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而异,辨证施治,同样病症的患者,治疗的方法和路径却不一定相同。这其中有中医同病异治,殊途同归的应用法则……”谈吐谦和儒雅没有一点名医架子史志刚温和坚定,却能“穿石”,这是我们见到他的第一印象。
辨证施治提供个性诊疗
“您觉得到底是西医更出色,还是中医更厉害?”“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中医是一门很神秘的学科?”“同样是咳嗽,为什么两个患者不开一样的方子?”……面对我们这样中医“门外汉”的提问,史志刚总能用简短而不乏柔和的语言告诉我们答案。
【资料图】
通过史志刚的介绍,我们才逐渐掀开了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的一角。原来从根源上来讲,中医、西医属于两个体系,基础理论支撑完全不同,结合起来比较困难,但为了更好的治疗疾病,才有了中西结合的趋势。在史志刚看来,病有疑难和容易,多年都离不开辨证施治。而这种不偏不倚的中和之道,也恰恰是中医治病的精髓——辨证施治。通过应用药物的偏性,根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法则对我们人体进行纠偏,让身体重返健康状态。“可以说中医的理念已经渗透在我的血液中,我们一起走过了前半生,也将伴随我的后半生”,从事临床工作近四十年,史志刚对中医根本理念的坚守,从未产生变化。
同样是咳嗽的两个患者,开具的药方却未必相同,那是因为中医认为同一种疾病可以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不用原因会有不同的症状变化,只有对症状进行归纳总结,找出症候所在才可以进行治疗。同时每个人的个体是有差异的,这就要求中医必须实施个性化诊疗方案,也就是常说的辨证施治。这与西医不同的是,中医更注重帮助个体进行自身修复,驱邪扶正,在于固本培元,提高自身免疫力。
中医发展在于传承创新
“中医其实是构建在中和字上的一门医学,我们要讲传承也要讲创新……”,史志刚说,中医治病的核心和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执中守中“致中和”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史志刚从“络病理论”提出肺癌的发病机理,查看络脉功能的协调与否,即脏腑阴阳气血正气亏损与否,决定肿瘤能否转移的方法,一方面很好的继承发扬传统中医药的精华,另一方面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不断进行创新。
史志刚非常注重尊重自然,提倡天人合一。史志刚医生表示“中医和西医的医疗模式和思维模式是不一样的,理念上是不能结合的,只能说药理上互相结合”究其原因,他表示西医只看到疾病,而看不到疾病产生的原因,是因环境不适引起,还是因人心理情绪变化引起,还是因饮食结构失调引起的;中医是一个整体观,讲究“天人合一”不同的节气,不同的地理位置,生理节律,都会让处方发生变化。
名中医,是中医药学发展史中各种学说与成就的创造主体,也是中医药文化中最易被民众感知的部分。作为名中医,史志刚善于传承并创新,他在临床上擅用黄芪来治疗糖尿病、肝病、脾胃病、肺病、肾病、风湿类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他还提出“顽症当则之于痰瘀”,来缓解癌肿、中风、糖尿病并发症、慢性肺病、顽固性癫痫等。他传承并创新出许多新的学术论点,如:“张锡纯的宗气论与临床”、从“络病理论”提出肺癌的发病机理、辩证选穴针刺治疗食管癌进食哽噎等。临床实践中,在治疗肿瘤方面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作用。
医患和谐需要中医智慧
医患关系的维护不仅仅是医生一方的事,也需要患者同样懂得珍爱生命,配合医生。在“医患关系”上,史志刚认为如果医患之间能和睦友好的相处,互相建立起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那么,双方的心态都将处于轻松自如之中。所以,医生要坚持“以和为贵”,尊重患者,理解患者,站在患者的角度分析,为患者服务。史志刚提到当下一些年轻人甚至是儿童,因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患上恶性肿瘤的事情。讲述时,他眼里对生命惋惜的那种善良和救死扶伤的使命感仿佛是与生俱来的。他诚恳的告诫年轻人一定要注重身心健康。“不熬夜,多运动,饮食少油低糖。”他朴素的话语蕴含着中医的大道至简。
“中医人本观是在儒家‘仁爱’思想的影响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史志刚认为,和谐的医患关系首先要求医者牢牢地建立起“医乃仁术、济人为本”的理念,对病苦中的人关心和爱护,把患者的生命看得重于千金,只有这样才能为和谐的医患关系打下坚实基础。即医学的对象不仅是“病”更应是“人”。不能只重视患者身上的疾病,而不重视患病的人,要把人当作一个与自然、社会相关联的整体,心理上的体恤、鼓励与安慰,有时能发挥比手术刀和药物更强大的作用。有时候,一次耐心的倾听,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简单的嘱咐,就能促进患者健康,改善医患关系。
大医精诚,医者仁心。在史志刚的中医世界里,秉承中和之道,秉承对生命的尊重,已然成为他和患者双向奔赴的精神桥梁,他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仁心仁术诠释着一名中医人的情怀。
实习生 解东旭 夏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