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0年初至今,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已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在无法预知的封控期,子女无法居家照顾,手机软件买菜用不来,常备药即将用完……传统的养老方式无法兼顾满足老年人群生活问题的方方面面愈发显现,也引发更多中国家庭养老问题的思考。
作为北京创新的集中式居家养老社区,恭和家园凭借专业、系统的服务,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近三年的时间中,从防疫举措、日常就医、营养保障、心理疏导等维度出发,全力保障入住长辈的安全与健康,守护家园生活美好如往常。
01 / LIVE OUT YOUR BEAUTIFUL STYLE
焦虑情绪及时调适
为长辈筑起心理防护
回想起两年前疫情刚爆发时,恭和家园综合管理部的张主任仍然历历在目。恐慌、谣言、生活习惯的打破、没有成熟的应对方案……一切都是那么猝不及防。
然而,比起疫情本身,人心受到的冲击更大。如何帮助老人完成心理疏导成了家园工作人员的头等大事。
在家园,就有这么一位长辈。因为封控只能足不出户,加上网上各种问题信息扑面而来……老人家想不明白“好好的生活,怎么一下子变成这样了?”
渐渐地,老人坐不住了,甚至开始整晚整晚地失眠。子女们非常孝顺,为了让老人多一些安全感,三个孩子每天轮流陪伴。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子女们年龄也都在60岁上下,时间一长,不仅熬出了黑眼圈,体力、精力明显跟不上,晚上睡不好,白天再补觉也打不起精神。
看着这种情况,家园的社工们心里开始犯嘀咕:这种自我消耗,甚至自我牺牲式的孝顺真的对吗?与其赔了“老人”又折“子女”,不如找到“病因”,“对症下药”。
想到这里,社工开始和子女们进行深入沟通,最后大家达成一致:一方面,白天建议老人尽量屏蔽信息,关掉电视;另一方面,社工部专门开发出一套音乐放松课程,每晚“上课”,引导长辈放松,逐步进入深度睡眠。
一段时间下来,效果都写在了脸上——睡眠好了,老人和子女的气色都比之前好了很多,大家也都跟着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后来,这门“音乐放松课”还登上了恭和家园公众号,很多有类似失眠困扰的长辈纷纷主动收藏、练习。
与身体健康一样,人的心理层面也需要抵抗不良情绪的“心理免疫力”。而生活在家园的长辈,拥有“专属”的的心理疏导与支撑——家园社工部的专业技能之一,就是基于长辈的心理状况的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保障长辈的心理健康装填的平稳。
除了音乐疗法,这三年间,基于心理建设的两类活动在家园也格外受欢迎。一类是强身健体的户外运动,比如:八段锦、广场舞;另一类则是注重人与人之间交流互动的活动,比如:游园会、趣味手工、美食制作等。
在生活照料之外,情感维度的妥善关注,让长辈身心更加的健康、愉悦,也是恭和家园凭借专业、系统的服务,在非常时期为长辈建立的心理秩序。
02 / LIVE OUT YOUR BEAUTIFUL STYLE
365个「小美好家庭群」
不见面的专属沟通桥梁
早在疫情封闭初期,家园就面临一个问题:习惯于线下社交和活动的长辈们,因为疫情的突袭一下子“动弹不得”。
为了能一对一的安抚长辈情绪,解决沟通难的问题,家园工作人员做了一件“自找麻烦”的大事——为当时在住的365户家庭建立“小美好家庭群”。
这个群以每户家庭为单位,群里成员包括长辈、长辈家属,以及家园里的四位管家——生活管家,活动管家,餐饮管家和健康管家。
在长辈看来,每户一个群看上去“微不足道”,但对于服务团队而言,365个家庭群的日常维护,可是一个“大工程”。
想想看,打开手机,三百多个群都在同时闪烁,工作人员要如何响应?收到需求,各部门要如何有序推进流程?长辈需求谁负责、谁监督?一系列需要跟进的措施都会随之而来。但服务团队深知,这是一个“难而正确”的选择。
最开始,家庭群的主要作用,是管家来发布一些辟谣信息,安抚长辈和家属的情绪。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家庭群也渐渐成为一个呼叫枢纽,老人/家属会通过群给管家们提出一些个性化的需求,如设施设备的维修、订餐等等。
对于恭和家园居家养老社区的运营团队而言,服务的提供从线下扩展到线上,不仅需要做好线下防控工作的情况下保障服务效率,也为长辈们学习和各类社交软件打交道提供了契机:发语音、发照片,甚至修照片,老人们在满足基础沟通需求的同时,还发现了新的技能,发现了新的乐趣。为此,家园还专门开设了微信学习课程,一遍遍地教老人们学习微信操作。
更大的突破和转折,是封闭期间,家园的各种社群课程与社区活动也以新的形式转至线上,音乐课、朗诵课、云上音乐会等一个也不落,就连排练、作业也能在群里一并解决。
虽然线下生活已经恢复如常,但打通互联网“任督二脉”的长辈们的线上生活十分丰富多彩,甚至不少家园长辈迷上了打游戏。
据社工部谢主任介绍,这是一款专门为老年人开发的游戏——除了有趣、更容易上手的特点之外,更有益智、锻炼反应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等功能,而且色彩鲜明不费眼,更适合长辈。每天家园的社工将游戏小程序发到微信群里,长辈们点开即可游戏。每周,大约都有四五十位老人同时上线,大家相互比拼着刷新榜单记录。
在家园,原本对智能手机操作并不熟悉的长辈们,不仅能通过“小美好家庭群”享受及时的服务响应,更参与了丰富的线上活动,现在心态和生活方式也更年轻了。
03 / LIVE OUT YOUR BEAUTIFUL STYLE
医养结合专业支撑
就医不发愁 康复有保障
疫情常态化防控之下,能否及时就医成为老人们最棘手、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不敢生病”、“不便就医”、“生病了也只能硬扛着”等形形色色的担忧,都需要一套完善专业的服务和机制来协助解决。
而在家园,特设的医疗卫生站和专业的医护团队,免除了很多长辈与子女的后顾之忧。
常态化核酸检测,家园长辈无需外出,在节庆长廊即可采样,行动不便的长辈也可在家中等待医护人员上门。
此外,医护团队24小时的值班响应,也成为家园长辈最为贴心放心的守护之一。2022年的一个凌晨,值班护士长突然接到一个紧急通知:有位阿姨出现了尿潴留的症状。尿潴留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情况,急性会出现下腹憋胀、膨隆,病人疼痛难忍;慢性则会出现双肾积水,进而损害肾功能。
特殊时期医院就医,核酸、挂号、排队、就医——这一套流程下来怎么也得两天时间,耽误病情不说,老人需要生生的忍耐两天。
但家园医疗卫生服务站的护士长接到需求后,披着夜色,立马赶了过去。
据护士长回忆,当时长辈情绪极为紧张,甚至出现了神智不清的状况。她先是对阿姨进行了例行检查,然后贴在她的耳朵边轻声安抚:“阿姨,我是小李……”令人意外的是,长辈立马就放松了下来,她拉着护士长的手说了句:“是你啊……”
原来,这位长辈已是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老熟人”了,因为经常输液,护士长扎针又“不疼”,所以格外相信她。安抚了长辈紧张的情绪之后,护士长熟练地为阿姨完成病情处置,安顿阿姨后,才悄然离开。
无论是从情感维度,还是专业维度,医护团队都成为家园长辈的支撑。从情感上来看,熟悉的医护人员让长辈更加信任和亲近;从专业上来看,特殊时期,在“去不去医院,怎么去医院”这两个问题上,社区卫生站也有一套自己的打法。
为了避免交叉感染,长辈的小病、慢病都尽量在社区内解决。但如果出现需要到医院就诊的紧急情况,也绝不耽误——核酸上门、护理员陪同就医、与医院对接老人症状、从医院回来后的隔离期上门送餐……无缝衔接,一套标准化流程随时启动。
在家园,就有这样一位叔叔,在疫情防控期间赶上手术,回到家园后更是要面对一场漫长的术后康复。但麻烦的问题就在于:谁来照顾老人家呢?
那时,叔叔的家人都被封控在家,家园运营团队责无旁贷,照顾好叔叔的康复生活。除了医护人员、生活管家等服务团队之外,在整个康复期间,令家属颇为赞许的就是营养团队。
原来,为了让叔叔尽快恢复体质,营养团队没少动脑子,一方面考虑到术后进餐的需要,量身定做了更软烂、也更易咀嚼的“少渣半流食”;另一方面为了让长辈吃得更可口,每天都进行花样翻新——蛋羹、龙须面汤、面片汤、菜肉粥、小馄饨……
两个月下来,叔叔不仅精神状况好转,食量也从每餐只能吃一半,到后来几乎全部能吃完,为长辈康复提供了很强的助力。
恰恰是因为这一套专业医养结合的保障体系,在疫情防控的三年时间,家园没有一位长辈,出现为“能不能就医,敢不敢就医”的问题而发愁,甚至耽误病情的情况。
岁月静好时,家园是长辈的幸福养老之家;特殊时期,家园提供的则是强有力的支持与守护。
在近三年的疫情防控时期,恭和家园不仅突显了集中式居家养老社区的优越模式,更让长辈与家人感受到了运营团队专业的应对能力和系统服务,也为更多中国家庭提供了一种居家养老解决方案的更优选择。
感谢时间与岁月的沉淀家园的康养、情感与精神生活不断丰盛
让“以美好的方式生活”成为可能也能凝聚成独特的恭和“家”文化
期待与更多家人一起,共筑家园美好
创造更美人生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