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

第一、房地产爆锤告一段落

第二、为了降低房企的博弈风险,中央用计划经济的方式控制房地产风险

第三、房地产非标风险已基本释放,结合集中供地政策,未来非标投资要选两头,土储好的大房企或者小房企好标的,避开中游房企平庸标的

一、房地产爆锤告一段落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中央最近出来做了几件事情。

8月17日,习大大主持中央财经委会议,会上重点除了最近比较热的“共同富裕”,另一个重点就是“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会议里提了“防止在处置其他领域风险过程中引发次生金融风险”,“要落实地方党政同责,压实各方责任”等等。

那么,能称得上“重大”金融风险的,是什么呢?

央行和银保监给你答案。

8月19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约谈恒大集团高管,

说你一个头部房企,要挺住。

8月20日,凌晨2点多,恒大公告回应被约谈,

大致意思是,我全力挺住,交了钱的房子都盖好,对公司不利的该辟谣辟谣。

8月20日,央行党委书记郭树清在党委会上,传达习大大的精神,再提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把中央财经委会上说的又细化了一些。大概说要有底线思维,监管、行政、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企业要互帮互助,一起化解危机。

把这几件事串起来总结一下:

第一,一家房企受到了央行、银保监单独约谈,这样的待遇,除了恒大本身,也因为其代表的行业。恒大虽然搞了多元化,但鉴于其地产基本盘巨大,本质上还是个专注普通住宅开发的房企,可以代表房地产行业。

第二,恒大作为一个头部房企,它陷入困境意味着整个房地产行业出问题了。房地产行业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三分之一”——涉房贷款占金融机构贷款总规模的三分之一,土地出让金占全国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房地产出问题是大问题。

资料来源:央行、财政部

注释:财政收入=全国一般预算收入+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第三,为了不出大问题,中央最近做的这些事情,可以总结为“调控房地产不是为了制造危机,而是为了避免危机”,这个观点我们也在《调控房地产是为了制造危机吗?》里,以日本90年代房地产泡沫为背景,对比中日房地产监管时论证过。

中央的调控是很有智慧的,现在看到了一些风险,及时出手,让监管冷静一点,让地方多支援一点,让房企老实一点。控制住房价很重要,但不出大风险更重要。

二、未来的调控趋势

今年中央搞了集中供地,本想平抑地价,但观察第一批供地情况,效果不太好,地价还是高。于是,在第二轮集中供地之前,自然资源部开了个闭门会议,要求限定土地溢价率上限15%,不得通过调高底价、竞配建等方式抬升实际地价。

地价高地方政府自然高兴,房企虽然不高兴但能拿到地,大不了将来和地方政府博弈,和监管博弈,地价高房子备案价你不给我调高我就死给你看。这种博弈其实蕴含了很大的金融风险,也给监管造成了很大麻烦。

所以这次从中央直接出手,不光控制溢价率,还控制你的底价,防止地方通过把底价抬高等变相提高地价,就是要把地价摁住。

摁住地价就摁住了房企的博弈,然后,地方政府也会给房子未来备案指导价,这样下有地价,上有房价限价,基本上就把开放商的利润控制住了。

中央手申的很长,但也是无奈之举。未来房地产将进入计划经济时代,但好处是风险也被控制住了。

三、未来房地产非标该关注什么?

中央出手了,也意味着房地产非标的风险基本释放完了。

回到非标的选择上,此前我们的文章一直强调买超大型房企的非标,出于金融系统的稳定,大房企不会有大问题。

随着计划经济式调控的确立,未来会有些新变化。新版集中供地之后,房企新拍土地开发利润率都很低,这时候就要看谁家底厚,土储在一二线城市多的,在大湾区多的,在长三角核心城市多的大型开发商,运营压力要小的多,他们还能趁乱收其他开发商的好地,要珍惜。

再有就是小开发商好标的,只要标的够好,项目公司干净,哪怕出问题,未来也会有大开发商来收,因为存量地皮政府限定条件少,利润空间大。

而那些中游开发商,一般标的的,要特别谨慎。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