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之西,黄河之东,尧舜禹之古都,在晋之南。平阳、蒲板、夏县。李唐文萃,西厢传奇,唐诗及元曲精粹皆在此处。
观与赏,行与知,在一沙一石,一草一木。从尧庙的石狮中看到两千年的崇德与怀祖,从蒲州渡口的铁牛中读到繁华中的傲骨与凄然。
【资料图】
大德在谦卑,在禅让,在不争,自尧帝起始,躬耕历山、困厄数载的舜帝,继承了如此的情操,胸怀天下,泽备万民,再传承至夏禹,黄河之泛滥才止,华夏之血脉得以保全。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者也,而不与焉。”这是对尧舜禹之德的最高褒奖。
华门尧庙、舜帝陵,华夏之美自此变得阔达而高蹈。中原之国以黄帝炎帝、尧舜禹地为中心开始形成,文化之脉自此有了开始,以致今日。
中间不免攻伐争斗,有山东孟子性善与山西荀子性恶,思想之辩;有各派学者为自己所持之路的坚持与斗争;也有门阀大族与小家庶族之斗,最典型的便是盛唐时期的王皇后与武则天,世家大族之控制政权,如洪水猛兽,皇家不得不与之联姻,然而高宗与武氏的爱情却将其战胜。准确地说,是庶族出身的非凡女子,用智慧与爱情裹挟了皇权,让世家大族终于低下高傲的头颅,证明了在皇权面前,一切都是尘土。山西文水出身,她自名武曌。
一样的爱好音律,一样的美艳绝尘,相似的爱恨情仇,不同的遭遇结局。平阳的卫子夫,永济的杨玉环。八百年历史风尘掠过,看汉唐皇家悲喜;武帝见歌者子夫,得雄图霸业、太平盛世,卫青、霍去病因此封狼居胥、立下不世功勋;明皇得太真玉环,宠其姐妹爱其兄弟,杨国忠操控朝政,种下安史之乱的祸根。最终,卫皇后被构陷、巫蛊之祸而死,杨贵妃三尺白绫,魂断马嵬坡。可怜遇到知音的皇家恋情,竟都如此下场,未央宫冤魂不已,大明宫晦暗不明。
白居易这样总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因为这些传奇,这些人物,唐人高傲的气度中,总有那么多充沛的情感,如李白的豪迈风情,如杜甫的悲天悯人,如王维的空境禅意,如李商隐的哀叹婉转。所以传承到元曲的王实甫时,写出动人的西厢记,永远让人们记得,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
也有残酷的元明、明清的人口迁移,残酷的战争使得中原各地人口锐减,所以才有了洪洞大槐树人口的迁移,离别与回家,如诗经所说,“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根在,枝繁叶茂,这些李家、王家、乔家、丁家等的迁徙、归省,也续得了各地中华文化的扩展、延伸,文化圈从中央到四周,再到亚洲、欧洲非洲等,形成传统中国的中华与四周文明的融汇交流。
看到黄帝炎帝蚩尤之战,蒲津渡的争夺,北元与金国之攻伐,抗日战争中保卫黄河之战,都关乎华夏文明之存留,也酿成焚了浮桥、烧了鹳雀、决了堤坝,惨烈之举。数千年的繁华蒲州,在种种战火之后,成为如今的残阙砖瓦,些许遗迹。自其中缓缓走来,穿越了数千年的苦难岁月,如亲见如经历,慨叹无比又波澜壮阔,方能理解永济人王之涣王昌龄高适的边塞诗歌,为何如此雄浑壮烈、境界高远。正是那句名诗:天若有情,天亦老去,人间之道,便是沧桑!
来源:沈阳乐童研学 优质研学品牌
原标题:晋南之美 斯文不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