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手机获工信部进网许可证
(资料图片)
车企造手机 试看性价比
深圳商报记者 涂竞玉
日前,据工信部政务服务平台,蔚来手机获工信部进网许可证,设备名称为5G数字移动电话机。据蔚来CEO李斌此前透露,蔚来手机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发布并实现交付。
汽车与手机企业近年来实现“双向奔赴”:前有苹果、华为、小米等企业布局汽车业务,后有吉利、蔚来等汽车企业开发手机。虽然各家参与程度不同,但手机与汽车的“互通互联”已成为不少业内人士的共识。
车企“热衷”造手机
在众多造手机的车企中,蔚来与吉利两家企业参与度相对较高。
据了解,吉利在2021年宣布打造高端手机的决定,经过一年筹备,于2022年7月宣布收购魅族科技79.09%控股权,正式进军手机行业。吉利手机将主打高端市场,售价区间或为6000至9000元,相关成果最快将于2023年推出。
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表示,吉利收购魅族科技后,会同时拥有汽车和手机两方面资源,方便打通两个终端间的链接瓶颈,从而把吉利的产品设计更加完善,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此外,此举还可能对吉利提升汽车销量、扩展生态系统产生积极影响。
此外,还有部分车企选择与手机厂商进行合作,尝试打通手机和车机的生态。如哪吒汽车与黑莓合作,理想汽车、小鹏汽车与OPPO合作,比亚迪、长城、一汽等车企与华为合作,实现包括数字车钥匙、远程开关车窗、鸣笛寻车、远程控制空调、车管家等车机互联功能。
车企造手机“并不简单”
汽车企业跨界造手机很简单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相关专家认为,在智能手机市场上,竞争已经非常激烈,各大品牌都在不断推出新品和新技术以争夺用户的青睐,要想在这样一个市场中突围而出并不容易。
那么,汽车企业该不该跨界造手机?日前,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在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发表观点称,汽车厂商做手机是“吃饱了没事干”,汽车企业千万别做手机。
哪吒汽车CEO张勇曾表示,“我们不希望把有限的资源放在我们不擅长的领域,要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要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办大事。”长城董事长魏建军在内部会议上也曾表态:“长城专注造好汽车,不造手机,也不上天”。
但随着越来越多高科技公司的渗入,汽车的科技含量逐渐增加,服务软件日益丰富。国人对于汽车的需求定位,已转化为由软件定义的超级移动智能终端。
高通公司产品市场高级总监艾和志认为,不管是手机厂商来做车,还是车厂来涉足手机业务,有一个重要的考量方向就是车跟手机之间互联互通的应用场景。而高通既做手机,也做车机,“车企和手机厂商可以利用高通这个媒介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亿咖通科技中国区总裁杜平认为,手机和汽车这两个行业的特性有很大的区别。“我们不鼓励相互去做,但鼓励必须融合,不融合我认为无路可走。”
车机融合势在必行
针对“跨界造手机”的车企,业内一种观点认为,他们并非“眼馋”手机市场的巨大价值,主要是希望在汽车智能化时代的开端,借手机产业优势反哺汽车主业,从而在未来的竞争中打造生态体系,构筑差异化的技术护城河。
具体而言,消费者随身携带的手机,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汽车钥匙,解锁车门,但如果手机厂商不对汽车开放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接口(UWB),用户就无法通过手机享受这一便利的功能。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指出:“汽车智能化前景广阔,不能只停留在汽车产业。通过布局手机业务,消费电子产业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跨界打造用户生态链,可以实现超级协同。”在这种设想下,汽车在研发的最初阶段,就会为手机和芯片以及相关的功能预留相应位置,提前介入、共同开发。底层算力的互通,将明显提升手机与车机互联的传输效率和流畅度,同时手机所积累的用户行为习惯数据,能够与车机无缝互通,赋能车机开发更多的商业价值。
从长短期看性价比
招商证券研报指出,智能手机和智能汽车都是科技应用前沿最重要的载体,“智能手机+智能汽车”跨界融合渐成常态,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催生了大量新业态、新模式,消费电子行业和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和生态融合势在必行。
从消费者体验的角度来看,易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开车用户使用手机功能最多的是导航,占比高达80.58%;手机支付功能也被开车用户频繁使用,使用场景聚焦停车场、高速公路收费站等。用户渴望用手机替代传统车钥匙的意愿在2021年高达67.81%。
“短期内来看,车企造手机的性价比不高,很难获得巨大收益。但是长期来看,如果一个企业能够完成消费电子与车端的连接,未来升级迭代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强。”招银国际研究部副总裁白毅阳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