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金融机构如何以资产为锚点,创新养老金融发展模式成为释放综合金融效能、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然而,行业内普遍存在“同质化内卷”,或难以落地的“空中楼阁”困境。在此时代背景下,10月24日于北京隆重举行的“诚信伙伴 成就未来——2025未来大会”上,中信保诚人寿正式发布的“康、养、育、富”全生命周期产品服务体系,无疑为行业提供了一次宝贵的破局样本。这一体系的推出,不仅标志着这家中外合资险企完成了从传统“风险补偿”向现代“服务赋能”的战略性升级,更以其独特的“本土根基+国际视野”深度融合思路,为养老金融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差异化解决方案。
一、 破局之道:全球视野与本土智慧的深度耦合
“康养育富”体系的核心竞争力,根植于中信保诚人寿背后两大股东——中信集团与保诚集团的卓越基因与协同赋能。中信集团所具备的“金融全牌照+实业广覆盖”独特优势,构成了服务体系在中国市场深耕落地的“硬支撑”;而保诚集团跨越百年的国际养老经验与全球网络资源,则注入了专业高度的“软实力”。养老金融的成功,关键在于资源的乘数效应而非简单叠加。中信保诚人寿正精准地以股东协同为战略支点,撬动并重构养老金融“服务赋能”的新范式。
中信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曾琪在致辞中强调,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是金融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并明确指出养老金融是寿险行业的主阵地。她表示,中信将围绕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立足客户全生命周期需求,聚焦“康、养、育、富”四大核心领域,构建养老金融综合服务体系,为个人、家庭、企业及产业各方,提供涵盖财富规划、康养服务、产业赋能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这并非空洞的口号,其背后是中信集团实实在在的资源倾注:在金融端,统筹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资管、基金等全牌照资源,发挥保险资金周期长、规模大、来源稳定的耐心资本优势;在实业端,中信医疗、中信城开、中信兴业等板块直接覆盖健康医疗、养老社区等实体场景;在跨境端,“要出国,找中信”、“来中国,找中信”的服务品牌为体系链接全球优质资源提供了高效接口。
保诚集团首席执行官华康尧(Anil Wadhwani)同样表达了持续支持的决心。他表示,保诚集团为能支持中国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感到自豪,特别是在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方面,通过“未来管家服务”等创新产品,助力更多家庭自信规划未来。未来,保诚将继续支持中信保诚人寿推动创新、培育人才以及开发契合中国家庭需求的养老保障方案,同时深化与监管机构及政府的合作,探索支持长期健康发展的金融新模式。保诚在长期储蓄、养老解决方案、旅居服务标准、跨市场风险管控以及“海外二次诊疗”等具体服务流程上的全球实践经验,为“康养育富”体系提供了经过验证的专业模板与内核。
股东协同的化学反应,在大会的重要仪式中转化为可感知、可触达的客户价值。中信集团与保诚集团携手英国驻华大使馆、英国商会、英国老龄创新中心等权威合作伙伴,共同启动了英国企业“来中国,找中信”暨中信养老金融生态升级发布仪式。这一举措旨在利用中信集团综合性资源优势,帮助境外优质康养、医疗、科技类企业在中国落地并开展经营,未来更计划共同打造中英康养实验室。同步举行的“中信&保诚海外金融服务启动暨传家家族办公室2.0”发布仪式,则整合了中信金融全牌照与保诚的跨境服务经验,致力于打造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满足高净值客户在资产管理、企业经营、出海投资以及跨境法税、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复杂需求。此外,大会上十位来自中信集团各子公司的养老金融规划师代表集体亮相,标志着自2023年启动的中信养老金融规划师认证管理体系已初见成效,这支融合了中信协同能力与保诚专业经验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正成为“康养育富”体系扎实落地的重要保障。
二、 生态之基:“康”“养”双驱,构建全龄段、多场景医养融合闭环
“康养育富”体系的底层逻辑,是坚定不移地“以人为中心”,而非“以产品为中心”。其中,“康”与“养”两大模块,直指中国家庭在健康管理上的“碎片化”痛点和在养老服务上的“单一化”窘境。中信保诚人寿依托股东资源,构建起一个以“本土适配为主、国际协同为辅”的坚实闭环,重新定义了健康与养老服务的价值内涵。
在健康管理领域,体系突破了行业常见的“只做筛查、不管后续”的局限,创新性地打造了“检·诊·护·康”四维一体的全流程闭环服务矩阵。“检”的环节,提供防癌筛查、慢病筛查、基因检测等专项早筛服务,为健康风险提供超前预警。“诊”的环节,通过“重疾绿通”、“名医预诊”等服务,打通全国近2000家三甲医院资源,有效解决“大病看名医难”的民生痛点;同时,依托保诚集团的全球医疗网络,提供“海外二次诊疗”等增值服务,形成了“本土为主、海外补充”的诊疗格局。“护”的环节,借力“康护管家2.0”服务,提供住院专属护工、居家康护、心理关怀等一体化照护解决方案,部分服务直接依托中信城开等机构的实体资源。“康”的环节,则通过如“健康陪跑”减重营等生活方式干预项目,将健康管理延伸至客户的日常习惯,其目标是实现疾病的“不发生、晚发生、轻发生”。
在养老服务领域,体系紧密贴合中国“9073”养老格局(即90%居家、7%社区、3%机构),精心设计了“康护+旅居+居家”的多元化模式。“居家养老”方面,依托中信医疗的在线资源提供视频医生等服务,并引入“来中国,找中信”平台上的境外科技产品进行适老化改造,切实保障长者“住得安全、过得体面”。“旅居养老”方面,打造的“诚品VistaLiving”旅居网络已覆盖12城20家康养基地,其选址得益于中信城开的地产资源,运营则借鉴了保诚的全球旅居经验。“机构养老”方面,则以“城心+康护”为策略,布局20家特色养老机构,联动中信医疗资源,参考保诚服务标准,覆盖从自理到专业护理的全周期需求。
大会上备受瞩目的“中信保诚·未来之家”养老项目的正式启动,是对“康”“养”双驱理念的蓝图式落地。该项目规划在医养融合方面优势突出,社区内不仅设有医务室、康复中心和中医门诊,更配备了北京市首个养老机构内嵌二级医院,并与多家三甲医院共建医疗健康服务平台,旨在构建“小病不出门,大病有人管、以人为中心”的医养服务体系,让长者同时享有“养”的温馨舒适和“医”的专业安心。
三、 价值之链:“育”“富”协同,护航家庭代际传承与长远发展
如果说“康”与“养”聚焦于保障人生后半程的“安全感”,那么“育”与“富”则着眼于规划家庭代际的“确定性”。中信保诚人寿并未将子女教育与财富管理视为孤立的金融产品模块,而是依托强大的股东资源,打造出“跨境联动+资源整合”的生态化服务,以“富”的稳健价值支撑起“康、养、育”的多元需求,有效破解了行业“只给钱、不给资源”的局限性。
在子女教育模块,核心是提供“教育规划+资源链接+风险保障”的一站式服务,超越了单纯的教育金保险范畴。在“教育规划”环节,年金保险产品借鉴了保诚在长期储蓄领域的成熟经验,为家庭提供持续、稳定的教育资金支持。在“资源链接”环节,依托保诚国际网络引入的QS等国际权威机构资源,以及中信精选的国内优质培训机构,搭建起一个覆盖从幼儿园到高等教育全程的专业教育资源网络,使家庭能够获得“国际升学指导+国内合规培训”等稀缺服务。在“风险保障”环节,则嵌入了子女意外、健康等保障,确保精心规划的教育路径不因突发风险而中断,精准击中了中国家庭普遍面临的“缺稳定资金+缺优质资源”的双重痛点。
在财富管理模块,中信保诚人寿联合中信集团旗下金融子公司,推动“传家”品牌升级,积极探索打通境内外保险、银行、信托金融服务通道,旨在构建海外服务权益共享的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在境内,可借助中信银行、证券、信托等机构的资源,提供专业的资产配置与财富传承服务;在境外,则依托保诚的全球网络,满足高净值客户在出海投资、跨境法税咨询、海外医疗与教育对接等方面的复杂需求。例如,客户可以通过体系内的跨境财富规划工具,为子女的海外教育储备资金,同时又能对接到保诚的海外医疗资源,使得财富管理从“冷冰冰的资产增值”工具,转变成为“支撑家庭全生命周期需求的”温暖伙伴。
“育”与“富”的协同价值,在于重塑了家庭金融服务的逻辑——家庭的需求从来不是割裂的,“育”的储备需要“富”的坚实支撑,而“富”的最终价值,也必然通过“康”、“养”的落地体验来实现。无论是普通家庭的教育金储备需求,还是高净值客户的复杂跨境规划,都能在这一体系统中找到精准适配的解决方案。这背后,正是中信“金融全牌照+本土资源”的广度与深度,与保诚“跨境服务+全球网络”的高度与远见,所形成的完美互补与共振,共同构建起一个“财富为基、服务为翼”的家庭长远规划生态。
未来,随着中英康养合作的持续深化与股东资源的进一步融合,“康养育富”体系必将持续迭代演进。但其核心逻辑始终不变:即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股东合力为根本支撑。养老金融的终极价值,从来不是被动地“应对老龄化”,而是积极主动地助力每一个家庭实现“健康常伴、子女成才、养老无忧、家业长青”的美好愿景。中信保诚人寿这份“中外协同、产融联动”的创新实践,不仅为其自身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也有望为中国养老金融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企业级范本,为金融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注入一股扎实而深远的“养老力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