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60岁的刘女士到南京城南一家银行网点办理储蓄卡,遇到基金客户经理推销,称开设基金账户就有粮油等礼品相送,“你往账户里打几百块钱就行,亏了我个人补贴给你。”

话说得好听,这位基金客户经理又手把手教刘女士在线填了一个问卷。“有的选项和我实际情况不符,对方却说只有这么填才能开账户。”刘女士随后“被指导”购买了一款基金产品,如今基金亏了钱,所谓的“亏损补贴”口说无凭,也没了下文。

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一段时间以来,像刘女士这样在银行遭遇“理财刺客”的投资者不在少数。现实中因基金客户经理规避责任,加上基金销售条款制约,能够申诉并成功追回损失的情况少之又少。那么,银行工作人员为何如此热衷推销理财产品?行业乱象又如何得到有效治理呢?


(资料图)

业内人士:考核指挥棒作祟

银行代销基金问题频出,不仅让一部分客户特别是缺乏理财知识的老年客户投资失利,不少银行本身也陷入理财纠纷甚至遭到监管部门的处罚。

公开报道显示,今年以来已有唐山银行、渤海银行、中信银行昆明分行、兴业银行重庆分行、恒丰银行成都分行等20余家银行机构因代理销售基金产品违规受到监管问责,“无证上岗”是其中的一项突出问题。天津证监局4月份披露,渤海银行基金销售业务部门负责人、部分分支行基金销售业务负责人未取得基金从业资格。四川证监局8月份公布的监管决定显示,恒丰银行成都分行存在“基金销售业务部门人员和分支机构基金销售业务负责人未取得基金从业资格”。

去年12月,江苏证监局公布的一张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显示,江苏银行因基金销售业务存在违规行为而被责令改正。具体包括三个方面:部分基金销售业务人员未取得基金从业资格、存在向普通投资者主动推介风险等级高于其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或服务、未对基金销售产品实行集中统一准入管理。

那么,行业乱象不止,背后的动因究竟何在?

“迫于考核压力,理财经理会对任务型产品进行着重推荐,因为如果完不成就会被扣罚工资。”据一家商业银行工作人员透露,有一部分理财经理只给客户介绍基金过往的业绩,却不去提示未来因市场变化可能导致的风险情况;还有一部分理财经理可能和客户比较熟悉,连产品介绍都没有,就直接推荐客户买了。当然,也不排除个别理财经理在推荐时压根儿就没有说明是基金,更无从谈及风险了。

在江苏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丹临看来,从银行角度,基金等理财类产品是投向股票、债券市场,收益更大,但风险也更高。为了收益,理财经理希望有更多资金可以放到这些产品中,正是有了这样的考核机制导向,理财经理才会冒着违规的风险去诱导客户,尤其是年纪比较大、对理财产品不了解的人很容易被银行的“优惠活动”“礼品”带偏。一些客户购买基金等理财产品亏损后会找银行“理论”,部分银行为了息事宁人,会补贴损失,有的甚至是理财经理自掏腰包。

专家:多措并举治乱象

央行等四部门2018年出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在业内有“资管新规”之称。其中提出,金融机构发行和销售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向投资者销售与其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相适应的资产管理产品。禁止欺诈或者误导投资者购买与其风险承担能力不匹配的资产管理产品。此外还提出,金融机构应当加强投资者教育,不断提高投资者的金融知识水平和风险意识,向投资者传递“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打破刚性兑付。

徐州工程学院金融学院教授周仕通认为,因购买基金等理财产品出现亏损而引起的纠纷,个中原因除了银行不合规的引导行为外,消费者的基础金融知识水平也有待提升。“有一些居民尤其是老年人,还停留在‘银行储蓄保本生息’的传统观念里。老年人基于信任,在银行工作人员的推荐下,把购买基金等理财产品当做银行存款,购买后等着取本金和利息。到了兑取时,如果出现损失,他们不能接受,又无力举证银行的过错,这类纠纷解决起来非常困难。”

央行发布的《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2021)》显示,我国消费者金融素养在全球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在基础金融知识方面依然薄弱。从金融知识看,公众对分散化投资等基本金融常识仍缺乏足够的认识,对金融投资收益的预期具有非理性特征,容易产生非理性的投资行为。从重点群体看,我国居民金融素养在年龄上的分布呈现倒“U”型,老年人和青少年的金融素养水平相对较低,“一老一少”是金融教育持续关注的重点。

在谈及如何遏制基金等理财产品销售乱象时,周仕通建议:第一,要提高消费者对金融产品的认知能力,可以由政府、行业协会联合社区,向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理性宣传储蓄产品、结构性金融产品、权益类金融产品等,让居民对金融产品风险与收益的匹配有一定认知。第二,商业银行要合规引导客户,并合理考核员工业绩。第三,完善金融法规体系,通过制定法规,对金融产品进行分类分级,切实保障老年人金融权益。第四,强化金融监管,建立政府监管机构、行业自律、银行加强内控三位一体监管机制,形成从金融产品到服务行为全流程闭环监管模式。

8月18日,证监会召开部分证券基金私募机构座谈会,强调了加强规范管理,要求“坚持合规风控全覆盖,强化对高管及核心从业人员的管理,有效落实长期考核激励约束机制,厚植‘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行业文化”。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