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小米、OPPO等明星股东,江苏帝奥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帝奥微”)科创板IPO自受理之时起就备受市场关注。据上交所官网最新消息显示,帝奥微已对外披露了首轮问询回复意见,在首轮问询中,小米、OPPO既是股东又是终端客户的情况被上交所追问。虽有明星股东加持,但帝奥微最近三年无新增获授发明专利,公司持续创新能力遭质疑。此外,帝奥微研发费用率逐期下降,并于2019年起低于同行平均水平,这一情况形成的原因也需要帝奥微作出说明。
最近三年无新增获授发明专利
上交所官网显示,帝奥微科创板IPO已对外披露了首轮问询回复意见,其中,公司首先需要回答的就是是否具有持续创新能力。
招股书显示,帝奥微是一家专注于从事高性能模拟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按照产品功能的不同,公司产品主要分为信号链模拟芯片和电源管理模拟芯片两大系列,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智能LED照明、通讯设备、工控和安防以及医疗器械等领域。
据了解,帝奥微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有24项,不过申请时间集中在2018年及以前,最近三年无新增获授发明专利。为什么近三年没有新增获授发明专利?公司是否具有持续经营能力?在首轮问询回复中,上交所对帝奥微发出了“灵魂考问”。
帝奥微对上述情况作出了解释,帝奥微称,一项发明专利从提交申请到取得授权的周期通常为2-5年。公司已获授权的发明专利申请日期集中在2018年及以前主要系发明专利审核周期较长所致。公司2018年之后仍持续进行专利申请,其中申请的部分发明专利尚未获得授权。截至问询函回复签署日,公司共有24项已进入实质审查阶段的发明专利。
此外,在2018-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帝奥微出现了研发费用率逐期下滑的情况,且于2019年起低于同行平均水平。
具体来看,2018-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帝奥微研发费用分别为2512.46万元、2186.58万元、2605.06万元和1919.0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5.8%、16%、10.52%和8.61%,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别为16.75%、16.24%、23.97%和17.43%。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2018年,帝奥微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还高于同行,但从2019年起,帝奥微研发费用率逐期下滑,2020年以后显著低于同行平均水平。
投融资专家许小恒表示,对于申报科创板的公司,研发投入情况是监管审核的重点,公司研发费用率逐期降低的原因还需要公司作出详细说明。
小米、OPPO入股后业绩大增
值得注意的是,帝奥微获得了小米、OPPO等企业的青睐,在报告期内入股帝奥微,公司业绩也在小米、OPPO入股后,获得了较大提升。
股权关系显示,小米旗下公司小米长江产业、OPPO广东分别持有帝奥微7.5%、4.33%股份,分别是帝奥微第四、第七大股东。据了解,小米长江产业、OPPO广东均是在2020年以后入股帝奥微。其中,小米长江产业分别于2020年1月、5月受让帝奥微部分股权并增资,OPPO广东于2020年9月对帝奥微进行增资。
小米、OPPO入股后,帝奥微业绩在2020年扭亏为盈,实现大增。
财务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帝奥微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0.97亿元、1.37亿元,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分别为-810.34万元、-92.29万元。2020年,帝奥微扭亏为盈,当年实现营业收入约为2.48亿元,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为4080.71万元。2021年上半年,帝奥微营业收入、归属净利润分别为2.23亿元、5969.26万元。
此外,小米、OPPO还是帝奥微主要产品的重要终端客户。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帝奥微芯片最终应用于小米产品的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0.58%、0.71%、9.32%和7.98%,最终应用于OPPO产品的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63%、14.38%、19.01%和29.58%。
这一情况也被上交所关注,上交所要求公司确定小米、OPPO入股价格的过程、依据及公允性,说明公司成功拓展OPPO和小米的关键因素。针对公司相关问题,记者向帝奥微方面发去采访函,不过截至记者发稿未收到对方的回复。
本次科创板IPO,帝奥微拟募资15亿元,用于模拟芯片产品升级及产业化项目、上海研发设计中心建设项目、南通研发检测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其中,1.56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帝奥微净资产4.16亿元,资产负债率12.4%,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8643.67万元,均为理财产品。对此,上交所提出了质疑,要求帝奥微结合当前货币资金余额、未来具体项目规划及资金需求等方面,充分论证本次募集1.56亿元用作补充流动资金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记者董亮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