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简称“中特估”)概念不断发酵,油气板块的市值修复备受市场关注。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938.SH,证券简称:中国海油)作为A股市场稀缺的高分红、低估值、高成长性的优质能源标的深受市场青睐。
据了解,由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运营的南海东部油田,是我国海上第二大、全球第七大油气生产基地,自开发以来已累计生产油气超过3.5亿吨油当量,为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22年,南海东部油田的油气总产量历史性突破2000万桶油当量,净产量达129.8百万桶,占中国海油在中国境内净产量的30%、中国海油全球净产量的21%,为中国海油在高油价周期中实现效益最大化贡献了重要力量。
当前,南海东部油田正在开展新一轮油气增储上产战略行动。5月23日-25日,由境内外媒体记者、投资者组成的中国海油资本市场调研团走进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实地感受公司推进油气增储上产、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提质增效的丰硕成果。
创新驱动,走进绿色低碳“智慧油田”
图1:资本市场调研团“云上参观”环节
戴上“VR眼镜”,跟随语音导览的步伐,资本市场调研团“走进”南海东部海域的恩平15-1海上原油钻采平台,完成了一次大海深处的奇幻之旅。这是中国海油创新性融合应用数字化技术推出的“云上参观”环节,解决了现场调研中存在的设施承载能力有限、交通成本高、时间成本高和安全风险等问题,为参会人员提供了身临其境般的参观体验。中国海油也是资本市场首家将虚拟现实技术与资本市场调研活动深度结合的上市公司。
图2:恩平15-1海上原油钻采平台
资料显示,恩平油田群是我国目前智能化水平最高、绿色低碳开发最早的油田群之一,位于珠江口盆地,包括4个新油田,计划投产生产井48口,高峰日产石油近5000吨,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赋能。油田群建有亚洲最大海上石油生产平台恩平15-1平台、珠江口盆地首个新建无人平台恩平10-2平台、我国首套海上二氧化碳封存装置等,是中国海油“智能化、绿色化”积极探索的成功典范。
其中,恩平15-1平台是恩平油田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国海油自主设计、建造、安装及生产运营。平台总高度约160米,总重量超过3万吨,安装设备及系统近600台套,相当于常规平台的2倍,可实现钻井、修井、无人化远程操控、二氧化碳回注封存、自主发电与电力组网、油气水综合处理等多项功能,是目前亚洲甲板面积最大、组块重量最重、设备最多、功能最齐全的海上石油生产平台。
此外,恩平10-2平台是目前我国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大型海上无人平台,具备远程遥控测井、压井和恢复生产的能力,可“一键置换”实现陆地对海上设施的远程监控和安全关停等操作。平台井口数量、原油处理能力堪比有人驻守平台。由于减少了公用系统、生活楼、钻机等大型设备,平台重量仅为传统平台的三分之一,甲板面积为传统平台的二分之一,大幅降低了工程投资和维保工作量,有效实现了提效降本。
“夏秋季海上台风频发,对油田正常生产带来较大影响。恩平15-1油田群,可在陆地远程操控油田生产,满足极端工况下的安全关停、海管置换、遥控恢复生产,保障台风期间油田平稳安全运行,已实现极端天气下稳定运行近300小时,减少原油产量损失超20万桶。”中国海油相关受访人士表示。
同时,在绿色低碳发展目标下,恩平15-1油田群也是中国海油海上油气田绿色开发的典型项目。恩平15-1中心平台装备了我国首套海上二氧化碳封存装置,可将海上油田伴生的二氧化碳回注至地下咸水层,永久封存于地层深处,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该项目预计高峰年可封存二氧化碳30万吨,累计封存二氧化碳近150万吨,减排量相当于植树近1400万棵或停开近100万辆轿车。
以此为基础,公司已开展了“岸碳入海”研究,并在广东惠州启动我国首个千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集群研究项目,探索捕集大亚湾各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碳,输送到海上进行封存的可行性,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寻找新路径。
据悉,中国海油集团于2022年6月发布“双碳”行动方案,将力争于2028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这比国家层面提出的目标分别提前了两年和十年。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正积极响应行动方案,进一步研发和应用绿色减碳关键核心技术。“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正进一步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一流的清洁低碳综合能源产品供应商。”中国海油相关人士表示。
“大国重器”稳步成型,增储上产步伐加快
在增储上产战略的指引下,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不断加速新项目建设节奏,进一步增强能源保供能力。目前,南海东部油田正高效推进流花11-1/4-1油田二次开发项目、恩平15-1油田群开发项目、陆惠西油田群联合开发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深圳、珠海、青岛等地约有4600人投身新项目陆地建造,年内有望实现3个新油田投产。
在深圳西南部的孖洲岛,“南海奋进”号正经历一场由内而外的改造升级。“南海奋进”号是我国自行建造的第一艘台风不解脱内转塔式单点系泊FPSO,总吨位15万吨,集生产处理、储存外输及生活、电力供应于一体。据悉,“南海奋进”号坞修项目进度已完成75%,未来将前往南海东部油田西江、惠州油田海域,接替“海洋石油115”FPSO,进一步释放惠州油田群、西江油田群产能。2024年2月以后,“南海奋进”与“海洋石油115”将同时服役于惠州、西江油田群,处理整个惠西油田群现有14个平台的原油,并将接收、处理惠州26-6等新油田的原油,满足油田群长期生产的需要。
图3:“南海奋进”号坞修现场
与此同时,又一“深海重器”正在珠海逐步成型。流花11-1结构片已吊装完成,刷新场地吊装最大记录。流花11-1导管架下水重量约3.7万吨(接近4个埃菲尔铁塔的重量),是国内首次设计建造及安装的330米级深水导管架,建成后将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七深水导管架,成为我国深水导管架建造史上的又一里程碑。该导管架在建成后将用于南海流花11-1/4-1油田的二次开发,为中国海油加快深海油气资源开发,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根据目标规划,2023年,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将重点建设恩平油田群、流花油田群、陆丰油田群等项目,努力实现4个海上平台机械完工、3个油田投产,预计可贡献油气产能约190万吨,带动深圳市海洋高端装备产业发展,为海上原油增产不断注入新动力。
树立勤俭办企理念,进一步巩固成本优势
在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作业现场,“直升机多停一分钟,成本上升343元;船舶多停一小时,船租上升2667元,油耗上升2053元。”的标语深入人心,全公司自上而下形成了良好的成本管控氛围。
低桶油成本是石油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提升盈利和应对油价周期的关键。为持续巩固竞争优势,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树立了“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理念,深入开展了一系列降本提质增效专项行动,通过优化工作部署、加强现场管理、实施技术升级等措施,实现了勘探、生产、开发、钻井、工程建设的全过程降本,进一步巩固了桶油成本优势,实现了经营绩效历史最好水平。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海油桶油平均成本已降低至30.39美元/桶油当量,远低于国内外同业水平,能有效抵御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压力。“管控成本不仅仅是我们实现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为中国海油、为股东创造更高价值的重要途径,同时我们也有力支撑了地方经济稳增长。”中国海油相关受访人士表示。
在增储上产、提质增效的“双板斧”作用下,中国海油经营业绩、盈利能力和纳税贡献均创历史新高。2022年,中国海油实现营业收入4222亿元,同比增长71.6%,净利润达1417亿元,同比增长101.5%,全年纳税金额高达1234亿元。在全球能源革命及能源安全大背景下,公司表示,将深化增储上产战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输送更充足、更优质、更清洁的能源资源,为经济稳增长提供更坚实、更有力、更可持续的支撑。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