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物联冷链委发布的《2019 农产品产地冷链研究报告》,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将生鲜产品的损耗率控制在5%的稳定水平上、其他食品的损耗率能够控制在1%以下,而我国的生鲜产品平均损耗率仍在10%以上。

如何降低生鲜产品损耗,保障食品安全是冷链运输的必考题,可这也只是国内冷链物流发展创新的要点之一。

7月12日,在上海报业集团|蓝鲸财经主办、CIC灼识咨询协办、中国信息协会智慧物流分会为指导单位的【蓝鲸·新财智】“创新-未来”之【生鲜冷链物流】沙龙直播峰会上,易流科技食安事业群总经理王震分享如何保障食品安全,以及从数字化的角度分享冷链物流的升级之路。


(相关资料图)

易流科技于2006年成立,是中国供应链物流数字化服务运营商,致力于构建供应链物流行业数字化(IoT)的基础设施,即通过物联网数字化赋能物流行业上下游。

针对食品安全易流科技还成立食安事业群。王震表示,易流成立食安事业群是基于从食品安全的角度看整个供应链,能够做到实时的温度的采集,温度的报警预警,最终触发所谓的风险的干预,这样就可以从全链路来监管食品安全,比如在车辆、仓库等环节。

“供应商现在会对温控有很高的要求,并且要求全程可追溯,从仓库、车辆、门店,到最后的保温箱全程温控。易流会对每件商品赋予唯一标识,所谓的监管码采用一物一码,能采集到各个场景的数据。可以通过扫码,实时的看到整个的商品的轨迹、全链的温度等。”王震表示,政府逐步在引入管控手段,之前政府在食品安全层面基本上是以抽查或者是已经出现事件再去追责的模式,现在政府治理的角度已经从事后追责,转变为事前监管。比如在广州、四川等地陆续搭建冷链数据监管平台。

而这一切的实现则是基于技术的支撑。

王震表示,IoT、工业互联网、5G等技术的发展也促进冷链温控的Iot技术成熟。比如以前在仓库中布置温控设备时,每一个仓库会有一个固定的设备要走大量的线连接电源,才能采集到各个温区的数据,现在基本上通过类似无线的技术,可以实时采集温度数据;冷链能耗管理也会有实时在线的平台;早期在冷藏车上有一些关于温度控制的布置,现在会针对甩挂,监控车辆的安全;在消费场景中,会有冰柜的温度监控。

以易流科技为代表的数字化服务商,向物流行业提供技术性的服务,使物流行业能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功能性硬件的应用,对全链条实行可视化的监控、管理,推动行业健康的前进。

此外,政策利好、消费升级、以及业态等方面也在助力冷链物流向高质量发展。

“政策利好包括乡村振兴,以及十四五规划中对于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基地舱的建设、园区的改造、冷链物流骨干网的建设。今年商务部与发改委在七个省市也推出了冷链助力资金推进冷链的快速的发展。”他表示,消费升级以及新业态的出现使消费者对于生鲜冷链的诉求增加。从业态来看,社区团购、生鲜即时配出现。从产品角度来看,比如牛奶以前基本上是常温,经过近两年的发展,鲜奶占比提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