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燕十三
现在西安市场的开发逻辑已经变了,很多人还沉浸在老一套里面沉醉不醒,以为政府会给房地产兜底,错了!
过去“摘地地价高,房价自然高”,那是因为起点还低;现在“买地是买地,批价是批价”,摘地与批价已经变成了两码事,地方不再会给市场兜底,所有的投资失误和企业损失,都是房企自己背。
通俗一点来讲,过去摘地1.5万/㎡,售价在三四万一平米,算是比较正常;现在摘地1.5万/㎡,可能批复的价格只有2万/㎡,房企愿不愿意没关系。
如果房企不同意批复价格怎么办?凉拌,自负盈亏!换而言之,现在的市场逻辑已经变了!就目前来看,执行的还是“政策空间”。
为什么西安要如此执行,将卖地和批价分开?因为,西安出现了一个“危险游戏”——普遍豪宅化!
什么叫做普遍豪宅化?就是不分地段优劣,一股脑全部打造高端豪宅产品!
现在大西安投资规模大,开发也是“跨三奔四”,在绕城范围之内、主城核芯地段,新开发区核芯,都有打造高端化的质素。
但现在的现象是什么?荒郊野地里面盖豪宅,拿着五年前的规划卖图纸,一点落地东西都看不到,而且住宅项目开发越来越高级,整体内卷十分严重。
以某个板块为例,2017年均价7千,2018年均价9千,2019年均价1.2万,2020年均价1.4万,2021年均价2万!
如果是西安高新、曲江,或是航天、浐灞、经开、西咸核芯等地段打造这些项目,没有一点问题,没有完美兑现,至少有完美规划,但现在很多地方是规划、兑现一点都占不到,竟然也要卖到2万/㎡。
这种情况就有点不理智,对比成都,也就是天府新区、龙泉驿房价匪夷所思,把房价冲到了三四万以上;郑州也只是郑东新区把房价卖成了“杭州”,起步三四万,最高十万一平米;武汉光谷周边也还有1.3万/㎡的房子。
但西安现在的情况是什么?沣东沣西没有1.8万/㎡以下的房子,高新区没有1.7万/㎡以下的房子,房企已经开始向咸阳、渭南、高陵、蓝田、阎良等地分批撤退。
整个市场全面出现“豪宅化”,让年轻人没有选择,只能向更远的地方奔走,最终的结果就是“去年轻化”,再次回到死气沉沉的老西安!
此前,有人说西安是一个买房没有尊严的城市,这句话很不客观,但西安真的是一个买房没有选择余地的城市。
尽管郑州、成都、武汉的高价房要比西安多,但与此同时,这些城市的低价盘也比西安多,房价在1.2-1.5万/㎡的项目可选择余地不少,郑州因为供应太多,还能够做个首付分期。
但在西安就不行,只要打开西安购房地图,我们扫一下绕城内外,没有1.3万/㎡以下的房子,比较便宜的房源普遍都集中在高陵、临潼、蓝田等地,说白了,想要买便宜房,就得去城市外围。
长期来看,这对于西安城市发展并没有好处,因为年轻人如果留不在西安,成都、郑州、武汉、宁波等地是不是也可以看下,毕竟虽然十三朝古都有文化,但人还是要解决稻粱谋。西安很有必要保持一份“成本优势”!
2017年开始,西安为什么能够在第一次人口大战之中胜出?不是因为西安房价高,反而是因为西安在与周边城市房价比较之中,显得更低一些,因此,对于年轻人来说,更像是一个理想之地。
目前,西安摘地及股权收购楼面地价超过万元的,一共有四十宗土地,在售房价超过2万/㎡的项目更是打破40家,现在西安的情况与2017年的郑州何其相似?当年的郑州也是如此,绿博的价格与市政府旁边的价格一样,最终导致绿博房价拦腰斩断!
现在的发展形势,西安市场普遍的豪宅化,已经让西安不得不警惕,不得不慎重,究竟让年轻人去哪里?
现在西安市场的形势已经十分严峻,年轻人去哪里,变成了一个突出问题!
目前,西安三环东西南北都出现了高价地、高端盘,豪宅化发展已经如箭在弦,除非房企集体亏本开发,否则很难抵挡发展趋势。但这种风潮已经吹过三环,甚至超过了绕城。
我们会发现,西安房价上涨之际,不仅西咸房价上涨,连咸阳高新区也供不应求,为什么咸阳也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一河之隔就是沣西新城,地价最高1.2万/㎡,房价最高2.3万/㎡,相比之下,咸阳高新区才1.1万/㎡,但其实咸阳房价已经三年翻了两倍多。
目前,西安产业布局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西南-东北”,大量的人口聚集在城南,因此,西南片区人口导入顺其自然便可以实现,但大西安东北板块人口的缺口还是比较巨大!
所谓“东北板块”,究竟是哪里?国际港务区、未央湖及高铁新城部分、高陵及泾渭新城、临潼及渭北工业区临潼组团,这些地方,土地资源充足,地价成本较低。
换而言之,这些板块的低房价与城市人口导入的需求是重叠的,如果能够循序善诱,将年轻人转移到东北片区,不仅能够促进东北片区发展,还能够解决年轻人落地的困难。
更通俗一点来说,这里最有可能是承载年轻人的地方,也是最完美化解市场“普遍豪宅化”内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