空间美、包容性、高智能、有韧性八大特征。

天府绿道·江滩公园

生活,这个成都人常挂在嘴边的词,既具象,又充满形而上力量。生而为人,究竟怎样的生活才能与“人”匹配?而一个城市究竟要提供怎样的生活,才能让人寓身又寄心?这不仅是一个民生层面的问题,也是哲学层面的问题。从这个意义而言,成都关于未来公园社区的构想,实际上是对城市未来发展具有方向意义的顶层安排,是把城市战略目标功能化的一种制度设计。

从出行、交往、创业到教育、医疗、养老,从社区规划到社区运营、治理,未来公园社区建设覆盖了日常生活几乎所有场景,真正理顺了成都有什么、缺什么、要什么。所谓“未来”, 就是前瞻性地顺应城市现代化进程带来的城市空间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人口结构深刻变化,而未来公园社区建设,就是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对城市的资源来一次重新整合,对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承载力来一次大幅拓展,对城市的民生痛点来一次根本性打通,让往日碎片化的城市更新更具统筹,更成体系,把未来公园社区建设成为功能布局均衡,产业特色鲜明,空间尺度宜人,人城境业和谐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以自己独特的生活优势、生态优势来为片区开发聚人引流。

北湖之畔

成都对于公园城市建设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观点,就是“让城市自然有序生长”。自然,就是发展的规律性,有序,就是发展的规则性。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成都一直在“自然”和“有序”的框架内主动出击,用先进的理念引领城市发展方向,突围城市发展困境,探索城市发展新模式,将城市导入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良性发展轨道。而这一“突围”和“探索”的重要环节,就在片区开发和社区营造。几年来,成都以片区开发和社区营造为主战场,调整空间格局,重塑经济地理,变革动力结构,完善治理体系,提升形态气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空间载体和试验场景,把公园城市形态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具化为城市的基础单元和生活场景,不仅促进了城市的迅速跃升能级,也为城市未来发展塑造了新空间,构建了新优势。

生活从不悬空。几个社区可以支撑起一个片区,几个片区可以支撑起一个城市。而当一个片区从大都市圈尺度找到未来城市的功能需求,打开吸引先进生产要素的能力和服务区域广域市场商业的逻辑,也就具备了再造可持续发展动力源和现代化进程增长极的前景。拥有这样的片区,城市可期,未来可期。

红星新闻评论员 刘琴

编辑 汪垠涛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