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键词:

1.集中供地打补丁,拿地逻辑有变

2.昆明供地缩减,定向勾地占大头

3.土地市场调整会利好昆明楼市吗

(一)集中供地打补丁,拿地逻辑有变

昆明并不是第一批集中供地的22个试点城市之一,但最近全国层面的“集中供地”政策打了补丁,并且不再局限于首批试点22城,拿地逻辑可能就此生变。

今年年初,网传自然资源部向22城下发要求,对2021年住宅用地供应进行分类调控、集中出让,多个试点城市于今年上半年进行了第一批次集中供地。

在8月第二批次集中供地节点到来之时,却有不少城市出现了异样:

8月6日,深圳土地矿业权出让平台发布公告,中止22宗地的挂牌出让工作,已交纳的竞买(投标)保证金将原路退回;

8月10日,天津市相关部门公告称,推迟7月21日发布的61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挂牌出让的时间;

8月11日,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公告称,第二批次集中出让的100宗地拍卖活动因故终止。

目前,苏州、长沙、青岛、深圳、天津、济南、杭州、沈阳等10余城市已经中止或延期土地出让时间,集中供地似乎出现了正在调整的情况。

集中供地在22城试行半年,上半年仅完成了一次集中供地,但也暴露出来了一些弊端,厦门、武汉、杭州、重庆等城市在集中供地竞价过程中都拍出了很高的溢价率。

集中供地释放出的土地短缺信号,引发企业积蓄财力集中购地,导致溢价率上升,这与集中供地平抑地价的初衷相反。

近期有消息放出,为今年2月份试行的集中供地政策打上了补丁。

△集中供地规则打补丁/图源经济观察网

根据经济观察网的报道,自然资源部近期对集中供地试点城市提出了4点要求,对部分集中供地试点城市做出新的部署,新的调整明确提出严控楼面地价新高,单宗土地溢价率不得超过15%,不得以竞配建等方式增加实际地价,禁止通过抬高起拍价格调整溢价率;

除了可以通过一次性合理报价、摇号等方式竞价之外,更优品质建设方案”也首次成为了竞拍拿地的指导方式,并且此次供地规则调整不仅局限于首批的22个城市,调控范围已经有所扩大。

除此之外,土地价款由地方纳入国税,重点房企买地金额不得超过年销售额40%,再到前不久城市更新中严禁大拆大建征求意见稿出台,密集调控,一级市场的调控在不断加码。

这些政策中有一些还没落位到昆明,但对应到昆明今年的供地情况,开发商拿地的逻辑似乎真的要有所改变了。

(二)昆明供地缩水,定向勾地占大头

今年4月份,昆明市规划局官网发布了2021年昆明市的土地供应计划,今年预计供应土地11494亩,同比去年下降了63%。

而这一数据中,商住用地仅为6954亩,对应到昆明主城区,只有5880亩商住用地。根据锐理数据统计,今年1-7月份,昆明只供应了779.31亩商住用地,与今年的供地计划相比,相当于只完成了全年13%的KPI。

△昆明主城1-7月土地供给情况/图源昆明锐理

虽然从往年数据可以看出,昆明土地供应出货量多集中在下半年,但今年即使能完成剩下80%的土地供应量,总量5880亩的供地计划即使悉数完成,也改变不了今年土地供应收窄的情况。

今年上半年,昆明主城区共供地31宗,其中有23宗为定向勾地,参与到城改项目的开发商,“内定”土地成为主要拿地方式,俊发一家就获得了13宗。

通过梳理,今年上半年入市的20个新盘当中,城改用地就有7个,在7、8月份上新的项目中,江东铂悦湾、大华锦绣山海、俊尚峰、春城玖號、北京路9号等项目均为城改用地。

另外如龙湖山海原著,即将上新的雅居乐中央雅府、近期义承置业将爆破的丽阳星城等项目,开发用地都来源于烂尾项目。

△昆明挂牌成交的4宗纯住宅用地/图源昆明锐理

到目前为止,昆明今年仅有4宗纯住宅用地对外竞拍,经开区的两宗土地溢价率均超过了30%,招商竞得的巫家坝25亩土地,名义楼面积达到13046元/㎡,在昆明名义楼面价排行榜中也能挤入前5名。

在今年土地供应收窄的情况下,定向勾地获得开发用地的项目又有很大占比,使得挂牌土地的竞拍变得更为激烈,且高溢价还不一定能抢到主城优质用地,这一定程度上也在倒逼房企参与到城改和烂尾项目的接盘之中。

(三)昆明供地受限,市场影响深远

站在城市更新的出发点,按照《昆明城市更新改造行动计划》清单中的395个城中村改造总量将在2025年内完成,而最近国家拟出台的政策恰好又对城改“大拆大建”踩了一脚刹车,会不会放缓昆明城改的步伐还有待政策检验。

△图源住建部官网

在今年6月份,住建部门提及昆明已完成城中村改造111个,正在实施改造的项目数量为174个。昆明城中村改造未启动的项目仅剩总量的1/3,但多个城改项目集中在一个开发商手上,在推进速度上也不容乐观。

今年城改计划目前已经提出/实施了约28个项目,其中诸如昭宗片区、茨坝昆机片区、麦溪村、凉亭、六甲盘龙村等项目已确定实施主体。

类似杨家地、大树营这一类地段位置优越的大型城改项目,只有前期积极参与到城改前期的土地收整工作中,才有机会获得优质开发土地。

通过城改、接盘烂尾等方式定向勾地,站在城市更新的角度看,有利于城改加速。

而这一轮集中供地的提法,溢价率不超过15%,项目用地在溢价率达到15%之后,不得以竞配建的方式变相增加土地溢价。

此前昆明拿地的项目中不乏配建道路、医院、学校、社区中心、变电站、垃圾中转站等附加条款,站在开发商的角度看,新一轮集中供地的提法也能使开发成本下降。

△楼市粉丝后台留言

这一轮集中供地中的提法,“竞品质更高的建设方案”,结合“重点房企拿地金额不超过当年销售额40%”的提法,对开发商从拿地和建设品质也将形成一个闭环,对品质要求形成长效机制,对昆明筒子楼的糟点也可能够有所改善,从这方面看,也能利好整个市场。

总的来说,政策调整之下,开发商拿地逻辑也会相应改变,集中供地和城改这两项政策,对昆明来说影响深远。

但目前的情况还是拿地不易,且拿且珍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