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西北部,光明科学城启动区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两大设施将于年内率先投入使用,“鹏城云脑Ⅲ”、国家超算二期、材料基因组等重大装置加速落地……规划总面积99平方公里的光明科学城,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战新’已兴,‘未来’已来。近期,深圳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进行部署,涉及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细分领域、8个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即“20+8”。
疏理发现,在全市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光明区占7个;在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中,光明区占4个。作为深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阵地的核心承载区之一,光明区正着力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迎来先行科研经济、高质量产业集中涌现“新泉眼”的黄金机遇。此次颁布的“20+8”等产业政策为光明区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明确了奋斗目标,为光明区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注入了澎湃动能。
激荡新兴产业浪潮
光明区始终聚焦实体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成为全市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2018年成立行政区以来,光明规上工业增加值从483亿元增加到804亿元,年均增速达9.5%,高于全市年均增速5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突破700亿元,占GDP比重达54.6%。规上、国高企业双双突破1700家,专精特新企业近400家,成为深圳增长潜力最足、发展势头最猛的板块之一。
《意见》发布的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细分领域和8个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正是光明近年来布局和发展的重点,且不少已初步形成规模、取得成效。
位于光明区的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深圳土生土长的企业,一直重视锂离子电池关键新材料的布局与研发,历年来已经投入数十亿元的资金用于研发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并对关键核心技术持续升级迭代。
“20个产业集群中,新材料产业集群要推进高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等建设。这给贝特瑞年产4万吨的高端锂离子电池材料项目提供了更多产业政策支持,为我们进行核心材料领域的前瞻性知识产权布局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生态和发展环境。”贝特瑞董事会秘书张晓峰表示。
在深圳三环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东羽眼中,“20+8”产业政策的出台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持和鼓励,也更加坚定了公司自主创新的步伐和决心。接下来该公司将牢牢把握政策机遇,在新能源领域做大做强,不断推进转型升级,集中力量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平台,为深圳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据悉,光明区一直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今年年初,光明区正式印发了《光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至2025年,光明力争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820亿元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7%以上,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GDP增速;年产值超过百亿的战略性新兴企业数量达到7家。
营造高品质产业空间
充足的产业空间,正是集聚优质创新要素、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基础。这一点,光明早已有深刻的认识。
为了加快实现“项目等土地”到“土地等项目”、从“产业等空间”到“空间等产业”的重大转变,在2022年开工第一天,光明区召开连片产业空间攻坚动员大会,将国土空间提质增效作为今年“一号工程”来抓,以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统筹推进连片产业用地大整备,以更大空间、更高标准服务先进制造业落户光明。
7月6日,在2022年光明招商大会上,光明区相关负责人着重介绍了光明区优质的产业空间政策,以此作为“求贤令”引入“金凤凰”。作为产业空间政策的支撑性文件,《光明区关于打造高品质产业空间促进优质项目落地的若干措施》分别从建设高标准厂房、提升品质形象、提升运营管理水平、稳定使用成本及提质增效等5个方面、共26条,促进优质项目落地。
据悉,光明区已形成了“1151”产业空间政策,具体包括1个总领性文件(《深圳市光明区高标准产业保障房建设工作行动方案(2020—2025)》),1个支撑性文件,5个专项办法,1套建筑设计指南,全力保障优质产业项目空间需求和效率需求。
品读“1151”产业空间政策发现,光明区拿出了“真金白银”实现产业空间的“高亩产”。例如,对按照厂房建设二类指标新建的项目,最高奖励3000万元;对首次在光明区购置自用研发办公用房的,最高给予3000万元补贴;对落户的知名企业,最高给予6000万元奖励……
尽管区域面积在全市占比不大,但光明区现存工业区块线范围有31.8平方公里,已列入市较大面积产业空间整备片区规模达22.8平方公里,位居全市之首。“十四五”期间,还大力推进高标准产业保障房“两个一千万”工程,筹集高标准产业保障房513万平方米,盘活储备创新型产业用房超40万平方米。
打造高质量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围绕全市“20+8”产业布局,光明区立足产业基础,结合光明科学城研究方向,明确重点建设“8+5”产业集群。重点打造超高清视频显示、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智能传感器、精密仪器设备、安全节能环保、现代时尚等8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合成生物、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区块链、量子信息、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等五大未来产业集群。
其中不少产业已经在光明凸显出集聚效应的优势。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2021年实现工业产值约920亿元,产值规模全市各区排名第三;拥有华星光电、日东光学、欧菲光、艾杰旭等规上工业企业250家;未来将重点发展新型显示器件、面板生产、终端制造和应用等领域,争取到2025年产值规模突破1400亿元,占全市总规模的30%左右。
无独有偶,新材料产业2021年实现工业产值约400亿元,产值规模全市各区排名第一;拥有贝特瑞、星源材质、新星轻合金、杜邦等规上工业企业290家;未来将重点聚焦新型显示材料、新能源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等领域,推动新材料与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融合发展,争取到2025年产值规模突破1000亿元,占全市总规模的30%左右。
如何充分保障“8+5”重点产业集群项目引得进、落得下?光明区提出,要将西南直角产业带打造成为深圳先进制造业新高地。充分发挥紧邻南光、大外环交通走廊,北接大科学装置集群、南联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和南山高新区的区位优势,以凤凰、玉塘、马田、公明等先进制造业园区为主体,大力推进连片产业空间整备,着力建设现代化高品质产业园区,推出“精确定制、精准配给”的产业空间,吸引总部企业、研发中试平台、“灯塔工厂”落户光明,打造湾区科研经济主阵地。
因此,光明高标准规划打造凤凰、马田、玉塘、公明四大先进制造业园区,布局“8”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凤凰先进制造业园区拟布局超高清视频显示、安全节能环保集群;马田先进制造业园区拟布局精密仪器设备、智能传感器、现代时尚集群;玉塘先进制造业园区拟布局高端医疗器械集群;公明先进制造业园区拟布局新材料、生物医药集群。这4大先进制造业园区未来将供给555公顷产业用地。
此外,光明还将陆续出台“8+5”产业发展支撑政策,重点从全产业链优质企业落户、重大科技创新研发转化、专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培育发展创新企业、营造科技产业生态环境等5大方面给予更大力度专项支持。按照全市“六个一”工作体系,实行专员负责、挂图作战,精准高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对各产业集群的主攻方向、空间布局、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等情况进行布局,逐步实现“一集群、一基金、一展会、一论坛、一协会、一联盟、一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