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微信相信不少人应该都刷到过关于“减肥神药”GLP-1RA类药物的相关分享。原本被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药“跨界”到了减肥圈,在马斯克的亲测加持以及国内外一众社交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力捧下,红极一时,“减肥神药”的名号就此打响,众多选手都在这一领域积极布局。而在6月3日,原研厂家诺和诺德提交了GLP-1药物减重适应证的上市申请并获受理,将GLP-1药物的热度推向了顶峰。

01 GLP-1真的那么神奇吗?

GLP-1,即胰高血糖素样肽-1,是一种由人胰高血糖素基因编码,并由肠道L细胞分泌的肽类激素。大部分GLP-1RA(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一开始瞄准的是成人2型糖尿病,但真正让GLP-1RA类药物在全球范围内“出圈”的是其在降糖的过程中的一个附带作用:减肥。治疗过程中它会增加使用者的饱腹感、抑制使用者的食欲,让人吃一点就饱,吃多了还会不舒服,以此达到减肥目标。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持续接受GLP-1药物治疗的肥胖症患者确实能够实现68周后均减重8%-10%,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降糖作用和心血管保护作用,使患者获益更充分,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然而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GLP-1的使用都有很多注意事项和条件限制,并非是人人可用的“减肥神器”。

据行业媒体Endpoints报道,三名使用GLP-1药物来减肥的患者有自杀和自残倾向。据悉,欧洲药监局(EMA)的安全委员会药物警戒风险评估委员会(PRAC)目前正在展开调查,PRAC正在考虑是否应将审查范围扩大到其他GLP-1药物。前段时间,在药物警戒风险评估委员会(PRAC)的建议下,EMA发布了关于GLP-1药物的安全信号,认为GLP-1药物具有潜在的引起甲状腺癌的风险;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黑框警告

这也不意外,毕竟GLP-1RA类药物在减肥领域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但GLP-1的相关风险肯定是值得关注的,毕竟黑框早就竖在那儿了;然而,要证实它们之间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尚需要更多更直接的的真实世界研究作为依据。因为,在药物研发历史上,曾经有许多红极一时的新药,在历经临床使用和市场考验以后,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退市,这其中不乏有许多经典减肥药物。

02 GLP-1的爆火,唤醒了更多国民的减肥意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目前全球估计有10+亿人被临床诊断为肥胖,其中约6.5亿人为成年人,3.4亿人为青少年,3900万人为儿童。据国家卫健委调查数据,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超过30%,肥胖率超过10%;Frost & Sullivan的数据也显示在2014-2018年期间,我国的肥胖人数从1.62亿人增加到了2.0亿人,并预计在2023年达到2.51亿人,2030年甚至能达到3.29亿人。

花旗制药分析师Pete Verduit曾表示,预计到2030年,减肥行业的价值可能达到500亿美元。此外,摩根士丹利在去年8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也作出了类似的估计,到2030年,该行业的规模将达到540亿美元。此外,政策对于大健康行业的扶持和重视,也会推动减肥行业的发展。

然而,尽管减肥行业规模庞大,但也没有人能肯定那些被“挪用”的网红减肥针都用在了确实需要治疗的肥胖症群体上。从去年国内GLP-1药物卖断货就可以知道,不小的比例用在了“身材焦虑”的人身上,而且是在此类GLP-1药物并没有获得NMPA批准用于肥胖治疗的情况下。

据中新经纬报道,有人通过代购、黄牛购买,甚至找糖尿病患者代配GLP-1药物。有些药店甚至可以通过帮消费者“伪造处方”的方式,逃避第三方互联网网售台监管,并意图将消费者引向独立台进行交易。

GLP-1的现象级爆火让减肥领域一片欣欣向荣,同时也反映出国人减肥意识的进一步觉醒,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并防范肥胖对健康造成的危害,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的滚雪球式效应也必将催生出更加广阔的减肥市场。

03 不同疗法各具优势,减肥市场将迎新格局

众所周知,肥胖并不是单一因素引起的疾病。肥胖的发病有着非常复杂的代谢紊乱机制,针对单一生理途径的药物或疗法不可能解决肥胖全人群、多因素的致病特问题,只有针对肥胖患者的个体特点制定多靶点、多途径、阶梯式干预的综合医学减重方案才能对不同的患者群体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在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面前,减肥行业要想健康可持续发展,就亟需进入规范化、科学化的阶段,在未来全民减肥也将是发展主流趋势。

总的来说,目前医学减重临床应用上较为认可的医学减重方案主要有四类,需要结合患者自身的肥胖程度和生活惯采取不同的减肥方案。

减肥的根基—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饮食治疗、运动治疗)是所有减肥治疗手段的基础,对已经确诊为超重和肥胖(BMI≥24)的个体均适用。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可以阻止体重的进一步增加,并防止肥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但是,生活方式的改善需要患者非常强大的自控力和自律,在现实中,绝大多数的人无法做到理想化的自控。因此,这些肥胖患者,就有了药物辅助减肥的需求。

优良辅助—减肥药物治疗

根据《中国肥胖预防和控制蓝皮书》的建议,只要确诊超重和肥胖(BMI≥24),腰围 男>=90女>=85,即可考虑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的方法。目前比较主流的减肥药物,如奥利司他以及前述的GLP-1药物。药物减重是针对地用于那些无法控制食欲、无法限制自身热卡摄入的部分人群,前期帮助他们控制和调整饮食惯,更多是为了改善代谢。如果不配合其他方式,往往前期效果比较好,后面就很难持续减重,停药后也面临体重反弹的问题,长期体重管理还是要靠饮食控制和运动,形成健康的生活惯。

减肥核武器:外科代谢手术

如果生活干预、药物治疗难以控制肥胖,临床医生会建议转向代谢手术,常用的代谢减重手术术式有袖状胃切除术、胃旁路手术等。根据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建议:

单纯肥胖病人手术适应证: BMI≥37.5,建议积极手术;32.5≤BMI<37.5,推荐手术;27.5≤BMI<32.5,经改变生活方式和内科治疗难以控制,且至少符合2项代谢综合征组分,或存在合并症,综合评估后可考虑手术。

T2DM 病人手术适应证:BMI≥32.5,建议积极手术;27.5≤BMI<32.5,推荐手术;25≤BMI<27.5,经改变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难以控制血糖,且至少符合2项代谢综合征组分,或存在合并症,慎重开展手术。

代谢手术目前是全世界公认减肥效果最佳,并且明确可以改善代谢紊乱病情的减肥方法,但这种治疗方法也具有一定的人群适用范围,且因需要改变人体脏器结构,人们的普遍接受还尚需过程。

减重新秀—内镜减重技术

年来,内镜减重技术备受关注,其优势是经自然腔道,属于无创或者超微创治疗,故接受度良好,目前已进入临床应用。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内镜减重技术和医疗器械包括胃转流支架技术、胃内球囊技术、内镜胃袖状成形术、胃幽门控制阀门装置、十二指肠黏膜热消融技术等,以及衍生出的可吞咽胃内球囊和胃内占容水凝胶颗粒。

目前官方资料显示,已经确诊为超重和肥胖(BMI≥24)的个体均适用内镜减重技术和医疗器械。对于外科来说,其可以作为缓解一些患者手术前某些症状的初步方式,优势互补,让外科手术更容易也更安全;同时也能让消化科、内科的患者诊疗范围不断拓宽,实现了诊治的一体化和精细化。

从治疗效果来看,内镜减重技术的临床试验数据也表现出了不俗的实力,以胃转流支架技术为例,这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款通过肠道介入治疗肥胖的医疗器械。其原理是以外科胃转流手术为蓝本设计出的无创置取支架的介入模式,通过在肠道中置入一根60厘米到1米长的软套管,隔离了食糜跟肠壁的接触,减少肠壁吸收。12周内患者收获了均减重8.9%的显著疗效,且患者的肝脂肪变、肝酶、胰岛素抵抗和代谢参数同样得到了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患者体重减轻和肝脂肪变及肝酶水的改善趋势仍然持续,且未出现明显的副作用[6]。该产品有望于今年底获国家药监局审批,这意味着,愿意“试水”的肥胖患者很快就能使用这款创新产品。

基于庞大患者数及严重疾病危害,内镜减重器械和减重技术的创新,将进一步丰富减重治疗的手段,未来或将成为患者刚需,催生新成长型市场格局。未来,内镜减重技术会面临两个发展趋势,一是越来越多的内镜减重器械和技术将会获得批准,二是传统的内镜减重技术和医疗器械将逐渐摆脱内镜,变得更加易用。

04 GLP-1的出圈让行业看到更多可能

确实,如今GLP-1的地位无需多言,但对于需求旺盛的减重市场而言,GLP-1RA类药物只是冰山一角,谈其对减重市场格局的影响还为时尚早。正如之前所讲,综合多靶点、多途径、阶梯式干预的医学减重方案联合发力才能对肥胖人群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可以预见,减重行业未来有望以科技创新、服务升级和渠道拓展为主要发展路线。产业趋势也将呈现多元化、个化和专业化的态势,采用前沿理念和科学手段以及优化服务体验来满足消费者对于健康的追求,推动减肥产业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不过,GLP-1的出圈也让行业重新看到了一种可能:只要不断研发创新产品、提高产品疗效、提升服务水,未来会有更多新靶点被验证,仍会出现更多现象级的“减重大单品”,实现患者获益最大化。

减肥赛道的天花板尚未可知,谁能够率先撞线?谁又能改变规则?未来减重领域还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https://www.ema.europa.eu/en/documents/prac-recommendation/prac-recommendations-signals-adopted-11-14-april-2023-prac-meeting_en.pdf

[2]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 肥胖症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0,19(2):102-107.

[3]Goyal H, Kopel J, Perisetti A, et al. Endobariatric procedures for obesity: clinical indications and available options. Ther Adv Gastrointest Endosc. 2021;14:2631774520984627. Published 2021 Jan 24.

[4]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甲状腺及代谢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 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9版)[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9,39(4):301-306.

[5] Tarnoff M, Rodriguez L, Escalona A, et al. Open label,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n endoscopic duodenal-jejunal bypass sleeve versus low calorie diet for pre-operative weight loss in bariatric surgery. Surg Endosc. 2009;23(3):650-656.

[6]Ren M, Zhou X, Yu M, Cao Y, Xu C, Yu C, Ji F. Prospective study of a new endoscopic duodenal-jejunal bypass sleeve in obese patients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with video). Dig Endosc. 2022 Jul 23. doi: 10.1111/den.14409.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5869797.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