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园投资董事长林园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这个点位就是底部区域,但不一定最低,应该还要再磨一段时间。”
4月26日,沪指盘中冲高回落,随后在白酒、地产等板块的带动下探底回升,一度涨超1%,午后再度走低失守2900点;深成指、创业板指盘中强势反弹,深成指一度涨逾1%,创业板指大涨超2%,午后亦回落走低;两市成交额较昨日有所萎缩,全日成交近8400亿元,北向资金净买入约15亿元。
截至收盘,沪指跌1.44%报2886.43点,深成指跌1.66%报10206.64点,创业板指跌0.85%报2150.51点;两市合计成交8388亿元,北向资金净买入15.43亿元。
盘面上看,纺织服装、煤炭、券商板块大幅下挫,军工、汽车、石油、有色、化工、半导体、保险等板块均走低;白酒、免税概念、肝炎概念等逆势活跃。
除林园外,中信建投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策略官陈果,和讯信息首席投资顾问夏立军以及华兴证券(香港)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师庞溟均表示,目前点位大概率在市场底部。
市场或还需震荡一段时间
庞溟对第一财经表示,考虑到近几年来市场结构和外部环境的剧变,恐怕均值回归未必成为必然趋势。如果期待市场持续反弹的话,信心回归才是必要条件。4月26日上证指数在2870附近顽强支持,考虑到并未出现有组织的救市行为,这一技术支持位应该显示了投资者自救的意愿和能力。如果这几天不会持续击穿这一点位的话,大概率这将成为市场底部。
庞溟说道:“今年以来的成长股、消费股、价值板块的轮动主要取决于美联储政策和美债利率、疫情、地产下行压力这些不利因素的切换。只有这三个消极因素都消除了,权益市场才有可能出现较为稳定的普涨行情。换言之,短时间内市场大概率还会不断震荡。3月份金融委会议后的跳升涨幅基本上已被抹去,说明主要还是市场尚未观察到稳预期、稳信心、稳增长的切实措施和政策落地生效,反而更多受到境内外层出不穷的黑天鹅与灰犀牛风险点的扰动,上升通道难以确立,下行压力不断加大。”
近期俄乌冲突持续发酵,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全球多个主要经济体通胀压力上升,美联储等发达经济体央行紧缩节奏加快。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海外经济体利率上升限制国内利率调降空间,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抬高制造业运行成本,疫情拖累物流运输效率、增加居民就业压力,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拖累了消费和投资,稳增长政策发力迫在眉睫。
他认为,投资者希望看到政策支持与政策刺激加码,这等于提升了市场对政策的期待阈值,也提升了情绪对政策的波动范围。考最近各地区各部门频频发声,但投资者认为仍难以判断政策全局思路、落地时机和生效情况。建议关注本周末的中央政治局一季度经济研究会议,可以从整体视角把握最高层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对下一步重点工作的思路、对政策支持政策刺激的部署。
和讯信息首席投资顾问夏立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4月26日市场属于加速赶底,后市不会一路下跌,市场在2900点下方已经属于底部区域了。
“市场在跌破2900点后出现企稳迹象,综合评估看,2900点附近就是今年的黄金坑。”4月26日早盘后,陈果作出上述最新判断。
陈果表示,2900点附近就是今年的黄金坑的具体逻辑有四。
一是现在就是疫情预期最悲观时刻。而实际上疫情防控正在不断改善,不宜悲观。预计很快复工预期将成为市场重要线索。
二是现在就是经济及政策预期差最大时刻。2900点反应了市场对于经济的悲观情绪,但实际上稳增长逻辑没有被破坏,反而在增强。总的来说,不认为今年经济增长目标或显著下调,反而二季度经济形势将使得新一轮稳增长政策将更快更大力度推出。
三是全球通胀预期最悲观阶段正在过去。今年制约A股市场估值环境的最大根源来自于海外通胀预期。但随着近期美债实际利率快速转正,在俄乌冲突未解背景下国际油价已见顶回落,美国TIPS隐含中期通胀预期也呈现筑顶态势,美国核心通胀数据开始低预期,基本可以判断全球通胀预期最悲观阶段正在过去。
四是未来一个季度,整个内外环境的改善趋势是大概率事件,虽然过程很可能会有一定反复。
配置方面,陈果认为,战略上不能再悲观,要逐步转向乐观。战术上,可逢低位就布局,把2900左右作为今年的黄金坑。
“其中,可优先布局疫后修复+稳增长加码,包括食品饮料、社会服务、地产链、基建链等,待市场回升右侧及外部流动性环境进一步改善可把握成长股反击机会。”陈果进一步指出。
弱势调整延续,部分资金出现平仓动作
针对下跌具体原因,沣京资本合伙人、投资经理吴悦风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我之前也提过,3050到3000点附近,其实是一轮两融的爆仓起点,注意不是爆仓的压力点,是爆仓起点,所以这几天我们可以到两融余额下降速度特别快,有一些人其实是有压力的。周一又是黑色星期一,又到了3000点附近这样一个非常敏感的杠杆资金压力点,所以最后就形成各方的共振。”
自4月15日开始,两融余额已连续7个交易日下降,其中,近3个交易日两融余额连续下降百亿元以上。4月25日的两融余额较4月22日的下降金额最大,达到296.50亿元,从之前的1.6万亿级别下降至1.5万亿级别。这也是今年2月份以来,两融余额较前一日下降金额最大的一次。
他表示,在本周一(4月25日)市场快速下跌之后,导致部分资金出现了平仓动作。
“这有点像你越担心什么就会来什么。不过好处是,如果后续两融余额规模有一个继续快速回落的话,再出现急跌的可能性就降低了。跌下去也能收的回来,两融规模如果能再缩个20%-30%,我觉得后面风险就降低了。”吴悦风说道。
针对下跌具体原因,除了疫情等因素在情绪层面形成扰动外,星石投资首席研究官方磊表示,从资金层面来讲,部分机构也存在卖出压力。
他说道:“有些机构投资者去年新发产品可能已经到了风控线,部分产品被动卡仓;而且在这一波下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一些公募基金有一定赎回压力,包括一些机构的权益部分。”
上海小郁资产总经理左剑明对记者表示,4月26日市场多方进一步失守2900点整数关,与午后券商板块集体走弱不无关系。
作为人气风向标,板块内6家公司被封在跌停价位,这让原本疲弱的氛围更显得焦虑。在上升趋势的时候,资金会不由自主地不断加码,基金募集管道也通畅;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以沪深300样本股为例,就已经呈现重心下移态势,而在跌破3000点关口之后,新增资金更难有勇气加入左侧交易大军。
他表示,现在需要观察两股力量未来动向,一是大小非(大非指的是大规模的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5%以上;小非指的是小规模的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5%以内)主动抛售意愿,过去三年上千家企业成功IPO和上千家企业完成再融资,这些从产业角度低价进入的资本,面临不小的获利盘诱惑,他们是否还有耐心继续持有,决定了空方主动出击力度。
二是公募私募持有人对后市的信心,机构真正的决策权不在基金经理手上,如果持有人要求赎回,那势必就会不断被动降低持仓。从今年一季度看,权益类公募基金就减少上万亿,有亏损亏掉的因素,也有赎回的因素。
左剑明认为,从中期角度观察,接下去弱势调整格局还将延续。
一般来说,股市调整需要经历三个周期,第一波是机构发力,自去年底以来,不少公募基金高调认购自己产品,虽然这样的杯水车薪往往可以起到一定示范带动作用,从而吸引部分银行储蓄资金转化为基民,但总量毕竟有限无法抵挡获利盘套现;第二波是政策发力,通过鼓励长期资金进场,调整新股发行节奏,限制做空工具,乃至于放松不必要的监管行为等,向市场释放友好信号;第三波交易者彻底躺平,成交量逐渐萎缩至高峰期的1/3至1/4,让市场自然出清空方力量。
他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A股正在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转型。
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国内的基本面情况大概率已走过了最弱的时间。在本次散发疫情加剧之前,经济从供给和需求端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修复,此后该修复被疫情打断。
回顾A股过往的历史,绝大多数时间的驱动因素都是国内经济景气的变化方向,尽管面临海外加息、美债美股动荡等不利环境,他们相信当经济逐渐向常态回归的过程中,市场的估值也会从过去数年的低位逐渐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