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这样总结资本市场的牛市历程:在绝望中孕育,在犹豫中成长,在憧憬中成熟,在疯狂中灭亡。

截至7月28日,北交所上市企业家数达到104家。根据统计,开市以来截止至7月28日的172个交易日里,有79家企业都曾经破发,占总数的75.96%。

在北交所开市的前半年里,失落、不安、怀疑的情绪弥漫整个市场:企业频频破发,估值下降导致交易量萎靡,无法吸引优质企业,进而导致整个北交所好标的稀缺、对资金吸引力减弱,逐渐形成恶性循环。


(相关资料图)

凛冬之际,7月,北交所似乎看到了从绝望中孕育的希望。

年内上市个股,超八成已走出上涨行情

以11月15日北交所设立开市为起点,共有36家企业上市,以其中有5家上市当天即破发,这批“生不逢时”受A股行情低迷影响的公司,近日终于迎来一波新行情。

根据犀牛君的观察,在7月15日到28日短短两周的时间,年内上市的新股们静悄悄的掀起了一波上涨行情。

先从整体的变化上看,36家企业近10个交易日内有32家收涨,其中68.75%企业的收盘价都超越了发行价,破发不再成为北交所的大概率事件。

而从年内首发当日就破发的个股们看,科润智控、奥迪威、则成电子、灿能电力、鑫汇科5家破发新股,都在近两周全线开启了上涨行情,其中科润智控、奥迪威已经彻底摆脱破发阴影,截至28日收盘价已然高出发行价不少。

破发真的大幅缓解了,能成为常态吗?

基于持续的观察和横向的比较,从经验出发,或许我们可以从个股情况和板块间的对比,谈谈关于新股破发这件事情在逻辑上的一种思路。

首先,为什么会频繁的破发的?

行情不好、市场缺钱的时候,破发往往更容易出现,归根结底是发行价过高/企业成长性不足、缺乏流动性导致破发频现。

先从开盘就破发的5只新股来看,5家公司的发行定价会很高吗?

以北交所36家新股的平均发行价看,奥迪威、鑫汇科和则成电子三家企业高于北交所内上市企业的平均发行价,目前只有奥迪威涨到发行价以上。

而低于水平线的科润智控和灿能电力,情况却相差甚远,科润智控反弹成功,涨势喜人;但灿能电力却还是深陷破发泥潭,也是北交所内少数行情持续走下坡的次新股。

整体看5只个股的发行市盈率整体也偏低,基本都在15~25倍之间徘徊,市盈率大多数只有同行业上市公司的70~80%,远远低于科创板、创业板新股动辄四五十倍的发行市盈率。

显然发行价高并不是破发的决定因素。

根源还是在流动性和企业质地上。从开市当日截至28日,5只破发新股的换手率基本都跌置个位数。

但北交所成交额收缩,换手率低流动性低迷这这一现象也和大家讨论过相当多次了。

但投资机会它是取决于未来,而不是看现在。假设现在北交所板块内各要素都处于巅峰,运行顺畅,那么相对的问题场内人满为患,就是入场的门票价高难求了。

北交所的力量来自于板块内的上市公司生态,而不取决于现在的流动性好不好。

生态的发展,背后需要一批优质的:中介机构、专业人才、上市企业、监管机构、投资机构。

问题重点是,现在我们能不能看得到变化呢?

资金端,增量资金已经在路上。

首批精选层基金,富国积极成长删除投资比例限制获批。目前,该事项得到证监会的通过;其他几家基金公司也在积极准备,将于近期履行规定的程序后修订基金合同。

另外,第二批北交所主题基金景顺长城基金、中信建投基金旗下北交所主题基金已经在发售中。

现在能够看到是各种私募代销产品和公募基金在陆续跑步进场。从这个角度来看,北交所是持续在变化着的。

市场为什么对破发如此敏感?

长期来看,这么低的市盈率都会频繁破发,其实会让后来的投资者望而却步。而IPO企业以过低的价格发行,也会削弱尤其是优质企业股东们在北交所上市的信心和预期,那么大多数企业是不会选择北交所的。

但目前来看这种担心的声音,很大概率不会成立。随着“领航计划”启动,北交所有望迎来更多优质标的,根据北交所的官网的公告,目前最新的北交所申报企业已经达到123家,逼近科创板的申报数量,并且其中有30%的企业净利润都超过5000万。

而从储备上说,北交所从新三板发展而来,新三板到现在为止依旧有接近7000家挂牌企业,利润超过1000万的公司超过2200家、利润超过3000万的公司800余家。

这可能意味着未来三年内北交所企业或许会突破500家。也就是说未来三年内还会有超过400家新三板企业在北交所上市,就算只有20%的企业能长期持续成长,未来也一定能出现百家以上市值超百亿的优质公司。

所以,上涨行情能不能成为一种趋势呢?答案还是那句老话:以时间换空间。

结语

近期华岭股份以37天刷新北交所最快上会纪录,华岭股份之后,又有硅烷科技、中科美菱等一批高成长的优质标的陆续上会。可预见的是,北交所的“预备队们”远不止于此,更多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正在奔向北交所的路上,而这一切只是中国资本市场多层次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注脚。

展望前路,作为补足了国内资本市场最后一块短板的北交所,未来北交所场内的发展和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