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首届 “金鼎杯” 买方投顾资产配置大赛 6 月榜收官,7 月资产配置方向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在近期6月榜解析直播的交流中,公众号“丰慧自留地”主理人、“金鼎杯”买方投顾资产配置大赛导师丰丰作为主持人,特邀嘉宾知名财经博主、公众号EarlETF主理人张翼轸,嘉实财富基金投顾部负责人、“金鼎杯”买方投顾资产配置大赛行业专家周凤等业内专家围绕市场趋势、行业机会及策略优化展开深入探讨,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实操价值的观点。
7 月配置三大主线浮出水面
周凤强调,基金投顾需优先关注客户账户的 “收益获得感”,而非单纯追逐市场热点。基于此,7月策略可聚焦三大方向:
一,地缘政治背景下的抗通胀资产。当前国际地缘政治局势复杂多变,各类因素交织影响全球经济,抗通胀资产在这样的背景下往往能展现出较好的保值增值能力,成为投资组合中的稳定器。
二,新能源赛道的结构性机会。新能源行业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虽然整体面临一些挑战,但其中仍存在不少细分领域的结构性机会,值得深入挖掘和布局。
三,红利资产的配置窗口。利率下行周期下红利资产股息率相对无风险收益率的息差进入性价比凸显的配置区间,其稳定的分红特性使其适合作为组合的稳健压舱石,能够为组合提供较为稳定的收益来源。
张翼轸则从因子平衡角度提出思路:动量因子在牛市中表现优异,但高位回撤风险较高,建议与反转因子、价值因子结合使用。例如 “红利 + 小微盘” 的组合,既保留价值属性的稳健性,又纳入量化基金的动量优势。行业选择上,除热门赛道外,可关注 “乏人问津的复苏行业”,如近期初显复苏迹象的光伏、钢铁、建筑建材等,这类低关注度板块可能存在逆向投资机会。
策略优化:适配性与平衡感是关键
针对 7 月策略调整,各行业专家、财经博主普遍强调 “适配性” 原则。张翼轸指出,AI 工具的使用需避免 “为新奇而用”,应回归投资本质:“量化基金已将 AI 技术深度融入策略,普通投资者可通过配置这类产品间接享受技术红利,无需盲目亲自操作。”
周凤补充道:投顾策略应减少对择时和择机的依赖,更多通过资产多元化分散风险。“客户的长期收益获得感,来自组合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抗波动能力,而非单次热点捕捉的成败。”
公众号“丰慧自留地”主理人、“金鼎杯”买方投顾资产配置大赛导师丰丰表示,综合大家的观点,7 月的资产配置需要在趋势延续与风格切换之间寻找平衡:既可以保留动量策略的部分仓位,关注新能源、小微盘量化等强势赛道;也应该布局红利资产、抗通胀品种等稳健标的,同时密切跟踪低关注度行业的复苏机会。正如业内共识所言,“组合的长期稳健性,比单月的高收益更值得追求”。
市场结构与应对思路
对于当前市场结构,多位专家观察到 “两极分化” 特征:一方面,银行等权重板块受机构资金追捧,持续走强;另一方面,散户主导的小盘股、微盘股及题材股(如创新药)表现活跃,成为市场热点。
在此背景下,投资者需摒弃 “押注单一赛道” 的思维,转向多元配置。丰丰结合普通投资者视角分析道,A 股市场周期性强,尤其是成长性板块,若仅看动量,在牛转熊时可能面临困境,把握市场周期,在低位多买、高位止盈,结合估值百分位等指标,能获取超额收益。
例如,对于新能源板块,可关注“反内卷”政策可能带来的行业反转机会;对于医药行业,在经历 3-4 年调整后,基本面已经得到了改善,仍处于较好的配置窗口期。这种基于周期和估值的布局思路,有助于在复杂市场环境中把握结构性机会。
7 月的市场虽充满不确定性,但清晰的配置主线与策略框架已为投资者指明方向。无论是抗通胀资产的防御性配置,还是新能源、红利资产的进攻与稳健组合,核心都在于通过多元策略平衡风险与收益,在波动中寻找确定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