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6月19日电 题:亲历者韩立勇:天涯为什么行,又为什么不行了?
(相关资料图)
作者 天涯前执行总编辑 韩立勇
关于天涯,我也有几句话说。
天涯平台就这样消失在大众视野,对很多网友来说,都是特别难过的。
天涯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兴起,又为什么出了这么大的问题,有各种看似很专业的答案。
我算是天涯的资深网友,也是二进宫的老员工,和很多人相比,我还是很了解天涯的。
在我职场履历里,天涯社区的确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文化,无论平台文化还是公司文化。
在天涯这个平台上,社区自治是一个很独特的文化。天涯社区有各种管理员,各种版主,他们都是社区自治的产物。当一个社区影响力突然变大的时候,其实也会衍生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管理员、版主本来是义工,是情怀兴趣驱动。但随着社区影响力变大,版块影响力变大,义工的角色也会变得很微妙。面向站方,大家都认为自己是义务的。但是管理员也好,版主也好,在某些节点有的确是手握生杀大权的。
在天涯影响力如日中天的时候,站方的权力依然是受制于社区自治文化的。平台的权力有限,用户有权利参与到社区自理,资深用户很容易影响平台后面的公司决策,会衍生很多问题。
天涯是一个非常有人文情怀的公司,同时也是一个效率很一般的公司。成在人文情怀,失败也有情怀太甚的成分。
有人曾经这样描述天涯的文化,总是慢半拍,但不错过每一个风口。在决策的效率上,网友自治会影响决策效率,但归根结底还是公司文化造成的。天涯还有一个追风口的文化,从我的角度,真的是特别遗憾的。
这些年,我的主业是用咨询的方式服务民营企业家。和企业家打交道越多,我越有一个体会。排除运气的元素,成功的企业家一个特别重要的标志,就是战略决策的能力。到底做什么,放弃什么,必须杀伐果断。而去做什么,最重要的是必须遵循商战最基础的原则,那就是要以强击弱。
你定下来要做的事情,资源上必须匹配。匹配的资源得让你有足够的实力能赢。如果匹配不了足够的资源,那就不如放弃。天涯的追风文化,往往是在做战略选择的时候,遵循以弱击强的文化。以弱击强,成功了当然一本万利,但失败的概率实在是太大太大。
天涯的崛起,很多朋友认为有意外的元素。如果习惯性的以弱击强,就相当于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意外的发生了,这是非常渺茫的。就比如移动互联网的转型到底需要匹配什么样的资源,就比如短视频的转型,到底需要匹配什么样的资源?如果匹配的资源压根就不够,还不如找到一个优势位置固本增效呢!
天涯的优势是什么,是内容。至今有那么多人愿意在天涯的平台上创作,这个到底是为什么呢?我觉得很少有人回答这个问题。
我认为天涯的平台优势,被平台自己放弃了。天涯的社区产品结构,一直不够功利。在天涯,你牛不牛,不在粉丝量,在你的内容水平。只要你单帖好,百万真实点击,甚至千万真实点击,都不是问题。也有一些网友凭借一个长帖,打赏收入过百万人民币,这都是真的,也是外界很难感受的天涯文化。
今天,社交媒体让互动变得越来越功利了。同时算法机制也让很多用户深受其扰,但是不功利的互动人们需要吗?没有复杂算法的推荐机制需要吗?当然都需要。天涯的这个魅力,其实在这今天依然很有价值,甚至是不可替代的。这是从我的视角出发,很多网友希望天涯回归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近日,在重启天涯推进的过程中,一个刚刚入行不久的年轻媒体人就告诉我,她去年年底在天涯连载了自己的作品,有几十万点击,那么多网友留言,让她很有成就感。我知道,她真的很留恋这样的平台交流氛围。
我至今不觉得给出的各种专业观察是对的。比如说天涯的资金怎么回事了,错失移动互联网转型了,等等。相反,我觉得天涯的产品没那么差,主要是运营出问题了。
论用户规模,天涯近两个亿的用户。天涯这么大的用户平,又长期保持了高互动率和创作率,怎么能说这个平台不行了呢?就在停服当天,还在天涯工作的朋友告诉我,那一天在线用户十几万,又近四千的发帖量。需要补充的是,天涯这么大的用户平台,运营的工作其实早就停了。也就是说,靠自生自灭,天涯还有这样一个用户和内容创作体量,这是很难得的。
而无论是专业观察人士,还是大量普通网民,唱衰论坛的声音依然不绝于耳。可是,对笔者而言,真的不知道什么互联网产品能够像论坛这样保持着这样持久的生命张力。如果说产品有问题,知乎为什么依然算互联网平台重镇?
曾经火起来的博客,的确不行了,开心网这样的社交媒体也是不行了,但我认为论坛的元气尚在。一个问题,为什么会造成忽视论坛产品传播优势这样的现象?我想,和人们对论坛产品迭代后进化的轨迹认识不清有关。
论坛的产品已经迭代,但人们的认识还不够,需要论坛型产品的公司方把自身产品进化的逻辑和形态放大。另外,在论坛产品本身上,它强大的开放性和树状传播优势无法颠覆,而这一点,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社交媒体主要说横向传播,论坛说树状纵深传播,都说各有千秋的。知乎是靠知识社交,而知识社交,要突出内容品质。树状的论坛产品恰恰是最能突出内容本身的平台。贴吧靠兴趣和搜索引擎引流,所以几乎所有和兴趣有关的主体搜索词都指向一个兴趣群体,所以我们看贴吧的用户活跃度曾经很强。
今天有人说,贴吧也完了,的确贴吧的数据也越来越差了。但在百度这个盘子里,到底怎么看贴吧,怎么运营贴吧,然后匹配什么资源,才造成了今天的局面。对百度而言,贴吧更像一种战略性放弃,因此它的运营也真的不行了。
天涯靠什么呢?兴趣是一部分,就像贴吧不单靠兴趣一样,还有什么呢?就是天涯长期以来优质内容的积累。同样,有人在线创作小说,一定是在论坛这样的树状结构中进行。微博再火,微信朋友圈、微信号再火,进行这样的内容创作都不伦不类。但在天涯的舞文、鬼话、情感等板块,就非常合适。
对曾经的天涯而言,如何把论坛的产品优势讲出去,用新的手段对产品进行升级再造,从而符合自身的造血基因和盈利渠道,才是能赢得未来的战略选择。在人人都不看好新浪的时候,是基于新浪博客运营基因的微博,拯救了新浪。其实对知乎、贴吧和天涯而言,这样的产品升级机会绝对还在。新浪微博成功后打造的用户活跃度全面助推新浪的客户端等产品。论坛类产品的创新,也有这样的可能,必须尊重自身的基因,必须对产品有突破原创性的创新。
我曾经在天涯的产品升级上给过如下建议:论坛的产品创新必须符合这么几个因素,第一能召回以前的写手,第二用户操作简单,第三植入移动端的社交场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建议进行三个方向的产品升级。
第一是建立带有强烈社交色彩的利益保护原创机制。论坛的社交,应该是楼主和回复网友的社交。楼主的主贴以创造为主,网友的回复为辅。网友可以给楼主打赏,续费,楼主可以给网友免费等等,这就是强烈的社交色彩,也有利益保护激励空间。
第二是建立可供朋友圈平台植入的移动社交场景。仿照在行的分答功能,满足论坛网友把需要付费阅读的帖子分享到朋友圈的动力,让朋友圈成为吸引普通网友的渠道。那就是将主贴开通付费阅读功能后,开贴人在朋友圈中显示出来。涉及到四种角色,一个是楼主,一个是回复网友,一个是分享人,一个是分享人的朋友圈朋友。楼主和回复网友的互动要有神秘感,然后分享人可以查看自己的朋友圈谁去阅读和付费开贴,在他们之间创造互动需求。
第三是给普通用户利益分成机制。比如有人可以出钱让网友回帖,将贴文分享到朋友圈的用户,可以享受自己从朋友圈引流后带来的付费阅读提成等等。
总之,发帖和回帖是论坛最重要的产品结构,植入足够的利益机制,网友就会重新被驱动,从而将树状的传播动力做到最大。
今天,谈这么多其实好像也没有什么太大价值了。但就拯救天涯而言,我觉得在直播时代,放大天涯的ip,当然有让天涯老树发新芽的机会。小黑重启天涯的动作,只是解决重启。重启之后,让它真的自己造血,还得靠天涯自己。
创业失败的罗永浩凭借自己的ip,在直播上赢了。新东方的俞敏洪老师在直播上也赢了。天涯的ip不比罗永浩个人差,也不比新东方差 ,但是变现这个IP,是需要一个大活人的。这个人到底在哪,找到了,我确信天涯的IP可以通过直播激活,也确信未来的天涯平台能够很好的活下来。
天涯走到今天,真是一言难尽!(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