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近日发布被称为"谢幕信"的公开信,正式宣布不再撰写伯克希尔年报,并将CEO职责移交格雷格·阿贝尔。与此同时,他再次捐出价值逾13亿美元的伯克希尔股票,为其传奇投资生涯画上阶段性句号。

尽管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和持仓完全公开,堪称"开卷答案",但鲜有投资者能成功复制其业绩。究其原因,存在三大难以逾越的障碍:


【资料图】

信息时滞难克服

投资者看到的持仓报告至少滞后1.5-4.5个月,此时股价往往已大幅上涨。更重要的是,无人知晓巴菲特的真实建仓成本,盲目跟风极易成为"接盘侠"。

资金性质本质不同

巴菲特运用的主要是保险浮存金,成本极低且无赎回压力,能够以十年为单位从容布局。普通投资者则面临排名压力或资金使用需求,难以在市场暴跌时保持淡定,更无法获得如高盛、美国银行等"甜心交易"的机会。

心性修为难以复制

巴菲特能在市场狂热时连续数年按兵不动,坚守能力圈拒绝诱惑。这种极致的耐心、理性和纪律性,正是其最坚固的护城河,也是普通人最难跨越的鸿沟。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通过学习巴菲特"用合理价格买入优秀公司"的核心理念,借助策略指数工具或能接近其投资思想。以中证红利质量ETF159209为例,该ETF追踪的中证红利质量指数筛选盈利能力强、财务稳健且股息率高的优质企业,在2014年初至2025年11月7日期间实现13.6%的年化收益率,显著超越中证全指的6.4%,最大回撤也相对更小。

巴菲特的谢幕不是结束,而是智慧传承的开始。我们或许无法完美复制他的成功,但通过领悟其核心思想,借助现代投资工具,每个人都能在投资道路上变得更好、更理性。正如他在信中所言:"选择你的榜样,努力像他们一样。你永远不会完美,但可以一直变得更好。"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