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雄安,不说不,只说行。”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雄安新区,刘西多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看着车窗外不断闪过的“智慧灯杆”,他几多感慨,就像看着自己一点点长大的孩子一样。


【资料图】

刘西多是中电信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咨询师,主要从事雄安智慧城市及相关领域的工作。他毕业于清华大学,来雄安新区之前,已有世界500强公司、互联网公司、金融公司等背景的从业经历。

路网设备维护监管平台。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马宁 摄

一根“智慧灯杆”,就是一个信息触点;一个个触点汇聚起来,就是一个信息系统。容东片区如今已有的7000多根“智慧灯杆”,藏着雄安新区智慧交通的“密码”。

“我们这些灯杆叫做多功能智能信息杆柱。上面安装了红绿灯、摄像头、雷达、5G网络以及各类传感器,它们采集、汇聚、传输图像数据、雷达数据等,传到统一的云平台。”刘西多说。

雄安新区容东片区的智慧灯杆。资料图

有了“智慧灯杆”,就能实行“绿波带”控制。

“绿波带”控制指的是一种交通信号协同控制方式,就是采用大数据智能分析、多传感器融合等技术,智能调节主干路上若干个连续交叉路口交通信号灯,帮助车辆实现一路绿灯或少遇红灯。

记者驾车行驶在雄安容东片区乐安街,正好赶上了一个绿灯,把车速控制在40迈左右,果然体验到了一路绿灯的畅快。

“绿波带”控制下,一路畅行。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马宁 摄

“智慧灯杆”是数字道路的前端触点,“绿波带”是数字道路的科学应用,而容东数字道路智慧运营中心则是这一切的“指挥大脑”。

这个“大脑”怎么运作?拿“绿波带”来说,根据智慧灯杆传回的数据,中心对数据深度解析,分析后工作人员如果发现某一路段经常拥堵。他们就会同交警信控系统调整信号灯时间,设置绿波车道。优化后,平均车速能提高35%,停车时长能降低31%。

“目前看来,雄安新区是国内做智慧城市最有希望率先成功的地方,所以我就毅然决然地跑过来了。”刘西多说。

刘西多成长和求学都在北京,父母也居住在北京。结婚后,由于爱人在天津工作,便将自己的小家也安在天津。如今,他又来到雄安工作。

刘西多在雄安新区容东数字道路智慧运营中心。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马宁 摄

“我的家,也把京津冀协同发展落实得不错。”刘西多笑着说。

来雄安新区工作的这些日子,“挑灯夜战”是刘西多的家常便饭。一遍遍推敲方案,一点点深入本质,最终一次次成功交付……

他说,对于咨询师来说,见多识广是必备技能,除此之外,还要有足够的敏锐性和洞察力,了解关键技术解决方案的核心和本质是什么。

从一根根灯杆看见一座城,从一个奋斗者看见更多奋斗者。

交通治未病,城市“不堵车”。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马宁 摄

目前,雄安新区在建的数字道路总里程已达200多公里,未来将扩展到500公里。数字道路有了,智能网联巴士、无人零售车、无人清扫车、无人物流车等多种无人车也正在进入视野。这背后,是众多“刘西多”这样的建设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作为全国第一个全域按照智能交通建设布局的区域,未来雄安新区将形成人、车、路、物实时互联互通、实时感知、瞬时响应、智能决策的新型智能交通体系。从畅行,到“不堵车”,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雄安智慧交通建设,未有穷期。

来源:冀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