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守牢金融风险底线,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服务人民美好生活。信托业也将以高质量发展为行业主题,紧扣监管要求及时代使命,依托制度优势及竞争壁垒,在新时代前进大潮中赢得主动,赢取未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金融作为现代经济活动的中心和血脉,在支持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美好生活、助力社会共同富裕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作为金融业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信托业面临的困难更多、任务更重、时间更紧,因此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新阶段新征程中站稳政治立场,明晰发展定位,以高质量发展践行新时代金融使命。
贯彻新时代要求,信托高质量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改革开放后,我国金融业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发展之路。作为金融板块的重要子行业,信托业也发挥了历史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但在适应新时代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改开孕育,信托行业应运而生
1979年10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信托行业的重生。信托在中国的发展也不仅是作为一种简单的金融工具应用,而是承担着中国经济改革“先试先行”的历史使命。信托业也成为改革开放以后最早商业化运行的金融子行业,包括后来的证券、公募基金最早也都是从信托公司中产生而后剥离出去的。无论是改革开放的最初20年,还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扩大内需时期,信托业均作为银行融资功能的有效补充而存在,特别是在支持我国房地产、基础设施以及小微企业融资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经济的快速恢复和持续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虽然信托业在宏观经济和金融改革的发展过程中走过一些弯路,经历了一些曲折,但这均无法否认其在特定阶段扮演金融行业改革排头兵与创新领军者的历史作用。
时代使命,高质量发展成为行业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守牢金融风险底线,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重点,以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生活为本。
但是近年来,信托业更多地倾注于融资业务,走了“赚快钱”的路子,实现了量的增长,但忽略了质的提升。为及时遏制金融空转、杜绝监管套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2018年4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落地,引导金融业先破后立,为行业打下了安全发展的制度基础。数据显示,2017〜2022年,信托业总体受托管理资产规模从高峰时期的26万亿元下降至21万亿元,通道类和融资类业务规模持续压降,刚兑乱象和风险扩张态势得到有效遏制,信托产品从功能和投向上均向好的方向发展。
信托业只有在深入领会学习中央精神,积极贯彻监管指示的基础上,方能实现行业“投入少、回报高、风险低、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要求。
明确监管指引,三分类新规意义重大
当前,信托业正处于“风险防控期”“转型关键期”双期叠加中,亟待监管明确指引。近期银保监会正式出台了《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是信托业破旧立新的重要标志,意义重大。文件的出台恰逢其时,信托公司终于可以打消战略不确定性,迈开步子坚定转型。
新分类体现了金融服务的人民性
从时间节点来看,新分类通知是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后正式出台的,充分体现了金融服务的人民性要求。其一,新分类要求信托业务回归本源、规范发展,切实防范风险,这是信托业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其对金融工作要求的具体体现;其二,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和公益慈善信托三大分类分别体现了对信托公司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助力共同富裕的要求,这回答了信托金融工作中“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决定着信托服务的基本立场和根本宗旨;其三,新分类鼓励信托公司突出能够发挥信托制度优势的业务种类,摒弃长期以来沿袭的私募投行思维及类银行的经营惯性,这解决了“能干事、干成事”的专业性问题,决定着信托工作成效和服务质量。
新分类体现了“回归本源、不走老路”的决心
过往的信托业务分类无论是从法律法规层面,还是业务的实际操作层面,总体呈现维度多元、交叉混合的现象,信托公司业务未能摆脱“影子银行”的特征。在此次新分类通知中,明显有以下两点根本性调整。
一是新分类的设计出发点体现了“回归本源”的目标决心。过往分类是以“融资”为核心考虑进行设计,但新分类充分站在信托制度及功能角度考虑,摆脱了过往的业务逻辑。比如,新分类将资产服务信托置于三大业务中的首位,表明鼓励信托公司挖掘“制度基因”,做大服务信托;将融资类信托业务认定为待整改业务,并为信托业设置3年过渡期,“回归本源”的导向意义不言自明。
二是新分类的落脚点是“不走老路”且“实现落地”。过往信托分类存在诸多繁杂不统一现象,也存在较难落地的困境。新分类不仅对业务做了划分与归类,同时还指导在实践领域与应用场景(25个细分品种)的“业务具体化”和“场景实质化”,真正做到了长期与短期的统筹,前景与现实的平衡,为下一步实现本源业务的全面落地和发展留足了制度接口,打开了业务通道。
用好赛道与优势,信托业未来无限光明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三分类新规紧扣当前新时代新变化,紧扣行业新定位新使命,为信托公司做好了制度指引。下一步,信托业的未来发展取决于从业者能否开好局、起好步,能否真正以高质量的产品创设、高水平的资产配置保障实体经济发展、助力人民美好生活。
选好赛道,理财服务前景广阔
人们常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方向比速度更重要。实现信托业高质量发展,首先要选好赛道。按照金融服务行业的发展脉络,金融机构的服务种类可以分为三类,即融资类、风险类和理财类。其中,融资类服务是经济发展中较早发展并成熟起来的类型,提供此类服务的金融机构主力军是银行(间接融资)和券商(直接融资);风险类服务是经济发展中紧随融资需求而产生的需求,此类服务的金融机构主力军是保险公司;理财类服务是指金融机构根据“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职能定位,接受客户资产委托,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投资计划和方案进行资产配置的活动,包括财富管理(资金端)和资产管理(资产端),此类服务的金融机构多元,银行理财子、券商资管、公募基金、信托公司等均在积极参与其中。
从发展潜力来看,结合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逆全球化、老龄化和资产负债表衰退三大特征,传统融资类和保险类金融服务或将面临需求下降、增速缓慢和风险增加等多重挑战。而理财类金融服务则属于虽然出现时间最晚但最符合当前我国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金融业态,市场竞争格局尚未成型,目前规模已超百万亿且增长迅猛,信托行业可以在“长坡厚雪”的理财类服务赛道中发挥相应优势,并大有可为。
用好优势,信托公司可成为理财业务主力军
通过挖掘五大比较优势和积极作为,信托公司大有希望在财富管理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是信托制度是财富管理领域的最佳法律安排。信托制度可以在财富管理业务中有效发挥风险隔离和他益功能,这也决定了如商业银行私行、家族办公室等三方机构渠道在发展财富管理时会选择与信托公司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这是信托公司不可替代的本源优势。
二是信托公司可以通过“双轮驱动”实现业务发展协同。当前客户对综合金融服务的需求旺盛,较其他金融机构而言,信托公司通过发挥资产端产品的识别和创设能力,可以满足各类客户需求,实现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的“双轮驱动”,进而形成业务成长良性生态。
三是信托公司资产配置能力最为全面。信托公司兼备投资和融资手段,信托产品可实现证券、股权、不动产和另类投资的全品类覆盖。信托公司可以通过跨市场、跨品类的资产配置,有效熨平个别资产周期波动,满足客户理财需求。
四是信托公司可以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真正做到“陪伴”客户。当前客户需求不再仅局限于资产增值,而是更强调全生命周期的财富规划方案及建议。信托公司可以提供包括投资理财、财富保护、财富传承、子女教育、养老和慈善等在内的定制化、差异化、综合化金融服务,这是其他机构所不具备的。从国际同业财富管理发展来看,具备类似综合金融服务能力的机构也相应具备更强的市场溢价能力及竞争力。
五是信托公司可以真正将慈善信托与财富管理有机结合。依托财产独立、破产隔离、管理专业、运作高效等制度优点,以“公益慈善信托”为抓手,发挥其在共同富裕目标下的责任担当,在乡村振兴、教育医疗、绿色生态等多领域引导财富向善,促进第三次分配。
强化四个能力,奋斗才能实现成功转型
打铁还需自身硬,无须扬鞭自奋蹄。信托公司要想在激烈的机构竞争中赢得更大的胜利,仅凭优势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强化发展能力,方能更好实现信托转型目标。
一直以来,国投泰康信托坚持“稳中求进”的经营理念,深入贯彻落实资管新规和信托监管要求,认真完成传统业务压降任务,以专业化服务为导向,积极发展符合本源要求的资产管理业务和财富管理业务,公司未来将继续坚持发展四大核心能力。
良好的信托文化塑造能力
信托文化包含“诚信、专业、勤勉、尽职”的良好价值理念,具体体现为“诚信文化”“清廉文化”等。这要求信托公司应充分发挥信托制度优势不断满足实体经济发展需要;坚持服务人民群众的根本宗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财产保值增值和财富传承需求;推动信托业在维护公序良俗、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特有作用;坚持诚实守信,将敬畏法律、遵守规则作为信托公司生存发展不可逾越的红线;践行信托精神,不断提升受托能力,为委托人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纵观海外数百年的信托发展史,唯有坚守信托文化中建设中关于“服务、民生、责任、底线、品质”的要求,做精做细本源主业,才是信托公司的根本出路。国投泰康信托始终践行公司“有道而正 信则人任”的核心价值观,一直坚持合规稳健经营,把客户利益摆在首位,通过良好的受托管理能力和职业操守取信委托人。
卓越的资产管理能力
新分类通知中关于不同业务的清晰明确界定,有利于促使各信托公司结合自身资源禀赋,进行差异化战略选择与转型。国投泰康信托早在十年前就提出了“成为卓越的资产管理机构”的目标。所谓专业的资产管理能力,体现为前端良好的风险识别度量能力、中端专业的资产获取、管理能力以及后端强大的科技赋能能力,这种能力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呈现立体、多元且贯穿业务始终的特征。多年来,国投泰康信托始终坚持打造卓越的资产管理能力,完善资产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团队及激励支持,在股权、证券、不动产投资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的业务规模,锻造了专业的资管团队,为促进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推动资本市场建设、服务实体经济需求、实现产融协同、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贡献了积极力量。
综合的客户服务能力
财富管理业务是信托转型的重要方向,因其既符合市场需求,又发挥了信托制度优势。这要求信托公司发展综合的金融服务能力,通过自身发展及资源整合有效满足客户在资产隔离、资产传承、保值增值、养老慈善、企业/家族治理等多元需求,真正拓宽综合金融服务的内涵。为构筑这一能力,国投泰康信托成立早期就确立了“成为值得托付的财富管理人”的愿景目标,始终将受益人利益置于第一位。着眼长远,以开放思维联合同业和社会资源,迭代财富管理服务能力,做大做强家族信托、家庭信托、公益慈善信托等本源业务。
专业的人才聚合能力
信托转型专业性强,复杂度高,关键靠人才、靠机制。这就要求信托公司既要有一只“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才队伍,又要有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优秀的人力资源和激励机制是信托转型的基础支撑,也是未来长效发展的根本保障。作为一家央企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投泰康信托既秉持经营的“稳健底色”,也重视市场化运作的“专业特色”。公司紧紧抓住“以人才为本塑造企业竞争力”这个牛鼻子,开展人才市场化配置,执行市场化考核,严格市场化约束,严肃追责问责等,持续增强发展动能,打造保障公司长远健康发展的激励机制。
结语
路虽远,行则将至。作为信托行业老兵,我对信托业的发展前景始终充满信心。展望未来,我相信以三分类新规为起点,在新时代金融使命的召唤下,信托人必将初心如磐、接续奋斗,信托业也必将有更光明的前途,在新时代中前进大潮中赢得主动,赢取未来。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