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终端上办理业务,不会的按桌上的人工按钮就会有专员来指导,当天就能出结果。”6月15日,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大厅的一台智能终端前,北京公交集团城市更新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的张先生正在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扫描身份证或者排号二维码,就可以登录智能终端,在3506项业务中选择需要办理的事宜,不必再像过去一样前往各个部门依次办理。这不仅是北京众多“一网通办”窗口中的一个,也是北京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体现。

智能终端实现一网通办

为解决政务服务跨层级跨地域同标准办理难题,进一步推动政务服务向全市各街乡、社区、园区、楼宇以及京津冀周边地区覆盖,向网端、移动端、热线端延伸,实现“一网通办”“全城通办”“跨省通办”,位于通州区的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智能终端应运而生。

2021年9月13日,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正式运营,总建筑面积约4000方米,一层为智能终端自助办理区、多功能会商室和24小时自助服务区;二层为综合窗口服务区、大数据展示中心、全息展示中心及相关服务专区。

“一层大厅共有43个智慧终端,办事人依托智能终端即可在副中心完成1660个市级事项的预约申报、材料提交、在线审批、结果制发,可与六里桥市政务中心前后台人员实时远程视频互动,让一台智能终端即是一个政务大厅、终端设在哪里即是大厅建到哪里成为可能,也大大缓解了人工窗口的办事压力。”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苏燕介绍道。

北京商报记者观察到,智能终端的电脑屏幕为45度防窥屏,切实保护了办事人的隐私安全;桌面还配有多功能手机充电插头供办事人充电,不会操作的时候按桌面的人工按钮就会有专员来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在24小时自助服务区,还有天津和河北省的异地办理终端,供环京通勤人员使用。

“智能终端办理的业务,基本当天就能出结果。”苏燕解释,至于业务办理后的纸质结果,办事人则可以选择到现场领取、EMS邮寄和一楼大厅24小时自助柜取三种领取方式。

惠企政策“最后一公里”

线上办事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大势所趋,但总有一些线上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仍需专业工作人员来解决。东城区税务局在第一税务所(办税服务厅)于2022年4月1日开设的“金燕工作室”便是如此,致力于解决企业痛点难点,持续打通惠企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工作室开设以来,最常见的问题就是企业因疫情申请延期缴税和法人被隔离后无法使用相关介质完成税款清算缴纳,这些我们都通过专业技术予以解决了。”东城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副所长李洋一边翻阅着手里的企业疑难事件办理汇总本,一边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无论哪种问题,工作室基本都是当天办结。”

李洋表示,工作室建立了“1+2+3”问题处理新机制,由第一税务所所长金燕总负责,设立调解接待岗、业务支持岗两个专岗,并由一线调解专员、二线业务骨干和三线科所专家共同组成“涉税争议咨询调解中心”,努力保障纳税人缴费人合法权益。

在解决企业痛点难点上,“金燕工作室”有两种工作模式。一是一企一策“快餐式速度”,面向3000家中央在京机关单位及相关企业提供定制服务,推动税费服务向精细化转型。二是疑难杂症“点餐式服务”,工作室牵头连线各部门拓展专家团队,推行 “线上+线下”服务,形成“专家坐诊”与“远程问诊”双响应,及时对企业进行涉税辅导、风险提示,实现问办一体,一站解决。

截至5月底,“金燕工作室”已受理工单160个,涉及企业172户次,其中处理疑难涉税事项49户次,接受纳税人意见建议30个。

在人工兜底的同时,东城区税务局在第一税务所(办税服务厅)同样也倡导线上办理优先,结合线上台在全市首推“在线导办”。据李洋介绍,纳税人可以先在电子税务局上办理税、费事项,遇到问题可以立刻反馈,连线税务机关咨询问题,实现“问办一体”。“问办一体”办税新模式实行以来,东城区税务局共接收“在线导办”推送会话3377条,解决纳税人咨询问题7000余个,“咨询”与“办税”脱节问题得到极大改善。

目前,东城税务局有173个事项可实现“全程网上办”,基本覆盖纳税人所有常办涉税事项。2021年至今,电子税务局共受理各类业务22余万户次,其中约39%由人工受理完成。

办税大厅内,正在办理业务的北京养生堂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赵曦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年来办税便利度不断提高,特别是期在留抵退税办理中,从线上申请提交到审批完成再到退税到账的一整个流程,仅三天就全部完成,实在太方便了。我们公司2000多元的留抵退税前几天刚到账”。(记者 陶凤 实记者 陆珊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