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医堂提醒:随着春季的到来,各种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微生物开始活跃起来。在这些引起咳嗽等疾病的微生物中,百日咳被认为是最为顽固的一种。白天咳、夜晚咳,咳嗽到肋骨疼痛,还伴有“鸡鸣样”吸气性吼声,甚至出现呼吸困难。

近日,关于百日咳今年已导致13人死亡的话题登上热搜榜首,引发了热烈讨论。随着春季的到来,先前被遏制的百日咳似乎卷土重来。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报告的百日咳病例达到17105例,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979例,是去年同期的近32倍。

谷医堂医学专家、一级主任医师谷井文教授呼吁市民应高度重视百日咳:“百日咳,俗称‘鸡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呼吸系统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传染率极高。” 百日咳的典型特征是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和鸡鸣样吸气声。如果不及时治疗,症状可能持续数月。

什么是“百日咳”?

尽管近年来百日咳的高发年龄从婴幼儿转移到了青少年和成年人,但未接种疫苗的婴幼儿仍然存在高危风险。

百日咳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疾病初期类似感冒,非典型病例可能没有症状或只有轻微咳嗽和轻微发热。百日咳的病程可能长达2到3个月,因此得名“百日咳”,而实际病程并非一百天,通常为4-6周。

百日咳病程可分为卡他期、痉咳期和恢复期。在持续7-10天的卡他期内,咳声为单调咳嗽,接着进入阵咳的痉咳期,患者通常会连续咳嗽十余声后深吸一口气,发出类似鸡鸣的吸气声。谷井文教授提醒在这一阶段患有百日咳的婴儿患者要格外警惕,因为这是最危险的阶段,持续时间可能长达2个月,这一阶段的婴儿可能出现呼吸暂停或脑缺氧引起抽搐,甚至导致死亡

百日咳有哪些症状?

临床上,百日咳主要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表现为频繁、不间断的短促咳嗽,直到气力耗尽后深长吸气。在咳嗽的剧烈阵发中,可能导致出血、眼睛充血,甚至引发颅内出血。咳嗽剧烈时,可能会多次发作,尤其是在夜间频率更高。运动、寒冷刺激、吸烟、吵闹、检查口咽等都可能引发痉挛性咳嗽。未合并其他感染的患儿通常没有发热,体温正常。

如何预防“百日咳”?

预防百日咳虽然可行,但随着发病率的激增,仍然存在公共卫生危机。成年人患病后可能症状较轻,时间后可自然康复,但对于脆弱的婴幼儿而言,百日咳的危害极大。

谷医堂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作为日常预防:婴幼儿接种疫苗是最基本的免疫策略。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百白破疫苗)是当前我国使用的疫苗,需接种4剂次,分别在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月龄。家长应按照规定的接种时间带孩子进行接种。

若成年人或儿童青少年出现持续2周以上,伴有严重痉挛和剧烈咳嗽等症状,尤其是整夜无法入睡、眼睛充血,或周围有类似病例后自行突发咳嗽,应及时就医。确诊后需及时隔离,以切断传染源。

易感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和孕妇在流行季节要尽量避免人群拥挤的地方,公共场所应佩戴口罩,避免接触咳嗽患者,保持适度通风,勤洗手,适当运动,清淡饮食,以提高免疫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