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风暴眼》出品
北京时间2022年2月24日,这一天距离中国农历的惊蛰还有11天,但在“欧洲粮仓”乌克兰的领土上,到来的并不是春雷,而是隆隆的炮声。
黑土浸血,战火的炙烤下,一片片残雪融化成坦克履带下的泥泞。
截至今日,俄乌双方的战斗仍在继续,第聂伯河两岸的硝烟,不仅给当地人民带来了难以愈合的创伤,也让刚刚从疫情冲击中缓慢复苏的世界经济添上了一道正在持续加深的伤痕。
俄罗斯银行股价暴跌90%、荷兰天然气期货暴涨80%、德国国债遭遇理论上2万年才会出现一次的罕见波动,这些史诗级的变动不只是金融市场剧变的注脚,更是提醒人们关注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是否会被战争打断的警钟。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你我不再是置身事外的观众,而是被推入其中的主角。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场战争,凤凰网《风暴眼》栏目以《寒潮2022:俄乌战争与全球经济伤痕》为题撰写本特刊,剖析俄乌战争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展望美元和人民币后市走势,讲述战争中在俄乌经商的中国人的故事。
危情:企业创伤录—回到100年前?
《风暴眼|企业俄乌创伤录:卢布暴跌物价大涨 博弈加剧世界回到百年前?》
变局:全球富豪资产向何处去?
《风暴眼|俄罗斯富豪遭西方“围剿”:财富蒸发800亿美元,迪拜成为避险天堂》
铁幕:制裁下俄罗斯路在何方?
《风暴眼|被踢出SWIFT的俄罗斯,将如何破局?》
阴影:停滞和通胀将重创全球?
《风暴眼|俄乌冲突下的全球困境:油价将到200美元? 世界经济陷入衰退?》
黄昏:美元主导时代即将落幕?
《风暴眼|人民币成“避险”新宠背后:谁在推高汇率?美元面临挑战?》
后记:
当俄乌战争开始时,人们戏谑于俄罗斯和乌克兰经济的弱小——俄罗斯GDP仅相当于一个广东省,乌克兰GDP则只相当于沃尔玛16周的销售额——并普遍认为这场战争不足以撼动整个世界经济的复苏。
但随着全球股市的调整,大宗商品的疯涨,人们切实感受到这场战争对于世界经济的危害之深,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
遭到战火蹂躏的乌克兰,以及暴跌到股市不敢开盘的俄罗斯自不必说,能源危机雪上加霜的欧盟也不必说,就连人们普遍认为隔岸观火、渔翁得利的美国,实际上也未必是这场战争的隐藏赢家。
俄乌战争推升大宗商品价格,这让本就已通胀高企的美国如芒在背,美联储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更何况,当俄罗斯央行的巨额美元外汇储备因美国冻结而无法使用时,带来的一个直接影响便是手里持有美元的国家不禁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资产配置——假如手里的美元只有得到美国认可才算是自己的资产,那各国现在手里的美元还算是“真正的美元”吗?
正如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洪灏所说:“这种美元霸权主义的制裁,短期内的确严重地冲击了俄罗斯金融体系,但也不可能没有反噬。”
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正如二战结束后,纽约《先驱论坛报》所写的那样:
“柏林什么也没有剩下,没有住宅、没有商店、没有运输、没有政府建筑……柏林如今只是一个破砖碎瓦堆积如山的地理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