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财经报道,韩国的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很大。随着俄乌战事的持续,韩国对俄罗斯进口依赖度较高的水产品价格也水涨船高。其中,韩国民众常吃的明太鱼大部分进口自俄罗斯,最近这种水产品的价格走势受到韩国消费者的关注。

明太鱼作为韩国消费量最大的水产品之一,加工和烹饪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央视财经记者手里拿的这款袋装干明太鱼,由鲜鱼经风干等工序后制成,是韩国民众非常喜爱的下酒菜。

这款产品目前售价7500韩元,约合人民币40元,和以往干明太鱼不到6000韩元的售价相比,不少消费者都表示有点贵。

再比如经常用来做汤的冷冻明太鱼,目前的零售和批发价格也分别较一周之前,上涨了一成多和两成左右。

俄罗斯是韩国第二大水产品进口国

据央视财经报道,韩国向来有吃明太鱼的传统。但近些年因过度捕捞,韩国海洋水产部发布了长期禁捕令,这两年的明太鱼供给主要依赖进口。其中,俄罗斯产明太鱼最多时占到进口量的九成左右。

实际上俄罗斯是韩国的第二大水产品进口国,近期受俄乌局势影响,韩国水产品市场上的多种海鲜都面临供不应求的风险。俄罗斯产鳕鱼、帝王蟹等海鲜的价格同样承压上行。

同时,韩国从北欧进口的三文鱼价格,也在航空运费的压力之下飞涨。

一些欧洲航空公司为避开受影响的航线,通过绕道把三文鱼空运到韩国。在近期国际油价飙升的背景下,更长的飞行时间进一步推高了运输成本。就在过去这一周,韩国进口三文鱼价格暴涨约六成。部分生鱼片店不得不把招牌菜“挪威三文鱼”从菜单中去掉,还有餐厅取消了三文鱼沙拉。

目前,韩国的零售商正在密切关注进口水产品的供需变化情况。三大连锁超市表示,俄罗斯产水产品的库存还可以维持一段时间,但如果事态长期化,不排除断货的可能性。

韩国政府相关部门则在监测水产品的价格动向,打算在必要时启动应急储备。韩国政府还表示,水产业聚集着从进出口到加工销售的很多中小企业。

日增新冠确诊病例首超30万

IMF已调低韩国经济预期

3月8日最新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韩国防疫部门及地方政府初步统计,截至当地时间3月8日21时,韩国在21小时内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26834例,这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该国日增确诊病例首次超过30万例。其中首尔市确诊病例74247例,也创下了最高纪录。

1月2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中,预测韩国今年的经济增速为3%,较去年10月的展望值下滑0.3个百分点。2021年12月20日,韩国政府发布《2022年经济政策方向》,预测2022年经济增速为3.1%,而韩国央行的预测则为3%。

在韩国,服务业消费收入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多年来占GDP比重超过一半。尽管疫情担忧仍未消散,但韩国服务业在2021年还是迎来了复苏。据韩国统计厅数据,2021年韩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3%,扭转了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下降2%的颓势。然而,如今疫情反弹,以餐饮、住宿、运输为代表的服务业消费前景并不乐观。

“疫情对韩国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国内消费方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杨菁菁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2020年韩国民生服务和货物消费全面萎缩,是GDP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因素。若疫情继续发酵,韩国国内的消费将首当其冲。

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务委员兼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看来,严峻的疫情冲击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很有可能冲击韩国的出口贸易,如信息通信技术(ICT)和汽车等产业将受到影响。

杨菁菁向21记者表示,新冠疫情影响叠加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或让韩国经济受到挑战。“在此背景下,通过提升服务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外经济依赖,但考虑到2021年韩国贸易总额超过1.25万亿美元,短期内依靠服务业来支撑经济持续增长的难度非常大。”他补充说道。

日本回转寿司也“转不起来”?

据央视财经2月28日报道,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显示,大马哈鱼、鳟鱼以及鲑鱼等大量依赖从俄罗斯以及乌克兰进口,仅一年的进口量就超过了27000吨,而这些都是寿司店的常用鱼类。

近5年来,日本国内的海产品补货量持续走低,这也使得鲑鱼的进口量增加了7成。此外日本国内的大马哈鱼的自给率仅占不到4成,相反俄罗斯的大马哈鱼却产量颇丰,味道也深受日本民众的喜爱。如果停止从俄罗斯进口,回转寿司的经营很可能会受到很大影响。

此外,日本国内的食用小麦约9成从国外进口,而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小麦出口大国,虽然目前日本小麦进口基本上依赖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但日媒担心如果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小麦出口受到局势影响,其他出口国的小麦会因此涨价。

除了日本百姓的餐桌可能会受到影响,日本其他产业也预见了潜在的风险。

据央视网报道,日本最大的钢铁公司日本制铁2月25日表示,其14%的铁矿石原料从俄罗斯和乌克兰进口。随着俄乌局势持续升级,接下来的进口可能会越来越困难。目前这家公司正在调整采购的方案,从澳大利亚、巴西等地进口。

俄乌冲突持续

小麦期价一周涨超40%

俄乌冲突还影响了全球谷物供应。

据央视财经报道,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小麦期货价格上周涨幅超过40%,为有记录以来最高周涨幅。3月7日,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交投最活跃的小麦合约价上涨超过7.2%,收于每蒲式耳12.94美元,达到14年来最高水平。

俄罗斯和乌克兰为小麦和玉米主要出口国,两国合计小麦出口量占全球约29%,合计玉米出口量占19%。另外,俄、乌两国葵花籽油出口量占全球大约80%。

目前乌克兰的多处港口仍然处于关闭状态,小麦出口受阻。俄罗斯的小麦贸易也受到西方制裁影响。

在持续受通胀高企困扰的黎巴嫩,进口小麦六成都来自乌克兰。为应对有可能出现的小麦和面粉短缺,黎巴嫩政府、中央银行以及本国交易商都在努力寻求替代的供应源,包括欧盟国家和塞尔维亚。另外政府与美国、加拿大和印度的谈判也在进行中。

与此同时,埃及此前也长期从俄罗斯和乌克兰进口大量小麦。世界粮食计划署担心,目前埃及国内贫困人口占到总人口约三成,小麦价格的大幅上涨将进一步打击低收入人群,使这一局面进一步恶化。

世界粮食计划署首席经济学家阿里夫·侯赛因表示:“我们现在面临着战争和冲突,还有气候危机和疫情导致的经济困境,以及寒冷天气,这些都导致粮食生产成本增加。”

来 源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胡慧茵)、央视新闻、央视财经、央视网、央视网快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