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于1月5日开幕,政协委员高一轩提交了《关于北京进一步提升商业品牌首店引入措施的提案》。

“首店经济”激发消费新活力。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 城市是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和加快消费转型升级的重要政 策,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一轮高水对外开放的重要 举措。2021年7月,国务院批准在北京等五大城市率先开展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工作。其中,“首店”成为培育建 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标配,也成为各地提振消费的重要发力。

首店落地数量迅速增多。2021年9月23日,北京举行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北京培 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 吸引国际国内品牌在京开设3000家以上首店、创新店、旗 舰店。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共有696家首店(含旗舰店)落地北京。

“首店经济''突破传统商业同质化竞争瓶颈。首店经济是 商业地产步入存量时代及消费群体革新共同催生的产物,需 求端将展现出更丰富、多元、细分的需求,倒逼供给端的创新,助力品牌突破同质化竞争。

在甄选首店品牌进驻本地区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所谓“独家店”、“商标店”,这些品牌和商家,形式上虽然是首店,但引入他们与北京首店经济的初衷不符。

对于发展潜力巨大但是初期实力有限的本土品牌的首店,缺乏接续的培育和后续发展的激励。目前,北京首店引进的政策扶持力度和优惠方式主要 聚焦在选址落地服务、参展推广和部分享受本市总部经济政 策方面,对品牌孵化和首店后续运营发展缺少持续关注与相应支持。

幵放和创新的市场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当前北京市出台了发展首店的补贴奖励政策,有利于迅速营造良好的首店经济发展氛围。但在首店发展过程中,经常受大型活动审批难、外摆限制,制约首店举办促消费活动等进一步发展。

高一轩提了若干北京进一步提升商业品牌首店引入措施的建议,进一步明确首店认定标准。应结合本地消费人群的特征和现有首店的经营状况,重点考虑年轻消费人群的需求,以有利于本地首店经济有效和快速发展为目标,科学明确首店业态范围,完善首店的评价机制和进驻标准,细分商业产品及服务。避免某些品牌影响力不足、消费拉动不强、流量不足和业绩不佳的伪首店、商标店被错误引入。

加大优质本土品牌首店支持力度。对于确实具有较强品 牌号召力和消费带动力的本土品牌首店的引入,尤其是本土的创新品牌首店,应在北京市《关于鼓励发展商业品牌首店 的若干措施》的基础上,给予更大力度的政策优惠和其他优惠。

建立“动态+静态''双重鼓励机制。对于首店的引入,由静态的鼓励机制升级为动态的奖励机制。首店引入之后,跟踪和考察该品牌新增开店数量、品牌粉丝流量、社会影响力和消费带动情况。对于在上述关键指标中表现突出的首店,尤其是具有强大活力的、由首店变成母店的商家或者品牌, 制定持续的激励政策和优惠机制,并为他们的后续业务提供 服务与支持,鼓励其继续发展。包括给予优质首店在地人才招聘、就业的区域特有资源支持,包括商业基础设施、商业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招商促进政策等。

营造有利于首店发展的包容审慎市场环境。从长远来看,应更加重视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水,帮助企业解决在商业创新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加强“首店”对入驻城市的黏,对标国内先进省市给予首店发展更宽松的市场环境,通过政策突破解决企业在外摆、夜间经 济、促消费活动等具体障碍。同时,地方政府和市级层面应当采取更加灵活的管理方式,推动首店经济发展,使“首店” 成为重点城市、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