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9月8日电 (张芷菡)上半年A股19家白酒企业半年报已发布完毕,白酒板块有超过半数企业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同时,白酒企业库存积压和经销商打款意愿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行业专家认为,在库存积压、消费场景不足等压力下,对白酒企业真正的考验会在下半年。


【资料图】

图源:Wind

酒企业绩整体增长,分化加剧

上半年,“茅五洋”稳坐行业前三甲,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95.76亿元、455.06亿元、218.73亿元,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9.80亿元、170.37亿元、78.62亿元。对比上年同期,贵州茅台营收、净利增速均超20%,五粮液、洋河股份均超10%。

头部白酒企业中,山西汾酒、古井贡酒表现依然较为突出。原浆系列实现高增长的古井贡酒,在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6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4.85%;推行大单品策略的山西汾酒,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9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5%。

相比之下,主要争夺中端市场的水井坊、酒鬼酒、老白干酒上半年均出现了40%的归母净利润下滑,其中酒鬼酒及水井坊营业收入也同比下滑超20%。

整体上看,排名靠前的酒企基本上都取得了业绩与利润的双位数增长。对此,知趣咨询总经理、酒类分析师蔡学飞指出,上半年整个白酒股业绩继续向头部聚集效应,排名靠前的酒企呈现出产销两旺的情况,这是行业消费升级趋势下名酒化进程加快的结果。

仍面临动销不畅、库存积压问题

上半年行业整体动销不畅的情况下,白酒高库存积压问题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市场上除了高端酒外,千元左右的白酒产品也出现价格倒挂。

酒类分析师肖竹青解释称,消费场景缺失和社会购买力不足,导致白酒行业库存去化缓慢,传统酒商和零售商户中积压了一定的库存。一部分渠道代理商为了支付工资、房租等原因低价抛货套现,也有部分酒商退出白酒行业而集中低价甩货,市场上可以轻易通过低于出厂价的价格购买白酒产品,催生了流通领域行情价格的持续走低。

反映在渠道上,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上半年,超50%的受访酒行业从业者认为市场遇冷,整体渠道库存仍处高位。从合同负债这一财务指标,也可以看出经销商对部分酒厂打款的意愿不足。酒企在与客户签订合同并收到订单但未向客户交付产品之前,收取的金额体现为“合同负债”。在19家白酒上市公司半年报中,有13家酒企合同负债额较上年末下滑,有酒企该项指标下滑幅度达70%。

对此,蔡学飞表示,合同负债下滑意味着企业对于未来市场销售信心不足,现实看是上半年酒企积极去存量库存的必然结果,也直接导致了市场窜货严重,产品价格严重倒挂。他同时指出,积极地看,行业性的高库存正在缓解,并且名酒消费具有刚需性,随着国家经济刺激政策的逐渐落地,下半年虽然整体消费依然承压较大,但是名酒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肖竹青则认为,白酒企业真正的考验会在下半年,如果下半年消费低迷、社会购买力不足的基本面得不到根本性改善,一些酒企的真实情况也会随之暴露。“白酒上市公司管理层应该关注渠道库存堰塞湖的消化进度,压货要注意力度和速度,让渠道有休养生息的过程。”

区域酒企也有“马太效应”

上半年,分化趋势不但在白酒行业整体上愈加明显,在区域酒企中也有所体现。同为区域酒企的山西汾酒、古井贡酒、泸州老窖,与酒鬼酒、水井坊、老白干酒等在增长上有明显的区别。

肖竹青认为,能否承担社交属性和作为面子消费载体是考量区域名酒的重要因素。“很多白酒上市公司只是在区域有影响力的品牌,区域名酒在定位上很尴尬,品牌价值上和社交属性比不上茅台、五粮液和国窖1573,在性价比方面又比不上区域的那些未上市的地方酒厂。区域名酒上市公司更会出现业绩分化。”

对于部分区域酒企业绩下滑,蔡学飞指出,区域品牌价值无法支撑过去几年企业过快过高的产品价格升级,是这类酒企业绩下滑的主因。老白干与酒鬼酒本身是小众香型,品质教育难度较大,盲目的高端化与全国化导致外部市场一旦承压,企业就会动荡,进而影响品牌的发展。

下半年,表现相对较弱的区域酒企,特别是争取中端市场的区域酒企能否顶住动销、市场分化的压力?该如何抓住市场机会?

肖竹青建议,区域酒企可以在高性价比的口粮酒和光瓶酒方面布局;同时,强化根据地市场建设,守住根据地市场是生存的根本;此外,是否能够争取当地政府在资金补贴等方面的支持,对酒厂在行业深度调整期生存与发展十分重要。(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宋亚芬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