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 栏

湾区之窗——港人在祈福

逐梦新时代,湾区花正开!粤港澳大湾区正加速融合发展,国际一流湾区的雏形日益显现。祈福集团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正全力建设祈福新邨“粤港澳优质生活示范区”,越来越多的港澳人士在祈福新邨居住、就业、就读.....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港人在祈福的点点滴滴,特开设此专栏。

一起来,打开湾区之窗,聆听湾区故事……

一个从未想过在内地居住的香港人,却因一次工作调动,深深地爱上祈福、爱上番禺!而且,一住就是20多年,不愿离开,并计划在祈福养老。

这个人就是陈太!回看这20多年,她笑着说:“我在祈福实现了‘三有’:有爱、有家庭、有事业。”

1.因工作调动,结缘祈福

CLIFFORD

那是1997年,香港正式回归祖国,很多港资企业想拓展内地市场,陈太所在的进口配件公司也不例外。于是,能力超群的她,被外派到番禺开拓市场。

“在来番禺之前,从未想过能在内地工作、居住。”陈太告诉祈福君,“得知要被派至番禺时,我很担心会不会在饮食、起居等方面不适应,但这都是我多虑了。到番禺后,我看到内地蓬勃发展,交通、商业、医疗等方面不断完善,一切都充满活力,我慢慢爱上了这里,并萌生在此定居的想法。”

于是,第二年,陈太就和先生开始看房。据祈福君的了解,上世纪90年代,内地的商品房市场处于蓬勃发展期,番禺已有多个商品房在售,在朋友的介绍下,陈太选择了祈福新邨。

“第一印象是整体规划好,花园绿化等环境优美,马路宽阔,配套完善,房屋的结构和香港差不多,最重要是居民素养好,面貌能看出和善幸福。看房的当天,我们就在绿怡居买了一套。”如今,他们一家又搬到了别墅区,家里院子种上龙眼树,每年丰收季节,都很开心和亲朋好友分享家门口种的果实,特别开心!

(祈福的房子有大大的院子,院内种的龙眼丰收了)

自从住进祈福新邨后,用陈太的话来说,一切都非常顺利,无论事业还是家庭。事业上,她从“打工人”,蜕变为“创业者”,开办了自己的公司,虽然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小挫折,但都顺利克服,发展蒸蒸日上。生活上,她和先生恩爱非常,还有了女儿。“女儿小时候特别喜欢去祈福农庄骑马,喂小动物,也会去祈福湖看天鹅戏水。孩子的爸爸喜欢运动,走几步路就有篮球场、足球场、游泳池等。聚餐以前经常在祈福食街,现在则变成了祈福缤纷世界。周末会陪家中老人去湖边走走,老人家也很喜欢祈福的环境。

虽然从小在香港长大,但番禺也是粤语区,包括饮食、中医医疗、中港流行音乐、明星、服饰等,大致相同,生活也很习惯。最重要的是,祈福新邨里有大小超市、菜市场、便利店等,买菜、购生活用品等近在咫尺,整体节奏与香港相比慢点,身心更愉悦,生活更从容。

2.选择祈福英校,非常正确

CLIFFORD

知性优雅、重视教育的陈太,在孩子还没出生时,就选定祈福英语实验学校了。“祈福英校知名度非常高,环境好,教室宽敞,小班教学,师资雄厚,连非业主都抢着读,但英校会优先祈福业主,我当时很庆幸在祈福买了房。”陈太说。

陈太女儿出生后,一直在英校读书,现在读高二了,她告诉祈福君:“我观察发现,孩子各方面的发展都不错。对香港学生来说,入读内地注重国情教育的国际学校,即能完成内地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需求,又兼备国际化课程,中西合璧,还可以申请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大学,非常好。”

因疫情原因,有些学校难得见一个外教,但祈福英校的外教却一个都不少。后来得知,祈福英校为了保障孩子们的正常课程,让外教及时赶回来,很用心与各外教各种沟通,并且免费为外教提供机票费用、酒店住宿、做好防疫隔离安全措施等等。“过年假期中有一天我临时有事去学校,看见校领导们在加班坚守岗位,处理各种工作,原来他们几乎没有放假,天天在加班。因为他们的辛苦付出,没有影响孩子们的开学,在疫情期间真的一个外教也没少,全部提前到达岗位,我们家长得知后,都非常感动”。陈太坦言。

女儿在祈福英校读书,陈太特别放心,她告诉祈福君,女儿上小学一年级时就住校了,老师每天都会通过电话或者短信,耐心和她分享孩子的事情。“由于是小班教学,班主任经常一对一的和孩子沟通,及时发现孩子的学习及心理情况,然后及时给与引导,真像孩子的半个母亲。直到现在,和这些老师还有联系。”

在课程设计方面,陈太对祈福英校也颇为赞赏。“在香港读书的孩子,对历史、政治容易偏科,但在祈福英校,由于比较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我女儿就不存在这种现象。”目前,祈福英语学校在开班港澳高中班的基础上,又新增‘港澳子弟班”初中班。目前全校在读港籍学生1000多名。

3.内地医疗服务,越来越好

CLIFFORD

提起日常看病问题,陈太颇为感慨。

“刚到番禺时,真不敢生病,因为看病太麻烦了。当时还没有祈福医院,生病时,要去比较远的一个小医院,那时还没有线上挂号,只能到现场排队,每次挂号,都要排1个小时以上,然后等待看病要1个小时,拿药排队再等1个小时。”陈太回忆道,而当年香港已采用预约制了,看病非常快。

20年过去了,祈福新邨今非昔比,社区已有国际JCI医院、国家三甲级医院——祈福医院,非常近,走路就可以到达,关键不用排队,手机挂号,按时间过去,很快看完,特便利。“我父亲有几次急性头晕呕吐入住祈福医院,感觉医疗设备很不错,环境很好,无需排队,医生有耐心,态度很随和”,陈太表示。

在疫情突袭时,祈福医院还为港澳及外籍人士开设一定的便利通道,祈福医院还是番禺唯一一家给外籍人士打疫苗的医院,而且医院还有国际部,安排懂十几种语言的团队接待。

同时,祈福还组建了专门给港人排忧解难的“香港同乐会”,在疫情严重时期,还专门组织香港人进行核酸检测、注射疫苗等。“在其它小区,很少有针对港澳人士进行专门服务的,在这里感受到了家人般的关怀。”

让陈太开心的是,近期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称,在内地读书和工作的青少年都可以纳入内地的医保服务,子女在内地也有了一定的医疗保障。

4.香港亲朋好友,常来度假

CLIFFORD

“香港的亲朋好友都好喜欢来祈福度假,每年复活节、圣诞节等节假日,都会过来。我家住不下,就住祈福酒店、祈福国际公寓等,反正离得都比较近,走几步路就到了。”陈太笑着说。

祈福新邨背靠大夫山,周边有莲花山、宝墨园、海鸥岛等知名旅游景点,还有很多地方特色美食等。“我经常带他们四处吃喝玩乐,有时候玩累了,就在祈福社区的祈福湖散步,走几步路就能到缤纷世界吃各种美食,基本不重样,而且二期商业综合体也即将开业了,这里简直就是美食天堂,购物也相当方便,香港人喜欢逛的莎莎也进驻了,简直和香港差不多。朋友来了,我基本不用出车,在社区内什么都可以解决。”

香港与番禺的交通也相当便利。“祈福社区就有香港直通巴士,1个多小时就能到达。等地铁22号线开通,用时更短,从祈福3分钟到南站,然后转广深港高铁,48分钟就能到香港。”

陈太坦言,她的很多亲朋好友在祈福新邨买了房,有的已经搬过来定居了,有的计划来养老。“与内地相比,香港的房价高多了,是内地的好几倍,而且社区鲜有大型园林及人工湖,社区环境没法比。所以,香港很多朋友来祈福新邨后,就毫不犹豫的在这买了房。”

近期,祈福新邨被列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示范区“样板”。对此,陈太非常开心,她认为,祈福新邨宜居、宜游、宜业,是名副其实的优质生活示范区。“随着地铁的22号线的开通,未来祈福新邨通往湾区城市更加便利,祈福新邨将会吸引更多香港人来旅游、创业、居住、养老。”

5.点赞政务服务,看好湾区

CLIFFORD

陈太表示,在内地,她切身感受到祖国的繁荣昌盛,城市发展翻天覆地。很多以前爱吃的大排档、牛杂、双皮奶、水晶鸡、猪杂粥等店铺,都已变为有规模的食肆,而且搬进了大型商厦,各种服务也越来越高效。

(陈太户外休闲中)

“现在办理各种证件相当方便,办理窗口增加了,程序也减少了很多,用时越来越短。我在内地办理几次居住证,一次比一次快,最快的一次仅用10分钟时间。”陈太说。

上个月,陈太开车带孩子办理居住证,为了节省时间,她把孩子放到办事大厅门口,让她携带资料进去取号,自己前往停车场停车。没想到的是,她刚停好车还没进大厅,孩子已办好居住证出来了,前后用时不到10分钟。“我当时特别感动,必须发个朋友圈为内地政务服务点赞。现在内地的政府服务态度、办事效率,真的可以和香港媲美。”

办理回乡证也相当便利。去年疫情期间,陈太的回乡证到期了,按要求要回香港办理,但回香港办理往返都要隔离,耗时太长。后来,番禺区政府为香港人提供代办回乡证的服务,只要在网上预约,到内地指定的地点办理相关手续,证件就可以直接邮寄到家。

陈太告诉祈福君,内地的居住证就像是身份证,有了它,可以在内地乘坐飞机、住酒店等。在内地生活,居住证比回乡证方便多了,如,乘坐高铁时,用居住证可以自助打票,而用回乡证就要到指定的窗口人工打。现在,内地政府也在不断给香港人提供便利。

针对香港年轻人以及有计划来内地的港人,陈太建议,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不断融合,港人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新机遇,尤其是年轻人,来广州发展空间更大、更广,一定要抓住新机遇,千万别错过!

往期 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