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热度高涨 产业链上市公司“软硬兼施”加码布局

本报记者 何文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随着各项重磅政策接踵而至,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多家A股上市公司积极布局,在软硬件方面率先发力。

谈及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前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从供给侧与需求侧变革来看,机器人产业链的崛起与全球人工智能AGI(通用人工智能)的革命性浪潮及其API开发工具大类向消费侧转型关系密切,人形机器人将是下一个十年极具增长潜力的产业领域。”

软硬件产业链持续赋能

“与传统机器人不同的是,人形机器人需要复杂的机械结构来模仿人体动作,例如关节、传动系统等。”看懂平台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意味着人形机器人需要一系列的硬件设施来赋予其“形”。

张雪峰表示,从硬件产业链来看,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包括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对比传统机器人还增加了体现算力水平的半导体芯片、用于人机交互的面板玻璃等。

在人形机器人热度持续发酵的背景下,与上述硬件产业链相关的上市公司受到了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中大力德因主营产品中包括减速器引发了机构投资者的轮番调研。公司在近期的投资者调研活动中表示,公司生产的RV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目前在机器人和自动化领域都有运用,包括六关节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码垛机器人等。

宇环数控作为数控机床的主要供应商,其产品在减速器加工环节亦有应用。宇环数控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生产的磨床可以加工减速机齿轮的端面,中大力德既是公司的主要供应商也是公司的客户。”

伺服电机方面,科力尔表示:“公司伺服电机以及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3D打印、智能安防、机器人与工业自动化等多个领域,并将积极推进智能电机与驱动系统项目的发展。”

拥有机器人自研控制系统的埃斯顿也公布了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相关布局和规划:“公司现有的部分核心部件、技术和‘人形机器人’产品开发有一定相关性,具备条件和可能性在未来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和应用场景的变化来适时进行布局。”

另外,以机器视觉、人机交互、机器学习、系统控制等构成的软件产业链正赋予人形机器人以“灵魂”及“神韵”。

“自然语言处理和对话系统主要用于人机交互和语音识别,机器学习则主要应用于机器人的训练和升级,这些一方面需要依靠类似于ChatGPT的技术,另一方面也需要强大的算力系统来支撑。”张雪峰说。

拓维信息作为中国AI算力的主要提供商之一,或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的“集成大脑”。拓维信息董秘邢霓虹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已深入参与了多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公司将积极把握市场发展的趋势,持续探索未来在算力领域更多样的商业模式和服务能力。”

市场空间广阔

值得关注的是,人形机器人行业在政策和市场层面都有不少利好,产业链上市公司面临“从0到1”的新机遇。

近段时间,多地发布政策支持人形机器人发展。例如,6月2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着眼世界前沿技术和未来战略需求,加紧布局人形机器人,带动医疗健康、协作、特种、物流四类优势机器人产品跃升发展等。

另据艾瑞咨询数据,2022年中国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为76亿元,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36亿元,2022年-2027年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47.9%。

张雪峰建议:“在新机遇下,已经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展开布局的上市公司应积极推进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提高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竞争优势,并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灵活调整战略布局,掌握市场变化脉搏。此外,合理构建产业链合作伙伴关系,加强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的协同合作,也将对公司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大有裨益。”

不过,在人形机器人市场大热的背景下,陈佳也提出了一些“冷思考”:“目前人形机器人产品设计在功能与定位上还存在一些短板和矛盾,其在产业链技术发展方向上存在不少难点、痛点、堵点,需要入局者认真研判加速破题,如何将有限的资源用在更契合未来发展方向的具体目标下,是产业链企业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