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通胀飙升的预期之下,美联储动手了!北京时间6月16日凌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公布了6月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声明,明确提出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75个基点至1.5%-1.75%水平。这也是自1994年以来,美联储加息幅度首次达到75个基点。
消息一出,金融市场率先反应,全球资本市场迎来强劲走势;离岸人民币对美元一度涨超800个基点;甚至是比特币也在消息发出后的半个小时内上涨7%……有分析人士指出,短期来看,仍需警惕加息缩表加速推进造成经济金融市场剧烈波动,股债汇币市场可能出现共振,但目前我国通胀温和可控,货币政策仍有空间。
单次加息75个基点
万众关注之下,美联储迎来大幅加息。6月16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75个基点到1.5%-1.75%的水平,由此迎来了28年以来最大幅度单次加息,凸显美联储激进式收紧货币政策的紧迫性。
与此前“随着货币政策立场的适当收紧,委员会预计通胀将回到2%的目标,劳动力市场将保持强劲”表述相比,本次美联储在决议声明中强调,坚定致力于将通胀率恢复至2%这一目标,还将继续减持美国国债、机构债务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在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抑制通胀依然是美联储的首要任务,预计下一次依然有可能加息50-75个基点,但这种加息幅度不会成为常态。美国经济已对加息做了充分的准备,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将保持灵活性,不会试图引发经济衰退。
而这一加息幅度整体符合市场预期。2022年3月,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从接近于零的水平上调了25个基点,加息“靴子”终于落地。随后在2022年5月,美联储又宣布加息50个基点。
需要注意的是,激进式加息预期之下,美股近期连续暴跌,6月16日美股盘中也一度大幅跳水。直至鲍威尔明确表示“这种加息幅度不会成为常态”后,美国股市、债市开始反弹。美股尾盘拉升,三大股指全线收涨,其中道指涨1%,标普500指数涨1.46%,纳指涨2.5%。同时,美、欧股其他市场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例如英国富时100指数收涨1.2%。
美债收益率则集体下跌,其中3月期美债收益率跌15.34个基点报1.659%;3年期美债收益率跌23.8个基点报3.362%;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18.9个基点报3.291%,3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9个基点报3.338%。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分析指出,从本次会议来看,美联储一方面大幅加息并预计更快加息,另一方面大幅下调经济预测,表明现阶段打压通胀是美联储的首要目标,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牺牲经济表现。等通胀明显缓和之后,美联储将转向避免经济硬着陆。
熊园认为,美联储可能会在年内保持快速加息,随后在明年上半年停止加息,并在不久之后重新开始降息。按照这一路径,今年底或明年初市场可能会转而开始交易停止加息或降息的预期。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本轮通胀的主要原因是供给端冲击,紧缩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内治理通胀的效果有限。因此,美联储只能抑制需求端以及改变人们对未来的通胀预期。随着美联储加息和缩表持续推进,或将导致失业率上升,美国经济有陷入滞涨风险,货币政策也将面临两难境地。
对股市、汇市、债市影响不一
基于全球金融市场的传导效应,美联储的激进加息也引发了业内对于国内金融市场走势的关注。对于国内股市、债市、汇市等多项交易市场而言,又会有哪些影响?6月16日,北京商报记者也进行了多方了解。
相较于美股的波动行情,自4月27日以来,A股走出触底反弹的独立行情。6月15日,沪深两市震荡收涨,收盘前出现了跳水,也被认为是对美联储议息会议结果有所担忧。6月16日,A股三大股指微幅高开,沪指涨0.04%,深证成指涨0.07%,创业板指涨0.03%。
“美联储加息缩表主要是应对美国高通胀,对于A股市场影响并不大,又加上美股处于历史估值高位,A股市场则是处于历史估值底部附近,两个市场位置不同,这也意味着美股今年可能会出现大幅杀跌。”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分析指出。
基于上述背景,杨德龙认为,从中美经济对比来看,美国经济可能会因为美联储加息缩表出现衰退风险,中国经济则在央行适度宽松以及积极稳增长政策逐步落地之后出现恢复性上涨。今年全年经济增长走势应该是前低后高,一二季度探底,三四季度回暖,这也是资本市场走强的一个基础。
华安证券则指出,内疫情外紧缩扰动犹存,但盈利支撑、政策保障,市场有望震荡向上。下半年A股最大的支撑来自于企业盈利随增长底部回升而大幅改善。内部盈利强支撑叠加贯穿全年的稳增长政策,有望推动市场震荡上行。
而在汇市方面,随着加息相关消息陆续出炉,一直保持交易状态的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大幅飙升,一度涨超800基点,创出2017年以来最大涨幅。6月16日,人民币汇率对美元中间价在此前连续4天调贬后单日大幅升值419个基点,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则双双在6.69附近波动。
“美联储紧缩政策对他国货币政策和资本市场的影响主要通过提高美元成本和抑制美元流动性起效。”宏观经济研究员王好解释道。王好指出,美联储加息和缩表都会提高美元借贷成本,导致境外杠杆资金利用低息美元贷款兑换成为高息国家货币,进而投资高息国家资本市场的套利交易成本上升,收益率下降甚至亏损,从而换回美元,退出高息国家资本市场。结果通常是高息国家资本市场出现波动,汇率承受贬值压力。
王好表示,美国10年期国债利差从正常的80-120个基点的舒适区间,下降到倒挂超过50个基点,国内资本市场和人民币汇率承受了较以往更大的压力。但是,从目前情况看,国内经济复苏前景、出口韧性和A股相对配置价值成为维持人民币短期需求旺盛的主要因素。这不仅使得人民币汇率短期止住下跌趋势,也为国内货币政策“以我为主”提供了宝贵的空间。
另在债市方面,王好认为,2022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基本面限制了利率债收益率进一步下行的空间,后续不利因素在增加,用户投资收益下降的概率也相应较高。一方面,经济增速可能已经度过低谷,未来大概率出现复苏。另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望回升,同时原材料价格或将维持高位运行。
在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看来,短期来看,仍需警惕加息缩表加速推进造成经济金融市场剧烈波动,股债汇币市场可能出现共振。随着全球流动性拐点出现,市场风险偏好发生改变,高估值的风险资产可能被持续抛售,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和数字资产同时承压,近期快速变化的各类资产价格对此已有一定反应。
下半年仍有小幅降息降准可能
多位分析人士表示,整体来看,国内金融市场仍将维持“以内为主”的走势,同时也需要关注外部影响因素。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2022年以来,多国央行纷纷开启或加速加息进程。6月16日,除了美联储外,还有巴西、瑞士和英国央行举行利率决议。
而在应对海外经济体、尤其是美联储加息这一问题上,监管方曾多次强调国内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韧性比较强,有基础和有条件适应本轮美联储政策调整。
在4月22日召开的2022年一季度外汇收支数据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便指出,从历史经验看,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特别是加息,通常会对各国跨境资本流动产生溢出影响。但是受到冲击比较大的主要是一些基本面有短板和弱项的经济体。
此外,过去的几个月间,我国中期借贷便利(MLF)连续保持等量续做,中标利率连续5个月保持不变。就在6月15日,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开展了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均维持不变。
程实指出,近年来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一般会考虑海外货币政策的调整,而美联储有望沿循短期加速紧缩路径,若四季度加息到2%-2.5%后,即使高通胀仍未得到抑制,美联储也会因为潜在的衰退可能而暂缓加息。因此,虽然短期下调MLF利率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较低,但在美联储加息节奏趋缓和配合财政稳增长发力的背景下,下半年仍有可能出现小幅的降息降准。
温彬则进一步强调,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带来外溢效益,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美元指数不断走强,导致部分经济结构脆弱的新兴市场经济体面临经济衰退、货币贬值和债务危机的风险。目前我国通胀温和可控,货币政策仍有空间,当前应继续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后续国内货币政策依然将聚焦国内经济‘稳增长’。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的局面不会发生改变,货币市场主要利率保持较低水平。各项措施逐渐起效将带动信贷余额增速和社会融资增速进一步回升。下半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望发挥更大作用,同时央行可能会进一步降准降息,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王好如是说道。(记者廖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