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车巡游开幕式
7月,河南光山,处处充满了欢乐与惊喜:夜幕下花车巡游流光溢彩;经典儿童剧目在各大舞台轮番上演;艺术研学团尽享自然与文化之旅;星空下露天电影浪漫上映;儿童艺术装置展上有古灵精怪的创意作品……百变多样的活动吸引了光山的孩子与全国各地的亲子家庭接踵而至。
(资料图片)
自7月8日“首届儿童乡村艺术嘉年华”拉开帷幕,一场长达24天、属于孩子们的系列艺术活动在这座豫南小城火热进行。这场特别的嘉年华受到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产业发展司,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加持,吸引了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简称“中国儿艺”)、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SMART度假产业智慧平台(简称“SMART”)以及驻扎在光山县内的“文化产业特派员”全程倾力参与。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持续赋能,让首届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完成了“从零到一”的突破与蝶变。
▲ 花车巡游开幕式
无中生有,需要勇气和决心
光山县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属于大别山革命老区,曾是全国贫困县。“光山交通区位不占优势,县城离最近的信阳高铁站有100多公里,全国各地的艺术家、观众是否愿意来?该县的硬件条件是否足以为活动提供支撑?”对于在光山举办全国性儿童艺术活动,不仅是中国儿艺院长冯俐,所有的活动参与者心中都有无数个问号。
2022年底,由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牵线,河南省光山县邀请中国儿艺共同举办乡村儿童艺术主题活动。在前期调研中,光山县几乎空白的戏剧教育现状让冯俐院长下定决心“要让光山的孩子坐进剧场看上儿童剧,要为光山留下儿童剧。”
同样接受挑战的还有SMART。SMART度假产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王旭表示,今年5月我们决定参与嘉年华活动时,留给我们组织的时间并不多。“我们负责此次嘉年华活动中的城市花车巡游、光山乡村儿童友好研学线路国际设计竞赛、光山研学游团队组织、光山全域的嘉年华氛围营造、串联18个点位的儿童友好场景打造,以及一些民间活动组织和在地友好商户评选等工作。虽然时间紧迫,但光山‘文化产业特派员’给了我们信心、勇气,因为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人都在光山。”王旭说。
王旭口中“有趣的人”,是一群深扎在光山县域的“文化产业特派员”。
2022年7月,河南省启动“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光山县作为首批试点县,从全国选聘了一批熟悉乡村、热爱乡村的“文化产业特派员”,先行先试推进研学旅行、陶瓷民宿、非遗体验、红色剧本杀、数字游民基地等重点项目落地实施,推动了文旅产业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持续创新。
“文化产业特派员”不仅让光山县乡村资源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也吸纳了众多优秀人才团队源源不断向光山集聚,为光山县筹备和举办“首届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整合多方专业力量和优质资源奠定了基础。
▲ 研学竞赛颁奖典礼
为完成研学游在光山的落地,嘉年华开幕前20天,王旭带领来自全国各地的研学游团队在光山举办了一场光山乡村儿童友好研学线路国际设计竞赛线下工作营活动,带领参营团队在光山县南王岗乡村会客厅、东岳村、花山寨、司马光小镇、钟鼓楼亲子乐园、邓颖超祖居等地进行了实地踏勘。
“把光山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以及文化、历史等要素设计成研学课程,为的是讲好光山的故事。”王旭说,“研学游线路中,我们要求把观赏儿童戏剧、参观体验文化产业特派员项目作为线路中必不可少的一站,因为这正是光山与其他研学游相比,最与众不同的一面。”
▲ 蓝晒手工课程
敢为人先,需要凝聚和创造
“欢迎到东岳村,体验夏日多巴胺之旅。”余粮乡创创始人高慧慧在东岳村为孩子串联了稻田小火车自然研学之旅,打造了7处色彩鲜艳的打卡装置、设置了花鼓戏互动课堂,还有一系列乡创纪念品,让孩子感受一路鲜花一路景;原乡映客·光山数字游民基地主理人李燕宁,在司马光广场为孩子们打造了一场为期30天的乡村儿童电影盛宴,开创蓝晒课程、儿童装置艺术展等静待客来;净居茶隐主理人盛巧荣,在新建好的民宿中为孩子提供“清幽茶艺·制瓷体验”活动; 钟鼓楼的戏剧工作坊、司马光小镇摸鱼捉虾、打水仗……
▲ 研学课程之采茶
筹备和举办嘉年华,这些“文化产业特派员”一直活跃在台前幕后,积极参与嘉年华共创活动。除了他们,SMART还召集了一批致力于让光山“发光”的儿童友好品牌和超级个体。
7月18日“成为光的孩子”儿童艺术装置展在光山开幕。从展览提案到主题确定、展览单元设计,再到策展选址、宣传引流、参展校区负责人引导学员进行作品创作,20天内一场充满童趣与创意的展览由想法转为实践快速落地,30多位校长带着500余件艺术作品奔赴光山。
此次展览的主策展人、儿童艺术研学联盟主理人丁泽欣认为:“对于美和幸福的感知力,是孩子一辈子的事情。在乡村学校争相带着孩子们走进城市艺术殿堂的同时,艺术教育资源‘下乡’,更是一场光芒四射的双向奔赴。我们希望大家把这里真实的风土人情反映出来,吸引大家来到光山、了解光山。”
▲ 光山知识博物馆
教育品牌百造创始人连晓刚在光山打造了一座“100×100知识博物馆”,连晓刚介绍:“我们将丰富的知识内容映射到环境中的各类物品与材料上,并通过精心设计与布局,把光山知识博物馆打造为一个‘超级大教具’,把原本被包裹的知识‘重新打开’,为孩子们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激发孩子观察日常、剖析日常的好奇心与创造力,让他们看到生活中的更多可能。这就是研学的意义所在。”
志愿者心颖不远万里从广东来到光山,在服务中,她观察到研学活动让儿童更亲近自然、亲近知识的影响力。在她的志愿工作中,既服务本地的乡村儿童,让他们有更多机会接触艺术,也服务来自城市里的儿童,让他们走到乡村去体验自然。“参加这个活动,我也得到了成长。”心颖表示。
▲ 闭幕演出《灯火》
艺术播种,需要孕育和浸润
作为首届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的“重头戏”,中国儿艺带来了《三个和尚》《小蝌蚪找妈妈》《马兰花》3部经典剧目和《最后一片树叶》《爬树》《梦神》等8部“绽放·启航”优秀剧目。除此之外,中国儿艺还特意为当地创排了2部从光山取材、为光山的孩子们量身定制的原创儿童剧作品《灯火》《少年司马光》,这2部剧作为中国儿艺“新时代种子计划”剧目,在嘉年华闭幕式上由光山的师生首演。之后就留给了光山,作为戏剧普及的载体,由光山县师生代代相传。
晚上看戏,白天研学,可听可看、可玩可学、可参与可互动的嘉年华活动让光山热闹非凡。研学大赛的成果通过朋友圈传播,也形成了广为人知的口碑影响。“通过导师带队解读和参赛者组队共创,结合光山乡村特色的自然生态、历史人文,挖掘在地文化内核和好玩性要素,探索更佳的研学思路和方法。来光山参与一场乡村儿童友好研学正在成为华中地区的热门亲子度假休闲方式。”王旭说,“地理距离从来不是影响出行的绝对阻碍,只要你想去,‘喜马拉雅’也可以是说走就走的下一站。”
这场家门口的嘉年华,留给光山的不只是艺术的种子,还有丰富的亲子文旅业态和源源不断的儿童友好旅游要素,以及努力成为一座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无限可能。
▲ 自然博物研学课程
产业发展,需要顶层设计和坚持
如今,嘉年华已经闭幕,影响仍在继续。
“借力嘉年华,光山将打造儿童艺术标志地、儿童研学目的地、儿童户外产业展示体验地,拓宽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道路。”光山县县长李伟表示,光山坚持用“90公分高度”看县域工作,逐步把光山打造成为一座儿童友好型城市,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嘉年华活动期间,品牌落地招商也取得了新突破。发动全国44个头部品牌发起186场品牌全民活动,策划了56场工作坊活动,产出公众号联动宣发及小红书帖子超500篇,话题策划、行业资讯、活动攻略、种草体验、达人直播等总浏览量超过3500万次。7月内,光山县先后接待游客21.63万人次,同比增长134.9%,旅游总收入约1.86亿元,同比增加323.1%。
王旭表示:“通过嘉年华,将人才、资源、观念引入光山,激活了在地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形成包括嘉年华IP、‘90公分视角’ 服务标准,以及新流量与新粉丝等可持续运营的无形资产,这些都将为光山发展提供基础和助力,光山未来可期。”
(活动主办方供图)
2023年8月18日《中国文化报》
第4版刊发特别报道
《首届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从无到有”至“渐入佳境”》
责编:陈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