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迎来了立秋节气,天气一下转凉,西安楼市也“一夜入秋”了。
商品房登记市场的表现最为明显,截至今天,8月份登记并核验结束的项目共有14个,共计4569套房源,意向登记申请数28327组,平均人房登记比约6.2:1,热度瞬间减半!
西安楼市新房热度不如上半年,已成事实。回顾2021年上半年新房登记情况,平均人房登记比最高约14.7:1,相当于15组家庭抢一套房源,诞生了十次万人摇,即便不是万人摇,千人摇也不断,限购区楼盘几乎全面摇号。
而8月份,登记情况肉眼可见,人房登记比仅6.2:1,按照核验通过家庭个数计算,也是接近于5:1,即5组家庭抢一套房源,楼市热度遭遇“滑铁卢”,市场下行趋势明显,购房者的购房热情也在同步下降。
自5月以来,西安楼市供应不断加大,价格公示、线上登记、开盘速度加快,购房难度有所降低;同时调控政策不断加码,二手房指导价横空出世,间接导致新房需求减少,在供需影响下,楼市其实是在回归理性。
这个时候,一些媒体,抓住购房者“买涨不买跌”的心态,肆意炒作西安楼市降价、变凉,唱空市场,需要警惕!
自2016年以来,西安房价已经连续环比上涨64个月,不光在北方城市中独树一帜,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唯一一个横跨“调控大周期”城市。
第一,全国房价轮动效应。2016年之前,西安房价在省会城市中属于房价洼地,又赶上了以城棚改货币化安置为主要突破点的供给侧改革,起点低、涨幅大,西安从不如三四线涨到一线,2017年,西安房价上涨68%,涨幅全国第一。
第二,投资一年扭负为正。2016年,西安靠投资拉动经济,在较短时间内扭转了投资连续16个月负增长的不利局面,2016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同比提高14.5个百分点,当时,曾有官方表述,这不亚于一次战役。
第三,土地、新房供应收紧。2016年之后,出现了土地、新房双双供应不足,土地供应不足的情况连续多年,主城区缺地、缺新房肉眼可见,高价地不断上演,另一方面,严格限制新房销售价格也变相刺激了这一波房价上行。
因此,西安房价的涨幅,可以理解为前期补涨,后期成本性上涨,都是合乎客观规律的,这就如同一头饿瘦的牛,突然一下子把自己吃饱,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头注水牛,其实它只是吃饱了。
反而,在经历长达五年的连续上涨,西安调控层层加码,严审购房资格、严查资金来源、提高二套首付比例、五年限售等政策,越涨越严,越严越涨,直到二手房指导价横空出世,市场迎来数据上的降温。
换句话说,西安在过去的五年里,只是达到了符合城市定位、符合城市发展的房价。
其一,招商独一无二。西安在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之后,招商引资速度加快,从2015年招商引资2千亿,到2017年招商引资2.35万亿,再到2018年招商引资2.45万亿,两年招商4.8万亿,实现十倍增长,在北方城市中独一无二。
其二,落户独一无二。2016年,西安打开户籍政策,在2016年之前,西安连续十年平均人口增长4.8万。根据七普数据,十年间(2010-2020)常住人口增加了448.51万,这就意味着四年间西安落户四百万人口,在北方城市中独一无二。
因此,无论以后西安是涨是跌,都与国家政策有关系,与城市利好、西安产业调整的发展方向有关系,一切自有定论,绝对不是几家媒体喊涨喊跌,就会真的涨或跌。
房地产与别的行业唯一的不同,就是买涨不买跌这句话,是说给投资投机客的。行情好时,他们来炒热市场;行情不好时,他们开始观望,因此,目前的市场对投资客而言,大部分会继续观望。
而对于有自住需求的刚需群体,不能再像过去一样盲目买房,置业前一定要了解区域规划、资源,只有选对区域,才能保证资产不被楼市收割!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