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天,在上海,“团长”两个字有了不同的意义。
自三月初发现一例本土新冠肺炎阳性患者以来,上海本轮疫情累计感染者已超数十万例。病毒之外,物资采购成为摆在这个2500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面前的大难题。
4月9日以来,京东、拼多多、天猫等平台企业加速发力,上海基本生活物资的保供力量正在逐渐恢复。4月11日,上海划定首批“三区”名单。首批防范区居民已经走出小区,区内超市已恢复线下营业——“买菜”逐渐不再困难。
然而在此之前的十天,甚至未来一段时间内,社区团购仍是多数家庭保障物资的重要手段。小区群前所未有得热闹,有力的出力、有资源的出资源,那些能对接资源、组织接龙的人成为了“上海团长”。
拿着团购清单的团长
蓝鲸财经联系了几位不同年龄、职业和社区的团长,听他们讲述了这段时间的特殊经历。他们有人上有老下有小物资需求量极大,有人因为热心承担起全小区的吃饭工作,还有人专业对口给团购流程做了SOP。
在团长们的叙述中,我们看到疫情之下普通人的困境与奉献,和这座城市的韧性与智慧。
杨女士 徐汇区某小区团长
“我烧饭都在看手机,把菜送到大家手里之后终于能安心睡觉了”
在疫情之前我完全没接触过社区团购,没想到会这么难。都说团购最重要的是解决供应商的问题,而我们一开始就有一个现成的供应商。
4月7日左右,我们小区的志愿者小龙是麦德龙的员工,他最早发布了相关的消息,说有这个蔬菜水果团购可以帮忙联系,但本人需要做志愿者没时间,所以我就接过了这个任务,想先建群试试看。因为疫情期间每一个买菜的机会都很珍贵,团购也是,虽然表面上是居民在团购群不断接龙凑人,但其实供应商那边则是一场团长的赛跑——这是一个绝对供小于求的市场。
虽然我们这次比较快的找到了供应商,但紧接着问题就出现了,这也是目前团购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成团困难”。麦德龙对于份数的要求比较高,蔬菜套餐和肉类套餐各自要200份才能成团。我们小区比较小,老人也多,所以折腾了大半天都只能达到一半人数,这时候我想到了跨小区拼团。
我们和隔壁小区其实仅隔一条马路,所以在我看来配送两个小区和一个小区其实是差不多的。我把这个想法跟志愿者小龙商量以后,他很快去跟公司协商,没想到真的谈成了。于是我就着手联系住在隔壁小区的朋友,还拉他做团长,这样一整天下来终于凑够了菜肉套餐的数量。
下单成功以后我才意识到物资的派送也是一个问题。我们小区志愿者都很辛苦,再麻烦他们来做团购的派送我不忍心,于是发动了团购群的大家报名,很快就确定了12个志愿者。蔬菜份数大不可能一个人搬来搬去。大家的设备也都是群里筹集的,小拖车、电动车,能用上的都借出来了。团购结束后,我组织了一次给志愿者捐赠物资,大家太辛苦了,防护设备都很简易,我看着都心疼。
其实,最后蔬菜套餐因为质量原因没有发货,我自己觉得挺对不住大家的,但是大家也没有怨言,都很理解,这一点我真的很感谢我们小区的邻居们。
现在回头看,我那几天基本上都扑在社区团购上了,我们家6口人,有老人和小孩需要照顾,我自己还有工作,但那段时间基本上烧菜都要不停看手机。团购的东西送到大家手里以后,我终于可以安心睡觉了,不用再担心群里突然的信息跳出来。
超团长 浦江镇某小区团长
“我可以拍着胸脯说,现在全小区80%的物资是我们这些团长解决的”
我们小区很特殊。全小区16个门栋,2000人左右,比较小,而且居委会还在另一个小区。这些特点就注定我们和居委之间的联系比较薄弱,他们能提供的支持非常有限,所以组织团购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其实3月底小区就已经陆陆续续出现一些团购,但很不系统,当时大家都是一头雾水,小区团长你不知道我开团了,我不知道你开团了,各自为战,小区居民的需求也没有做好询问和统计。很多团一开始都黄了。
后面我们学聪明了,建了个团长群,团长之间先沟通需求,再发布需求,通过每个楼的志愿者统计楼内需求,再按轻重缓急来开团,我们还微信搞投票,都是透明的。虽然也经常吵起来,比如北方人喜欢面食要团面粉,而南方的团长就觉得面粉不是必需品,不愿意开这个团;还有目前开团最受争议的饮料啤酒。我们也知道大家窝在家里很无聊,需要饮料啤酒解解闷。所以有一次经过大多数业主的同意团了一次啤酒。但当一箱箱啤酒真的放在你面前的时候,真的有点崩溃。
图里标注“无”为机动量/ 超团长群内投票及团购情况示范
我目前只敢组织大家团上海发布,还有那种比较大的供应商,比如清美、光明什么的。它们价格透明,东西放心,而且也能有效保护我们这种无私的团长。
我们小区老人特别多,还有不少独居老人,比如我自己本楼里有90多岁的独居老人,微信什么都不会用,他们往往是社区团购的盲区,但也是最需要社区团购帮助的人。所以现在我们每次开团,都会让团长去问一下他们是否需要,这个工作量其实很大的。
有时候我们团购会多团几份,做机动用,如果独居老人需要就给他们,不需要我们就自己留着,也就几十块钱的事情。
我们之前也都没组织过社区团购,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也是刚刚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方式,但其实每一场几乎都会遇到或大或小的问题,只能遇到了再想办法去解决。
从3月底到现在,我们整个小区开过二十多场团购,我可以拍着胸脯说全小区的物资80%是这些团长解决的。大家都是义务劳动,我无论作为居民还是其中的一员都很感谢大家!
薛先生 浦东某小区团长
“以前我是服务外包界007号员工,借此本领为团购制作SOP”
我曾经是索迪斯95年进入中国时的第一批员工,工号007。这家公司主要是提供团餐、保洁、保安、设施设备管理等后勤服务,上海第一届F1的餐饮供应就是我老东家运营的。在运营特别是餐饮运营这块的话,我有丰富的经验,其中团体餐饮管理的特点之一,就是对食品安全要求非常高。
目前我的本职是人寿保险公司新机构筹备总监,团购其实有点像小型的一个项目管理,所以相对于我的工作来讲,运营团购还是一个小Case。
所以社区团购对我来说其实不难,但我是一个人,以前也没经历过,从零到一的这个过程还是有点辛苦。另外,最近身体健康状况也不是最佳状态,所以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我现在一家四口住在浦东的一个社区,社区规模不算大,居民总人数3000左右。小区封闭最早从3月10日开始,中间曾经短暂解封过三天,在这三天里,我们囤菜工作做得很充分,但毕竟家里四口人每日食材消耗量还是蛮大的。
3月27号左右,蔬菜快没时焦虑感自然而生,我就开始留心社区群里的团购讯息,很快成为了一名团购客户。第二天我收到团购的第一批蔬菜,是88元的蔬菜包,但抢菜得手的兴奋感只维持一天,这个购菜渠道就因疫情影响而终止了。还好我公司有个社区服务的公益项目诞生,主要为社区筹集重要生活物资的,于是我就报名了蔬菜团团长。
公司在其中起到了很大助力。供应商、运输、下单系统都是由公司平台支持的,再加上我们是一个大集团,有它的品牌公信力在,对公司找来的资源我很有底气,所以就很果断参加了。接下来只要在社区发布团购讯息、召集志愿者就好了。
链接发布以后就会面临各种提问,下单昵称门牌号要核对,第一次团购的时候担心凑不齐人头还得吆喝,我感觉自己在客服、群主、促销员、核单员之间不断切换。当把这些流程都体验了一遍后就知道怎么改进,每个环节都可以被标准化,甚至提炼出一套SOP。
薛先生所在团购群的群公告
但团购也不是一个绝对标准化的动作,还是有很多个性化需求和意外琐事的。比如有人是替隔壁小区的父母买的,我们就要想办法借闪送完成提货;再比如,团友们各自为政很难统一行动,所以第一次团购发货,27份蔬菜花了将近三个小时发放完毕,我前前后后总共下了三次楼。
居民收到以后很认可食材,就会主动在群里问有没有这个有没有那个。10天的时间里我成功组织了6个团购,包括蔬菜、点心、卤菜、牛肉牛排等,其中还有两个是我自己找来的供货商,大品牌、性价比高那种。当然失败的也很多,但我还是会每天发两到三个团保持群里的活跃度。叮咚叮咚叮咚的,这个群里面一直是很热闹的。
我在上头阶段,满脑子就想这个事情,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团购上。
多次成团后我的效率更高,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联系供应商、筛选食材和志愿者(志愿者要轮流做,我不会让一批人不停得付出付出)、给老人家打电话,我还发展了两位浦西的团长。虽然我们社区老龄化程度很高,老人不会接龙甚至不太会用微信,但年轻人会去主动帮助这些老人,邻居之间也会以物换物。
过去一周是团购的爆发期或鼎盛期,有幸成为这段历史的一部分。不过我觉得即便疫情过去,有品牌高性价比的产品团购也会保留下来。在比较大的品牌折扣面前,或者符合社区客群需求的产品比如青团、粽子这一类,还是有很大需求和市场的。
结语
受疫情影响原有商业供应链停滞的情况下,由居民组织的团购盘活了一个个社区,及时雨般解决了许多家庭的物资问题。
这其中依仗商家的资源、物流的保障、团长的组织、居委会的帮助、志愿者的付出和社区居民的配合等,无论其中哪一个环节疏漏,团购都可能面临破产。对于团长本人而言,要求也很多。时间、货源、沟通组织能力和能够承担误解指责的强大心理等,或许都是合格团长的应有素质。
搬运物资的志愿者们
4月10日,上海市场监管局发布提示函,进一步规范“社区团购”价格行为;坊间也有“业主自发团购渠道可能会收紧”的传闻,这场在春天发起的“团购风潮”不知未来走向如何,但至少人们探索出了一条互助的路径并在持续改进优化中。
我们看到人与人之间朴素的爱与关怀,也看到了一个体量可观的需求市场。疫情中关键的库存和运力问题,或许也是美团优选、橙心优选、淘菜菜等社区团购选手需要考虑和攻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