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一辈子,一辈子不买房,不想当房奴,这种思想是当下主流吗?
首先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能有这样的思想,是一个比较务实的人。买房对于年轻人,是一个很难企及的目标,如果为了一个很难到达的高度而奋力往上爬,会很累,会让人瞬间感觉到生活质量的下降,生活意义的虚无。
如果只租房,会过得相对轻松,那些秉持吹嘘有房才有家,房在哪根就在哪的人,鼓捣这种概念之众十有八九都是做房地产生意的。不把生命的意义与房子捆绑在一起,他们的生意就会很难做。
房价为什么会这么高,因为曾经是增量市场,因为曾经是房炒不住。可是现在呢,妥妥的存量时代来了,而且国家旗帜鲜明的指出了“房住不炒”的概念,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炒房之人手里的房子很可能会烂掉,成为烫手山芋。房子卖不掉,没人愿意拼盘,只能降价亏本甩出去,你降价,他降价,那就都降价。越降越卖不掉。因为很多的人手里拿着钱,期待着房价继续坠落触底。
而房价一旦下跌,买房的人自然都是一些刚需群众,炒房的人也就要改行了。对于刚需群众而言,他们肯定希望价格越低越好,而对于炒房的人就恰恰相反。统计数据早已证明,房地产已经进入到了存量阶段,也就表明没有了炒房人的活动空间。那么,即使刚需群众一人买一套房,也仍旧有很多无人认领的空房子。这样就把房地产泡沫一针刺破了。必将大量热钱外逃,炒房客不再。而这个时候,房子就会回归到它“随行就市”的商品属性,对于房地产或相关从业者,甚至对于政府,对于国家来说,阵痛必不可少,但慢慢的,回到到正常状态后,一切都会变好。
现在房价在调整震荡期,如果急着入手,很可能是高位入市,那么,“房奴”这顶帽子必定就得被扣上了。如果不是非买不可,真可以再等等。除了的确有稀缺性质的大城市房子的价钱波动不会太大外,在三四线城市,房子价格肯定会有很大的下行空间。
是跟一个有房但持负资产的人在一起幸福,还是跟一个没房持正资产的人在一起幸福?这就得见仁见智了。如果生活不想颠沛流离,那么,有房子就可以大大的增加生活的稳定性。如果想再多去闯闯与拼搏,那么房子很可能就会变成束手束脚的枷锁了。
对待房子的态度跟人的年纪有很大关系,不同年龄有不同年龄该做的事,没有对错,关键还是要看人的综合素质。有出息的人并不会因为他没买房子而变得没出息,没出息的人也不会因为他有个房子而变得有出息。买不买房也并不能以此评价一个人出息与否。
好好的工作,好好的生活,做一个有出息、有志向的人,房子自然也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