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报记者 罗朝淑


(资料图片)

姚裕贵授课。(受访者供图)

最美科技工作者

“农村长大的孩子,夏天喜欢在户外乘凉,看着夜晚满天的星星,我会思考很多问题。也许从那时起,物理学的奥秘就吸引着我。”坐在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物理学院那间不大的办公室里,2023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院长姚裕贵在接受科普时报等媒体采访时说,“物理学作为现代文明的领头学科,很多科技都是从其衍生出来的。研究物理学,能满足人们源源不断的好奇心。”

推动凝聚态物理等相关领域发展

“2011年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1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22年获教育部和北京市自然科学二等奖。长期从事计算物理与凝聚态物理研究,共发表SCI论文270余篇,其中10篇论文引用超过500次……”

采访前夕,记者在网络上搜索“北京理工大学姚裕贵”,一长串的成就出现在其名字之后。

作为物理学的科研人员,姚裕贵的研究方向非常前沿。

反常霍尔效应是磁性材料中最基本的输运现象之一,不仅是诸多低功耗量子效应的物理原型,也是拓扑量子物态的重要基石。姚裕贵20年来一直致力于该效应的研究。

针对材料中贝里相位效应相关的关键科学问题,姚裕贵率先发展了反常输运物理量与拓扑不变量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关于反常输运的部分成果被写进了教科书,是该领域开拓者之一;定量研究了反常霍尔效应中基于贝里曲率的内禀机制,纠正了之前“外在机制占主导,内禀机制不重要”的普遍看法,颠覆了传统认识并被独立实验证实,推动了该领域的迅速发展。

此外,在量子材料领域,姚裕贵还引领了硅烯等二维拓扑材料的研究,所提出的理论模型被冠名;完成了晶体中准粒子的分类并建立了百科词条,为搜寻和实现相关衍生粒子提供理论指导,提出了几种全新的固体准粒子概念及材料实现的方案。

上述系统性原创成果,加深了人们对真实复杂材料中新奇量子现象的理解,加速了新量子态材料的发现,推动了凝聚态和计算物理相关领域的发展。此外,他还带领团队发展了国家急需的基于微小药量含能材料的能量释放性能及感度快速检测新方法,颠覆了传统检测方法,填补了该领域技术空白。

践行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

“作为基础学科,物理学既要开拓科技创新之源,也要打造科学普及之翼,让更多的人了解物理、热爱物理、从事物理学研究。”为此,姚裕贵在扎根科研的同时,还致力于培养物理学人才,同时深耕物理科普,成为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的杰出践行者。

自2019年以来,身为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院长的姚裕贵,带领学院师生共同打造“天地之美万物之理”“理樱书香畅阅美好”等物理公众科学日特色品牌,持续组织面向社会公众的科学传播系列活动,受众累计200余万人次;牵头物理学院组织申报并获批中国科协“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科普本身有两个作用,其中一个就是提升人们的科学素养。因此把最前沿的物理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让普通大众也能接受,这是我们做物理科普的初衷。”姚裕贵说,“科普物理知识能让更多学生接触物理、喜欢物理,公众也可以从中了解物理学知识,提升物理科学素养,解决更多实际问题。”

科研没有绝对终点

在姚裕贵看来,学术研究要想获得创新性的成果,勤奋和高效二者缺一不可。他的生活作息始终规律而简单,“早6晚11”的工作模式是他的日常。他经常早上6时准时起床,坐第一班班车从城区的家赶往良乡校区,7时多到达物理学院办公室开始工作。他没有一个完整的假期和周末,每周也只留一天休息时间。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姚裕贵把时间看得比黄金还珍贵。在姚裕贵的学生中,一直流传着“两个馅饼”的故事。为节省时间,他的晚餐常在办公室解决。甚至为了更节约时间,他会把自己的饭卡交给去食堂吃饭的学生,让他们带回两个馅饼作为晚餐。工作特别忙时,姚裕贵甚至连吃两个馅饼的时间都无法保证,离开实验室时才发现馅饼还一口未动,而自己竟然也不觉得饿。

在姚裕贵的带领下,2022年,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物理学科获批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今年,姚裕贵不仅在北京市委宣传部、市科协等部门组织的遴选活动中获得了2023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的称号,也获得了北京市先进科技工作者、第十四批“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称号。

荣誉加身的姚裕贵,并没有放缓自己前进的脚步。他说:“科研是一个长期过程,没有绝对终点。”

当初那个数星星的少年,在物理学研究的道路上当越走越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