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没买,但看得我心在滴血”。

在雪球App上,融创中国今天排在了热股榜第一位,这抹绿色真的非常扎眼。

截至收盘,融创中国跌16.73%,报6.37元,成交额18.48亿元。今年以来已经跌超45%,股价近乎腰斩。

这一次,是黎明前的最黑暗最寒冷的时候了吗?

01

最后一个碉堡坍塌?

网传大量商票集中到期

今日一开盘,融创中国的股价倾泻下跌,从跌5%瞬间扩大到10%,随即到15%、17%,一切都在瞬间发生,没有任何可供调仓的准备。

为什么突然会发生大跌?

据雪球用户@地表大表哥写到:融创中国2月中传出旗下项目公司的商业票据到期未兑付,融创大量商票在2021年2月开出,今年这些商票也将在2月集中到期,估计春节结束时融创会有约20亿元人民币的到期票据,正展开展期谈判。

之前融创的商票逾期集中在华北、华南、华中等销售成绩一般的地方,到春节之后,连财务状态最佳的上海区域都出现了商票的大面积逾期,就像最后一个碉堡也要坍塌了一样。

融创缺钱,其实它一直在想各种办法解决。

2022年开年,融创中国率先打响配股的第一枪。不过与前几年股价飙涨,内房股趁高配股的情况不同,融创中国本次配股正值近4年来的股价低位,滚动市盈率已跌至1倍左右。有机构投资者对此大呼“太惨烈”,“和卖儿卖女换两个馒头吃差不多了。”

在市场和信贷政策的调控之下,房企陷入资金紧张的困局,如融创般的头部玩家也不能置身事外。去年11月,融创中国和融创服务刚分别完成3.35亿和1.58亿股份的配售,募资总额分别约为50.85亿港元和23.31亿港元。也就说是,通过配股,融创系2个月内就新增融资近120亿港元。

据公告显示,该次募集资金将一半资金用于公司营运,另一半用于偿还贷款。而这已经是融创系中国近2个月以来的第二次配股。

02

股价的持续下跌,

投资者:想起来都后怕

融创无疑是一家值得尊重的企业。

雪球用户@笨笨的投资者2 写道:融创有着民企中最好的产品力。这样的企业活下来对整个中国住房品质的改善是有着显著提升作用的。

但是,高昂的资金成本也是其致命的缺陷。如果销售去化不畅,如果回款不能及时回流偿还负债,如果再融资始终遇阻,那么不断产生的利息会吞噬融创以前的,现在的包括未来的所有利润。

现在行业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新闻,真假难辨。很多人以为市场已经见底,但真正的情况是行业依然还在下坠的过程之中。

市场的大跌让不少人感到后怕,不少投资者对后市持悲观心态,比如雪球用户@长安卫公,他带着我们回顾了一下融创以及房地产历史:

2017年,融创中国接手乐视亏了200多亿,也就是孙老板在股东大会上流了一点泪,也没有伤及筋骨。

今年,却在股价跌了75%的情况下,被迫10港币配股,仅仅筹资几十亿。2022年,是海外地产债的偿债高峰期,一共有630多亿美元的债要还。

本来想如果地产公司先破产一批,是不是就能转向了,或许有投资机会了?

后来想了想教培,感觉地产这个行业,大股东公司都自身难保,再去幻想这样的公司考虑小股东的利益,实在是痴人说梦。

不少球友在感概行业变化沧海桑田,时间是好生意的朋友,是坏生意的敌人。

03

机会还是陷阱?

有人五倍加仓买入融创

但是,也有例外。

雪球用户@萧兄写下洋洋洒洒一篇文章,讲述《我为什么持有融创中国》。

他写道:我个人认为房地产市场会进入良性发展阶段,去粗取精,做好产品的企业会有更多的品牌溢价,未来的房子不会再一刀切的价格。市场规模会逐年降低,行业集中度会加速提升。

融创只要维持销售不出现明显下滑,保持周转,就是相对安全的,下半年以来已经停止拿地,当下的资金压力主要是因为去年上半年拿地了,后续的融资渠道被掐断,设想中的账户资金变得很难动用,原本常规的运作被打乱了。不仅是融创,多数躺平的或者挣扎的企业都一样。如果能扛过上半年,财务报表除了利润这栏,其他都会有稳健的变化。

我为什么认为融创的赔率最高?原因有三:

①融创拥有最优质的土储,8成左右位于一二线核心城市,成本低,土储量大。整体质量不低于万科,土地成本低了30%,这是融创中国每一位投资者的基本盘。

②融创的行政管理成本做的最好。

③融创的产品竞争力最强,无论是我们身边观察到的想象,还是克而瑞发布的榜单,2018-2021这4年中,融创获得2次第一,2次第二,是毫无疑问的产品力No.1。在我生活的城市杭州,融创合作的一些项目,皆获得了优质的口碑,壹号院和望江府更是高端住宅的典范。

球友小象艾美丽则发帖表示:今年五倍加仓了融创,成本价6.8元。

04

赛道失宠,

“固收+”产品发行增多

融创只是这两年股市的一个缩影。

股市实在是太过刺激,每一笔的操作,都是自我认知的体现。至于结局如何,只能静待市场给出答案。随着市场的震荡,新基金发行也持续萎靡。

在募集失败的产品中,此前的热门赛道型产品首当其冲,譬如中银国际证券发行的新能源车电池ETF就在其中,而即使是已经成立鑫元清洁能源、长城新能源、鑫元健康产业等产品,募资金额也刚过千万,踩线成立。

此外,很多明星基金经理发行的产品在今年同样遭到了冷遇。例如,神爱前的新产品平安兴奕成长、韩广哲的新产品金鹰时代先锋,募集金额也分别只有3.47亿元和3.29亿元。作为新能源上涨浪潮中崛起的公募新星,明星基金经理光环仍无法吸引更多的基民申购。

在今年基金发行热度降温的情况下,基金公司对债券型产品的布局明显升温。

以易方达基金为例,基金公司在去年同期报送的产品有13只,其中,有7只混合型基金和4只指数型基金,剩余的基金类型为QDII和FOF,并无债券型产品;而今年以来,公司报送的产品数量只有3只,其中还包括了信用债券这一只债券型产品。

大型基金公司开始调整新品发行策略,比如中信建投就开始主推均衡策略的权益类公募,以及’固收+’的公募产品,此外注重控制回撤的公募和私募产品我们也会向客户推荐。

基金市场正在发生变化,随着银行理财不再刚性兑付,投资者对公募债基的需求开始提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