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成都楼市调控全面升级。当天印发的《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住宅供地“两集中”、法拍房限购、严防消费贷经营贷违规流入市场等措施,还有限售“人房比”这样的新招,堪称当前最严的楼市调控。《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为什么是成都?
国家统计局3月15日发布2021年2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成都二手房价格同比上涨9.3%,新房价格同比上涨6.5%,涨幅排名靠前。
住建部官网3月20日发布,全国两会结束之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带队赴成都调研督导房地产工作。倪虹强调,要根据人口流入情况,切实增加住宅用地供应,管控资金风险,建立“人、房、地、钱”联动机制,从源头上稳定预期。要针对房地产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精准、精细调控,严肃查处房地产中介、助贷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遏制投机炒房。
住宅供地总量增长20%以上
实行“两集中”
据《通知》,成都将增加住宅用地供应,2021年度全市住宅用地供应总量增长20%以上,占经营性用地比例不低于65%,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保障性住房用地“应保尽保”。
同时,《通知》规定,中心城区商品住宅用地全面实施“限房价、定品质、竞地价”出让。竞买人在参与商品住宅用地竞拍前,应签署知晓出让地块房价地价品质联动要求以及理性竞价的承诺书,承诺书纳入土地出让合同。
2月26日,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司负责人指出,去年以来,自然资源部对重点城市提出要求:稳定合理增加住宅用地供应,将保障供地规模作为第一位的要求。2020年,重点城市住宅用地供应量都超过了近5年平均完成交易量,大多数比2019年明显增加,“我们要求各重点城市今年继续增加住宅用地供应量”。
《通知》称,中心城区商品住宅用地严格实行集中公告、集中出让,合理制定土地出让方案,坚决遏制非理性拿地,切实稳定地价和市场预期。
集中公告、集中出让,即“两集中”是今年推出的一项全新的房住不炒调控措施,成都是试点城市之一。2月26日,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司负责人表示,今年要求各地进一步将住宅用地出让信息合理适度集中,重点城市要对住宅用地集中公告、集中供应,让各类市场主体和消费者充分掌握信息,形成合理预期。
在调研中,倪虹强调,成都正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人口流入量大、年轻人多,要大力发展租赁住房,多渠道解决好他们的住房困难问题。
据《成都市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2021年工作计划》,成都将在2021年供应商品住房19万套,新增人才公寓2万套,新增租赁住房6万套,还将加大新市民群体租赁补贴保障力度,2021年成都计划发放租赁补贴6000户。该计划提出目标,保持房价收入比在全国主要城市中的较低水平,住房租金水平涨幅不超过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限购限售为“万人摇号”现象降温
限购限售是楼市调控标配措施,成都这一次又有新举措。
继上海、杭州之后,成都跟进实施法拍房限购。
成都这次明确规定,依据合同约定方式通过诉讼仲裁方式取得本市住房的主体,以及通过司法拍卖、变卖等取得本市住房的主体,均应当符合本市住房限购、限售政策的规定。
对这一新政,成都市住建局官方解释,在司法拍卖的实践中,竞买人应对自身是否符合本市住房限购政策承担相应后果,一旦司法拍卖成交裁定文书下达,竞买人因不符合本市住房限购政策不能过户,须自行承担毁拍的法律后果。
成都还规定,法拍房也纳入限售管理。成都市住建局称,法拍房须取得不动产权证满3年后方可转让,其中“转让”的方式包括买卖、赠与、以房抵债、互换等。
此外,通过司法处置和股权转让取得的开发项目的受让人,应按照原土地出让合同和履约协议约定开发条件进行开发,并按照调控要求销售住房。
值得关注的是,在限购政策上,成都规定,登记购房人数在当期准售房源数3倍及以上的项目,所购商品住房限售期限由3年延长到5年。
这一政策明显是针对成都楼市部分楼盘因新房与二手房价格倒挂造成的“万人摇号”现象,以此为购房者的抢购热情降温。
针对新房与二手房价格倒挂现象,《通知》还明确将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
官方解释是,近期成都市部分区域二手住房市场出现挂牌价格混乱、哄抬房价、部分业主“抱团涨价”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为提高二手住房信息透明度、促进理性交易,借鉴深圳等城市的做法,成都市拟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
成都市住建局称,加强对二手住房挂牌价格的管控,要求经纪机构不得受理及对外发布明显高于所在楼盘合理成交价格的挂牌价格。
严防消费贷、经营贷违规流入市场
2021年,严查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是调控政策的重要方面。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辅导读本》中发表题为《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署名文章中表示,房地产与金融业务深度关联。目前,我国房地产相关贷款占银行业贷款的39%,还有大量债券、股本、信托等资金进入房地产行业,房地产是现阶段我国金融风险方面最大的“灰犀牛”。
多地均采取措施严防消费贷经营贷违规流入市场。3月3日,杭州发文,明确严格防范经营贷、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严禁发放用于购房首付款或偿还首付款借贷资金的个人经营性贷款和消费贷款,严格个人经营贷和消费贷真实性审查,加强贷后资金管理。
3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发文,要求金融机构合理控制房地产贷款增速和占比,切实防范消费贷款、经营性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数名银行中层干部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证实,今年以来,其所在银行系统全国各地都在严格落实防范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政策。
此次,成都下发的《通知》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严格落实房地产贷款各项管理要求。加强个人住房贷款管理,严格审查贷款人个人信息的真实性,切实防范消费贷款、经营性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