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多晶硅价格迎来年内第20次上涨,光伏硅料价格再创新高。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公布的最新多晶硅报价显示,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26.8万元~28万元/吨,成交均价为27.31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1.71%,最高成交价打破了去年11月创下的27.5万元/吨历史纪录。

与硅料产能绑定最密切的是硅片环节。硅片端扩产幅度远超硅料扩产幅度,叠加硅料项目建设周期更长,是导致硅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的主要原因。

硅料厂商年内享有超额利润已是既定事实,而光伏行业料将在未来数年维持高景气度,后续随着硅料供给逐步放量,行业需求有望呈逐季增加趋势,哪些环节能挣得更多利润,关系到下一步布局投资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期机构调研光伏行业活动发现,传统光伏龙头并不是机构调研的热门标的,多晶硅还原炉、胶膜、光伏玻璃等设备、材料环节更受机构重视。而随着硅料新增产能加速释放,“光伏卖铲人”获得机构高度关注。

行业大热,机构密集调研光伏股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5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6.83GW,同比增长139.25%;1~5月光伏累计新增装机量23.71GW,同比增长141.34%,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趋势。6月以来,硅料的下游频频签订“锁量不锁价”的百亿长单,以保证未来几年原材料供应稳定,也反映了下游需求旺盛程度。

超预期的装机需求下,A股光伏板块表现突出。截至6月23日收盘,Wind光伏指数再创二季度以来新高,报4867.98点,5月至今大涨逾37%,大幅跑赢A股主要股指。

个股方面,统计数据显示,二季度以来,74只光伏股中,有10只涨幅超40%。12只个股股价创出历史新高,包括爱旭股份(600732.SH)、双良节能(600481.SH)、高测股份(688556.SH)、奥特维(688516.SH)、晶澳科技(002459.SZ)等。

光伏股高举高打,机构则是密集调研相关企业。不过,隆基绿能(601012.SH)等大市值股并不是机构期调研光伏行业的重点。设备、材料及部分辅材环节的“腰部”市值光伏股更受青睐。

具体来看,长晶炉与切割是机构最关注的设备关节,胶膜、背板、玻璃等光伏组件制造的必须材料,以及逆变器、支架等均受到机构高度关注。调研涉及的企业包括高测股份、晶盛机电、东方日升、横店东磁、海优新材、

“光伏玻璃、胶膜等作为组件不可或缺的的辅材,需求将伴随光伏新增装机规模稳定增长。以胶膜为例,由于组件厂的行业集中度在不断提升,胶膜供应稳定对头部组件厂的重要越来越高,随着国产厂商市占率提升,叠加需求增长,有望迎来盈利改善。”一位新能源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说。

硅料产能释放后,“光伏卖铲人”或充分受益

当前,硅片厂商仍在加码扩产。6月22日,上机数控公布硅片40GW扩产规划,晶澳科技公布10GW电池片扩产规划。6月17日,天合光能表示,拟在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年产30万吨工业硅、年产15万吨高纯多晶硅、年产35GW单晶硅、年产10GW切片、年产10GW电池、年产10GW组件以及15GW组件辅材生产线。

这意味着,硅料供需错配短期内仍难缓解。通威股份期接受调研中指出,全年硅料产能对应硅片的产能有300GW左右,远小于硅片产能。预计硅料价格三季度依然坚挺,四季度硅料价格会下滑,但跌破20万元/吨的可能不大。

除了行业内原来的硅料生产企业,如大全能源、通威股份等老牌厂商,诸多新企业也启动大规模硅料项目,目前合计规划产能达225万吨,但绝大部分将于2023年及以后投产。

“上游多晶硅料新产能投放周期明显长于其他环节,在全产业链扩张中较易发生脱节。但中远期来看,硅料供应充裕。”前述分析师说。

硅料远期产能无忧,意味着具备先发优势的“光伏卖铲人”将充分受益,原因无他——新增硅料产能带动设备增量。

多晶硅还原炉是多晶硅核心生产设备,被认为是率先受益硅料扩产的设备环节。

根据双良节能披露公告数据,一万吨硅料产能对应的多晶硅还原炉(以42对棒还原炉为例)数量大概在15~17台套,所对应的价值量在5000万元左右。目前,双良节能是还原炉龙头企业,市场份额超过65%。

目前硅片大尺寸化替代并未完成,2021年大尺寸硅片占比仅为45%,增长空间意味着大硅片将延长行业景气周期。

拉棒工序的核心设备是单晶炉,期,提供单晶炉设备的晶盛机电获得众多机构调研。晶盛机电在调研中指出,光伏设备的需求来自终端光伏装机需求和技术迭代带来的更新需求。光除了新增的产能外,存量产能替换也会带来一部分设备需求,特别是大尺寸、薄片化的先进产能扩产。

根据公告,截至2022一季度末晶盛机电在手订单已达222亿元,其中光伏设备 209亿元,半导体设备13亿元,公司是单晶炉市场的龙头,光伏业务则是公司业务的第一增长曲线。

“大硅片需要的单晶炉尺寸更大,自从中环对提出210mm的G12硅片以后,大尺寸单晶炉的需求持续增长,同时老旧的小尺寸设备替换也会带来一部分设备需求。”前述分析师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