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新基金发行规模只有1188亿元,不足去年12月份的4成。1月份,债券基金就发了138亿元,比去年12月份少发了1500多亿。(新基金净值都是1,发行份额和发行规模的数字相同)单看主动权益基金,(普通股票型 + 偏股混合型 + 股债平衡型 + 灵活配置型)1月份发了561亿元,比去年12月份降了一些,但和去年11月份差不多。可能有人会说,2月份还没有结束,春节也影响了基金发行。01
牛市的时候,基民买基金的热情高,基金公司会趁机大发基金。熊市的时候,基民对基金避之唯恐不及,基金发行量则会降低不少。基金发行的顶部对应着市场的顶部,基金发行的低点对应着市场的底部。每轮牛市,新基金都会大量发行。牛市一旦结束,新基金发行规模也一天天的往下掉。比如2015年牛市结束后,基金单月发行规模还有500亿,和2007年牛市顶峰时差不多。为了挖到更多信息,懒猫用平均发行规模来代替总发行规模。蓝线是主动权益型基金的平均发行规模,红线是上证指数。首先,牛市的时候,新发基金的平均规模蹭蹭的往上涨。而且行情越好,新发基金的平均规模越大。2007年的大牛市中,新发基金的平均规模甚至超过了百亿。2015、2020年的牛市没有2007年那么大,平均规模最高也就60亿元。但是,平均规模的底部,并不是市场的底部。触底后,新发基金的平均规模并没有反弹,而是持续低迷了很久。2011年下半年到2014年上半年,新发基金的平均规模一直在10亿元左右徘徊,低迷了3年。2016~2019年上半年,新发基金的平均规模只有5亿,又低迷了3年半。02
2月份,主动权益型基金平均发行规模只有3.44亿元,也就是说,这是2005年以来,新基金发行第4冷的月份。在这10个时间段内,只在4个时间段,上证指数是下跌的。只有4次对应着市场底部,其中3个在2009年之前。基金发行的顶部,就是市场的顶部;基金发行的底部,也对应着市场的底部。不算今年2月份,基金发行底部一共出现了6次,但只有1次对应着市场的底部。2009年以来,基金发行底部已经和市场底部背离了,在基金发行底部买基金的策略还奏效吗?从2015年8月的基金发行底部开始回测吧,数据比较连贯。在基金发行底部的次月初买入沪深300ETF(510300),并持有1年。这1年内,如果再出现基金发行底部,持有期顺势延长,如果没有出现,1年后赎回持有现金。比如,2015年9月1日买入,之后1年没有再出现过基金发行底部,2016年8月31日赎回。2016年11月,基金发行底部再次出现,2016年12月1日,再次买入。按说要在2017年11月30日赎回,但2017年7月,基金发行底部再次出现,顺延到2018年7月31日赎回。按照这种策略,截至2020年8月31日最后赎回,期初的100万变成了148万,总收益48%。这个收益比沪深300指数高。期间,沪深300指数涨了43.06%。也高于定投沪深300ETF(510300)的收益。期间,定投沪深300ETF的收益是40.73%。2009年后,或者准确的说是2015年后,基金发行底部买基金的策略并不能赚到明显的超额收益。03
2009年之前的3次,每次新基金发行的底部都对应着市场底部。但2019年之后的6次新基金发行底部,只有1次对应着市场底部。鉴于此,基金发行底部买基金,也不一定能取得明显的超额收益。《三体》里有句话,“一切规律都可以被用来作为武器”。但任何规律,当使用的人多了,或者市场生态变化了,就可能失效。本文作者:懒猫,来源:懒猫的丰收日,原文标题:《好惨…基金真的卖不出去了》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推荐内容
-
好惨…基金真的卖不出去了
-
龙头年内三度涨价,引爆了这个新能源赛道
-
制裁对俄罗斯经济有多大影响?
-
北交所工具创新再获明确:指数产品、混合交易等机制酝酿在途
-
温氏股份:因肉猪养殖业务深度亏损,去年净亏133亿元 | 财报见闻
-
全国首条电动重卡干线投运!宁德时代与三一重工力推福建换电
-
一图读懂:电动车电池成本拆解
-
风机开标价格探底3548元/千瓦!海上风电将高速发展?
-
你们把杨国福吃上市了 | IPO见闻
-
半月“狂买”近4亿,这家银行的中层干部普遍浮盈
-
千亿房企“缺钱”样本
-
市场情绪从未如此紧张,几乎所有人都在对冲风险
-
棕榈油疯涨!外盘连涨五日创新高 内盘大涨4%
-
中方是否会对俄罗斯进行制裁?华春莹:你显然对中国政策缺乏基本了解
-
忘了这波制裁吧!油价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
降了!杭州首套房贷利率降至5.6%左右,放款最快仅一周
-
香港出台多项政策刺激经济 考虑放宽大型科技公司上市条件
-
舒客母公司赴港上市,儿童口腔护理市场第一,去年意外亏损近5亿 | IPO见闻
-
REITs暴涨背后的机会与风险
-
反应堆技术迎来突破,可控核聚变离我们还有多远?
-
进入冰点期!基金发行,骤然降温!风险,还是底部?
-
广电系为什么能持续走出行情?
-
在PS上玩VR游戏!索尼首次公布新VR头显的设计
-
东数西算重要细分,液冷行业首个标准实施在即
-
空客A380搭载氢燃料发动机,2026年试飞!
-
镍期价刷新十年高点,但不改电池高镍化高增长趋势 | 见智研究
-
《经济日报》评论:对外卖业“引导”非“命令”,反应别过头
-
AI制药迈入临床,生物医药产业应有怎样的期待?
-
“乌克兰+加息”双重打压 标普500两年来首次跌入调整区间
-
主攻海外市场,营收4年翻5倍,电小二和jackery母公司拟登陆创业板|IPO见闻
-
乌东局势下一步,这几个问题很关键!
-
像极了2018年!华尔街最熊的分析师预计标普还要跌超10%
-
挑战霸主Tiktok,Meta在全球发布短视频产品Reels
-
培育钻石为何再度开启上涨潮? | 见智研究
-
经济日报:稳楼市需谨防市场过快上涨
-
进击吧电动车!大众汽车就保时捷IPO进行高级谈判
-
扫码支付新规将至 影响千万商户的新收款码来了 支付宝微信官宣回应
-
原材料成本上涨叠加竞争加剧,“油茅”金龙鱼业绩暴跌!有大佬“中招”
-
原定去年夏天就投产,特斯拉首个欧洲工厂至今仍苦等审批
-
俄乌局势激化:俄议会批准普京境外部署武装 乌克兰考虑断交 欧美宣布对俄制裁
-
赶在房贷利率大涨前买入!美国12月房价同比涨18.8% 全年涨幅创新高
-
俄乌局势再挫美股 道指八个月新低 标普跌入调整区间 原油黄金续创新高
-
新东方18年来首份亏损财报 俞敏洪发声不认输不买账只争朝夕 | 财报见闻
-
俄乌局势纷扰,市场对欧央行的加息预期推迟了
-
隆基硅片再次调高价格0.1-0.12元,需求到底如何?丨见智研究
-
日本央行也要加息了?美银预计:就在今年10月
-
昔日股东内斗、行贿后遗症整顿完毕? 东莞证券IPO七年长跑终迎上会
-
暴跌之后,美债“接盘侠”来了?
-
俄美等五国纷纷在微博就乌东局势发声,乌克兰的声明冲上热搜第一
-
凌鹏:A股行业比较与行业变迁复盘【2022年2月上海大师课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