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16日,凌玮科技IPO申请获得创业板上市委通过,然而如今公司仍未获得注册批文及上市。就在日,证监会就2021年毛利率出现差异、7500万元民生财富理财产品逾期兑付的问题提出问询。

事实上,早在三年多之前的凌玮科技就已经向其所在的广东证监局报送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辅导备案登记材料。到了2018年初,辅导期尚未完结之前凌玮科技就终止了短暂的IPO之行,前后不过短短数月。

凌玮科技的第二次IPO也并不顺利,从过会至今已过去一年有余。在过去超过一年的时间里,深交所多次对公司进行问询,而今监管最新问询又至,凌玮科技上市之路还要走多久?

过会一年仍未上市

2020年12月25日,凌玮科技首次发布了招股说明书的申报稿,拟在创业板IPO募资4.81亿元,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2021年7月16日,凌玮科技IPO申请获得创业板上市委通过,同月,包括凌玮科技在内多家中信证券保荐的公司申请IPO过会。

其中包括佳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月2日)、上海澳华内镜股份有限公司(7月9日)、广州凌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月16日)、利华益维远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菜市口百货股份有限公司(7月22日)、山东新巨丰科技包装股份有限公司(7月23日)、杭州禾迈电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7月30日)。

截至发稿,上述上市公司几乎全部完成上市:菜百股份于2021年9月9日上市、维远股份于2021年9月15日上市、澳华内镜于2021年11月15日上市、禾迈股份于2021年12月20日上市、佳缘科技于2022年1月17日上市。2022年8月15日,山东新巨丰科技包装股份有限公司也发布首发招股意向书,正式启动招股。

然而凌玮科技至今也未能获得注册批文及上市,较过会已过一年有余。

日,凌玮科技刚刚披露了对深交所审核问询函的回复,又收到中国证监会的问询。这一次,证监会就产品毛利率及对外投资两大方面问题对凌玮科技进行了问询。

据8月7日最新发布的招股说明书(下称“招股书”),如果不考虑2020年起执行新收入准则,运输费归集科目发生变化的影响,2019年至2021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3.90%、 45.60%和 44.16%,其中纳米新材料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 52.93%、56.25%和 51.38%。

再分季度对比2020年与2021年公司的主要产品中消光剂、吸附剂产品的毛利率,其中2020年一季度至四季度消光剂的毛利率分别为54.92%、57.93%、59.1%、56.7%;2021年的毛利率分别为56.28%、55.98%、51.21%和47.84%。

2020年一季度至四季度吸附剂的毛利率分别为44.98%、49.12%、47.3%、49.72%;到了2021年,四个季度的毛利率分别下降至43.08%、44.44%、40.82%和37.11%。

综合来看,凌玮科技纳米新材料不同细分产品毛利率2021年较2020年的变动趋势存在差异,且消光剂、吸附剂产品毛利率大幅下降,但开口剂、防锈颜料产品毛利率有所上升。并且,2021年纳米新材料对贸易商客户的销售毛利率低于对终端客户销售毛利率,与2019年、2020年相反。

对此,证监会要求凌玮科技量化分析说明2021年纳米新材料不同细分产品毛利率变动趋势存在差异的具体原因,补充说明报告期内纳米新材料产品对终端客户、贸易商客户销售毛利率的差异方向存在变化的原因与合理

爱买理财,一年“踩坑”两次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毛利率的波动,在报告期内凌玮科技还发生了所投资民生财富理财产品逾期兑付事项,对经营业绩造成较大不利影响。

2021年1月5日、6日,凌玮科技使用闲置资金进行投资理财,共计买入7500万元民生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民生财富尊享6号投资私募基金产品。而后,该产品发生逾期兑付事件,影响公司去年利润总额为-2150万元,占当年利润总额的比例为26.45%。

据招股书,此7500万元民生财富私募基金产品目前已回款942.51 万元,占本金的比例为12.57%,占估值报告预计截至2022年6月30日兑付金额的比例为33.78%,如果将截至本招股书签署日尚未收回的本金全部确认为损失,则公司2021年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孰低者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448.80万元,比目前的6754.42万元减少48.94%。

证监会要求公司补充说明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对除投资理财产品以外的其他对外投资的类型、范围、规模、权限、投资对象、资金来源、决策程序、实施流程及风险控制措施等方面的具体规定,是否明确限制与主业无关的投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并有效执行,是否能够有效防范、控制投资风险。

事实上,2019年至2021年间凌玮科技多次使用闲置资金理财,仅2021年就共计分67次购入理财产品。理财产品的种类除私募基金外,还包括信托计划、结构存款等,所有产品都已于2021年底前到期。

除了民生财富产品发生逾期兑付,公司购买的中融-隆晟1号结构化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也未能正常赎回。

“超纲”销售占比居高不下

凌玮科技主营业务是纳米二氧化硅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涂层助剂及其他材料的销售,公司经营的主要产品为消光剂、开口剂、防锈颜料、吸附剂和涂层助剂,其中前四大类产品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

所谓纳米二氧化硅,化学式为SiO₂,为无定型白色粉末,是一种无味、无毒、无污染的非金属功能材料,呈絮状和网状的准颗粒结构,50%以上一次粒子粒径大小在1~100纳米之间,被广泛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招股书显示,凌玮科技2019年、2020年、2021年营收分别为3.33亿元、3.5亿元、4.09亿元;净利分别为6585万元、8025.52万元、6803.28万元;扣非后净利分别为6004.64万元、7326.78万元、7672万元,选择的具体上市标准为“最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5000万元”。

在公司销售、采购名单上,频繁出现知名的特种化学品供应商BYK的身影。

数据显示,公司向BYK采购的主要物料包括库存商品BYK产品和主要原材料硅酸钠、浓硫酸等。报告期内,公司采购BYK产品的金额占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36.28%、36.71%和32.63%。

2014年11月,凌玮科技全资子公司成都展联与BYK签订框架合作协议,成都展联代理BYK产品在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的销售。可以说,公司的营收与BYK形成了高度绑定,风险也隐藏在其中。

按规定,凌玮科技不应在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之外的地区销售BYK产品,但招股书却显示公司在2018年至2020年间,凌玮科技在协议约定外的“其他区域”内销售BYK产品并营收5998万元、4137万元、4216.44万元。同期,凌玮科技在代理区域内销售金额则分别为3902.45万、4933.56万和5030.54万元。按三年总额,规定内的销售额甚至不敌规定外区域的销售额。

深交所此前曾就相关问题对凌玮科技进行两度问询,要求凌玮科技就违约销售的后果及影响进行说明与解释。然而2021年,BYK产品在除西藏之外的四个省市销售金额为5544.34万元,其他区域销售额为4064.55万元,“超纲”销售占比达到42.3%。

研发人员比例低、全公司硕士及以上学历仅5人

截至2021年7月6日,凌玮科技累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5项及实用新型专利2项。其中,凌玮科技母公司共取得授权专利8项,其子公司冷水江三A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共取得授权专利9项。

对比凌玮科技的同行业可比公司,17项专利真的算不上多。同期,金三江(肇庆)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共取得授权专利47项;确成硅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共取得授权专利121项;福建远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共取得授权专利40项;吉药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取得授权专利1项;龙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共取得授权专利39项。

专利数不及同行,研发团队又有几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凌玮科技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8.33%,到了2021年12月31日,研发人员的占比下降至7.71%,共计27人。上述同行中,研发人员占比在10%至20%不等,远超凌玮科技。不仅如此,凌玮科技员工按学历结构统计,硕士及以上的员工共计只有5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