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调控正在不断升级。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8月首周各地房地产市场调控次数就已达15次。上海、青岛、天津等多地也纷纷叫停或延期了第二轮集中土地竞拍。
然而,在此背景下,荣盛发展中报显示,荣盛发展却实现持续稳健发展,这颇为难得。
2021年8月19日,荣盛发展发布2021年半年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荣盛发展实现营业收入342.23亿元,同比增长30.85%;
2021年上半年,公司签订商品房销售合同面积516.71万平方米,完成合同金额599.22亿元,同比增长24.26%,完成年度签约计划的46.09%。
荣盛发展是如何最终实现持续稳健发展的呢?
财务稳健发展:持续降杠杆荣盛发展“三道红线”明显改善
房企“三道红线”;银行房贷“两道红线”;买地金额40%... ...密集出台的政策都直指房企的融资杠杆问题。
与此同时,房企的一张资产负债表里,组合了几十种的融资工具,表内表外更是暗藏了不知多少倍的融资杠杆。
因此,房地产企业的财务健康与稳健发展息息相关。
对此,2021年上半年,荣盛发展通过各种努力保证了其财务稳健发展。
据荣盛发展2021年中期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通过控制节奏实现销售回款及多种融资渠道,荣盛发展大幅度改善了其现金流,实现现金流净额高达12.47亿元,实现连续四年持续为正。
从最近3年的数据来看,荣盛发展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水准稳定在20%以上。2019年荣盛发展ROE为22.3%,跻身《财富》杂志中国500强ROE最高的Top40榜单,位居第38名。
此外,荣盛发展还通过节奏的调整及变化最终实现了推盘和销售的明显调整,比如,将第四季度的销售调整到2021年上半年,这使其销售明显改善。
据其中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荣盛发展实现签订商品房销售合同面积516.7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00%;合同金额599.22亿元,同比增长24.26%,完成年度签约计划的46.09%,上半年计划完成率同比提高了6.23个百分点。
在现金流及销售回款明显改善下,荣盛发展的财务指标完全均符合国家健康,三道红线完全达标——据其中报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荣盛发展现金短债比为1.16,达到监管要求的大于1倍;净负债率66.5%,远低于监管要求的低于100%;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0.81%,接近监管要求的 70%。
发力“一主三柱”荣盛发展实现持续稳健增长
作为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纳税榜单中名列第17名的房地产企业,荣盛发展从1999年开始做第一个房地产项目至今,经过20多年的发展,荣盛发展已经实现全国布局。
2021年初,荣盛发展又确立了以地产为主业,以康旅、产业新城、物业为支柱,其他相关产业为辅助支撑的“一主、三柱、多支撑”(简称“一主三柱”)的发展目标。
如今,经过半年的努力,荣盛发展在持续发力“一主三柱”方面效果明显。
在作为主业的房地产方面,荣盛发展不仅通过调节奏实现了销售的持续增长,而且还通过在长三角、珠三角加大力度布局,为明年的持续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其中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荣盛发展先后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等16个城市获得土地28宗,购地金额高达123.4亿元,其中长三角、珠三角的投资金额达90.36亿元,占上半年整体拿地投资金额的73.23%。
荣盛发展在土地储备上的优化也得到了券商的关注,目前正在逐步获得券商认可。
据相关分析师表示,荣盛发展土地储备稳定,城市量级在提高,布局更加合理,可满足未来两三年的发展。
综合而言,券商对荣盛发展的判断为:
基本面稳健的荣盛发展正处于估值洼地中的底部,其传统重仓地环京开始触底反弹,且公司全国布局效果已经开始显现,长三角等市场已开始发力,二线城市拿地力度明显加大,未来发展潜力可期。
除了主营业务房地产,2021年上半年,荣盛发展还在康旅、产业新城、物业等多元化业务方面取得了不错业绩:
康旅板块:2021上半年,荣盛发展实现签约面积35.91万平方米,旗下酒店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69亿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盛行天下会员规模达到236.7万,交易规模6172万元;
产业新城板块:伴随着固安运载火箭精密零部件研发及生产项目、固安亨利自动化控制研发及生产项目、蔚县新型墙体环保材料项目等不断落地,这让荣盛发展的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物业板块:荣万家通过自主经营、平台整合等多元形式,荣盛发展为业主提供“新零售、拎包入住、社区食堂、房产经纪、社区资源、社区媒体”等全生活服务链产品,形成了更为丰富多元的发展模式。
多个产业继续稳定发展,这让荣盛发展的中报不仅逆势增长,还让整个荣盛发展的风险持续降低,其持续稳健增长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