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美股盘前,美股股指期货涨跌不一,道指期货跌幅收窄至0.19%,纳指期货跌幅收窄至0.22%,标普500指数期货涨0.14%

乌克兰局势一夜巨变,俄罗斯承认乌东两地区独立,并命令部队前往“维和”,欧美宣称对其启动制裁。

由于俄乌之间紧张局势升级,在美上市俄罗斯股票及俄罗斯股票相关ETF大跌,俄罗斯铝业、Ozon跌近20%,俄罗斯2X做多-Direxion跌近31%,MSCI俄罗斯ETF-iShares跌超14%。

此外,中概股普跌,哔哩哔哩跌8.5%,拼多多跌6.5%,阿里巴巴、富途控股跌近5%。

俄方承认乌东两地区独立,欧美宣称启动制裁

据央视新闻报道称,俄罗斯总统普京正式宣布乌东两地区独立后,指示俄军方确保顿巴斯地区和平。

当地时间2月21日下午,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主持召开了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讨论顿巴斯问题。普京希望全体参会人员基于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民间武装领导人呼吁俄罗斯承认其为独立国家的请求,以及俄罗斯国家杜马致俄罗斯总统关于承认民间武装自称国家的呼吁书,研究俄罗斯的下一步行动以及是否应承认民间武装控制地区为独立国家的问题。

此外,根据此前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的总统令,俄国防部应在俄罗斯与“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的友好互助条约被批准,前往当地执行“维和任务”。

美国和欧盟等西方国家表示强烈谴责,宣称将正式启动对俄制裁。

据华尔街日报透露,白宫方面表示,美国总统拜登将发布一项行政命令,“将禁止美国人在这些领域进行新的投资、贸易和融资”。

新闻秘书Jen Psaski表示,白宫还将宣布额外措施,以应对“今天公然违反俄罗斯的国际承诺”。她还提及,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那么这些举措将是美国与盟友对俄进行经济制裁以外的补充。

全球市场巨震,俄股遭暴击后反弹

由于俄乌冲突加剧,债券市场方面,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上周的2.1%一度下降至1.85%,目前为1.943%,2年期美债收益率上涨至1.524%。

在大宗商品市场,国际石油基准布伦特原油上涨3%,站上至每桶98美元的高位,基准欧洲天然气期货一度暴涨12%。

现货黄金一度升破1910美元/盎司,创八个月来最高纪录,目前为1896美元/盎司。年内黄金的涨幅已经超过4%,强于多数风险资产。

俄罗斯股指连续第二日下挫,其中俄罗斯RTS指数跌幅一度达到10%。

在俄罗斯央行发布消息,准备支持金融市场后,俄罗斯股指拉升反弹,目前俄罗斯RTS指数跌幅收窄至1%

具体来看,俄罗斯央行称,银行可以按2月18日的价格对股票和债券进行估值,可以按2月18日的报价计算汇率。两项措施都将持续到10月1日。

欧股集体大幅低开,目前多数由跌转涨。法国CAC 40指数、欧洲斯托克50指数涨0.3%,此前一度跌超1%。西班牙IBEX指数涨0.4%,欧洲斯托克600指数涨0.18%。

亚太股市齐跌,恒指收盘跌2.69%,恒生科技指数跌1.89%,日经225指数跌近2%,韩国综合股指跌1.35%。

伊朗核协议有望在数日内达成,200万桶/日的海量原油即将杀回全球市场?

除了俄乌冲突,全球市场还在关注的一件大事就是伊朗核协议。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的伊朗核谈判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伊朗正待美国和欧洲主要国家做出决定。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哈提卜扎德在每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我们要求解除所有制裁,以达成新协议。而在一切达成一致之前,我们不会在维也纳就任何事情达成协议。

伊朗核协议达成的关键是,伊朗需要美国等西方国家保证不会再次退出伊朗核协议。此外,伊朗总统莱希也于周一表示:

美国必须拿出解除伊朗制裁的意愿来。

分析师表示,伊朗原油重返市场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甚至在未来一两周内就可能达成,这将代表额外200万桶/日的伊朗原油在今年年底之前逐步上市待售,这将会压低油价。

美国也可能将伊朗原油重返市场作为对俄罗斯施压的政治砝码。一名欧盟高级官员上周五表示,恢复伊朗2015年核协议已经“非常非常接近”。

乌克兰局势或影响美联储加息进程

随着乌克兰紧张局势升级,原油价格飙升,并有可能增长到足以迅速摧毁全球经济复苏的水平。类似于2008年夏天,彼时150美元的油价加上雷曼兄弟的破产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一些分析师表示,接下来的不是指数级利率上升螺旋,而是回到刺激性货币政策上来。

周一,SMBC Nikko Securities首席货币和债券策略师Makoto Noji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美国利率市场将重新定价,美联储2%或更低的最终利率将足以控制通胀,理由是股市的深度调整将导致美国家庭储蓄率上升,从而抑制消费,达到为通胀降温的效果。

此外,隔夜指数掉期显示,3月份加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降低为19%,而一周前为56%。考虑到地缘政治风险以及美联储官员最近淡化“加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市场一直在减少押注。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推荐内容