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8月15日,首个全国生态日。

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天府永兴实验室减污降碳评估研究中心、四川省工业环境监测研究院、四川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联合发布《四川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跟踪研究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

这是全国首份专题公开发布的省级减污降碳协同跟踪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四川省工业结构偏重(工业)偏高(耗能)、用能结构偏化石燃料、交通结构偏公(路)偏(石)油格局尚未改变,环境质量改善日益面临末端控制减排潜力有限的挑战,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已成为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报告》包括内涵与路径、政策与行动、优良实践案例、问题与挑战、深化对策建议五方面内容,全景式呈现了全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政策与行动。当前,全省减污降碳协同重大规划政策加快融合,结构性减排持续深化,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末端协同场景更加丰富,协同治理机制加快构建,专业支撑能力稳步提升。同时,也面临理念意识和科学认知薄弱、科学技术和专业支撑不足、规划政策支持体系不健全、全生命周期减排探索滞后、经济社会和技术成本制约等问题和挑战。建议从深化基础研究、强化政策支持、拓展试点示范、优化投资融资、完善体制机制等方面采取进一步政策措施,推动减污降碳协同走远走深走实。

此外,《报告》从结构性减排、环境治理降碳、公众参与等方面遴选出了四川省第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优良实践案例,包括四川优化钢铁产业结构发展电炉钢、成都市“三网”赋能超大城市绿色出行、广元市剑阁县“以电代煤”绿色智能烤烟、宜宾市示范打造重卡换电网络体系、成都长安垃圾填埋场回收利用甲烷、遂宁市污水处理厂“第五立面”发绿电、宜宾市五粮液回收污水处理沼气发电、成都第九再生水厂水源热泵降碳足迹、成都大运会全过程绿色低碳办赛、“碳惠天府”碳普惠机制激励减污降碳。

减污降碳协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据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将联合有关单位,聚焦减污降碳协同重大需求、理论方法、政策标准、关键机制等开展科技攻关,组织减污降碳协同学术交流活动,为以减污降碳高水平协同支撑美丽四川高质量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